周啟青
喜歡戰(zhàn)爭影片的人,可能都有著這樣深刻的記憶,在決勝的關鍵時候,激昂的沖鋒號響起,觀影者頓時熱血沸騰:大部隊來了,勝利來了。那帶著紅穗的軍號,是部隊號令的象征,具有無比崇高和神圣的地位。
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們聽著鈴聲上課、下課,吃飯、就寢,那時候,鈴聲提醒我什么時間該干什么。后來當了兵,上了軍校,身上的校服變成了軍裝,指導行動的鈴聲變成了軍號聲。起床號,上課號,熄燈號……一聲軍號就是一個指令,它就像一雙無形的手,有序地管理著我們的一日生活。
在戰(zhàn)爭年代,人民解放軍的沖鋒號聲,是令無數(shù)敵人聞之膽寒的勝利之聲。1950年底,在抗美援朝的釜谷里之戰(zhàn)中,我志愿軍一個連在抗擊“聯(lián)合國軍”的瘋狂進攻時,戰(zhàn)斗打得異常慘烈,連干部全部犧牲,全連打得只剩下7個人。眼看陣地失守,主動擔當指揮的司號員鄭起拿起軍號,奮力吹響了沖鋒號。“嘀嘀嗒、嗒嗒嘀……”嘹亮的軍號聲把敵軍嚇蒙了,雖然距離鄭起只有十幾米遠,他們卻沒敢開槍,而是如潮水般潰退了,其中還有幾輛火力強大的重型坦克。這與其說是軍號的傳奇,還不如說是人民軍隊戰(zhàn)斗意志的傳奇。
這一情景在“聯(lián)軍”總司令李奇微的《朝鮮戰(zhàn)爭回憶錄》中有著明確記錄:“這是一種銅制的樂器,能發(fā)出一種特別刺耳的聲音。在戰(zhàn)場上,只要它一響起,共產黨軍隊就如著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撲向‘聯(lián)軍……”
沖鋒號似乎有一種“魔力”,但一開始,我對它并沒啥概念,直到參加軍旅第一次拉練,才真正懂得了沖鋒號的涵義。
拉練那天,我們每個人背著幾十斤重的背囊,一路翻山越嶺。剛出營地的時候大家還很興奮,你一言我一語,氣氛十分活躍。可是等新鮮勁一過,疲勞感就傳染到每個人身上,大家都不說話,低著頭默默地走。臨近吃午飯的時候,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暴雨,而且越下越大,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我們只好冒著傾盆大雨吃飯……吃過午飯,我們開始返程,背囊因為被水淋濕而變得愈發(fā)沉重,不少人的腳上都磨起了水泡,行進的速度越來越慢,整個隊伍里鴉雀無聲。
“同志們,加油,終點就在前方!”就在所有人感覺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宣傳車里突然響起了沖鋒號。聽到沖鋒號,大家的斗志瞬間就被點燃,沉重的腳步又似乎變得輕快起來。戰(zhàn)友們扯開嗓子吶喊,相互加油鼓勁,最終趕在太陽落山前返回了營地。那一次,我切身體會到了軍號的力量——催人奮進,激勵人心。軍校四年,每天聽著軍號聲起床、操課,它早已融入到我的血液里。畢業(yè)以后到了基層單位,熟悉的軍號聲仍是指導我一日工作與訓練的“提示器”。
其實,我軍早在初創(chuàng)時期就創(chuàng)立了司號制度。1927年,參加八一南昌起義的國民革命軍中編有司號分隊和司號兵。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成立后,為保障各級首長調動和指揮部隊,在軍部副官處編司號班、設司號官,在團、營、連分設司號長、號目和司號員。1931年11月,中革軍委總參謀部在瑞金召開紅軍司號會議,根據(jù)部隊在作戰(zhàn)中反饋的意見建議制定頒布了《中國工農紅軍軍用號譜》,并發(fā)出《關于司號問題的通令》,人民軍隊首次擁有了自己的號譜和司號制度規(guī)范。1933年3月,中央在瑞金附近坪山崗設立紅軍通信學校,開設號兵班次,開始系統(tǒng)培訓司號骨干。
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軍號為協(xié)調部隊行動、號令軍隊的各項活動,保障戰(zhàn)爭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戰(zhàn)爭形態(tài)的演進、通信技術的進步和我軍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軍號的指揮通信功能逐步弱化,應用使用范圍逐步縮小。在軍營,雖然還保留著少量的電子號聲,司號員基本上淡出了部隊,一些軍營甚至不再播放軍號。
軍號的通信功能雖然弱化,這是客觀事實,但軍號聲所飽含的內在意義卻不容忽視。在信息化條件下,對作戰(zhàn)指揮來說,也具有輔助手段。更重要的是,作為軍事文化和軍隊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重要體現(xiàn),它對軍人聞令而動的習慣和軍人作風的養(yǎng)成,具有無可替代的功能。
去年年底,我非常幸運地被選調到上級機關幫助工作。一進機關大院,我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一方面是因為工作、環(huán)境、人員不熟絡,另一方面是這里不放軍號了,有點不習慣。也是,現(xiàn)在大家都有手機或手表,用不著軍號來提醒上下班、吃飯、睡覺,但沒有了熟悉的軍號聲,總感覺少了點什么。
在食堂,因為吃完飯要回家,不少人穿的是便服。而且大院里家屬比較多,路上私家車、電動車來回穿梭。如果不是偶爾巡邏經過的糾察,還真會以為這就是一個地方社區(qū)。
欣喜的是,今年9月11日,各大媒體發(fā)布權威消息,全軍擬從10月1日起全面恢復播放作息號,明年8月1日起,全軍施行新的司號制度。據(jù)悉,新的軍隊作息號種包括起床號、出操號、收操號、開飯?zhí)枴⑸险n號、下課號、午睡號、午起號、晚點名號、熄燈號、休息號等11個標準號譜。
闊別33年的司號制度重回軍營,對全軍官兵來說,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備戰(zhàn)動員。軍號具有儀式感,但軍號重回軍營,絕不僅僅是一種儀式,而是一種導向,向全軍,也向全社會發(fā)出強烈的信號:軍隊聚焦主責主業(yè)、緊抓練兵備戰(zhàn),絕不搞任何花架子。全軍官兵堅決聽從習主席和黨中央號令,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而努力奮斗。
我也堅信,隨著軍號制度的恢復完善,全軍上下備戰(zhàn)打仗的氛圍將更加濃厚,將士們苦練殺敵本領的熱情必將更加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