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鳳
摘 要:厄內(nèi)斯特·海明威是享譽世界的美國著名作家。其短篇小說《殺人者》歷來為中外學者廣為稱道。本文試圖從冰山原則和人物對話角度分析《殺人者》中不同生命階段的硬漢形象。
關(guān)鍵詞:《殺人者》;冰山原則;對話;硬漢
一、 引言
歐內(nèi)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1961),美國作家、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在作品中表現(xiàn)了對人生、社會、世界的迷茫和彷徨。但是我們并不能想當然的認為他是生活的呻吟者和訴苦者。透過他的作品,讀者會發(fā)現(xiàn)海明威致力于用簡潔的電報式語言和對話來塑造他的鐵骨硬漢。他認為作家只是一個展示者,不應摻加過多主觀感受,更多的是讓讀者自己體味其中。這就是海明威為人所稱道的寫作原則——冰山原則。
他的著名短篇小說《殺人者》就是對他的獨特寫作特色的展現(xiàn)和縮影。《殺人者》創(chuàng)作于1927年,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前期。《殺人者》表面上講述的是一起殺人未遂的故事。實際上背后有作者更深層次的考慮和寓意。本文試圖從冰山原則和人物對話角度分析《殺人者》中不同生命階段的硬漢形象;具體解析《殺人者》中喬治、尼克和安德烈森的人物形象,體現(xiàn)了海明威在《殺人者》中對硬漢形象在不同的生命階段的解讀和呈現(xiàn)。
二、 不同的生命階段,相同的鐵骨硬漢
1.尼克·亞當斯
《殺人者》中并沒有明確告訴讀者尼克究竟是何身份。是服務(wù)員、顧客、還是僅僅是喬治的朋友?如果說他是服務(wù)員,那么安德烈森經(jīng)常關(guān)顧餐館,尼克不可能不認識他。如果他是顧客,不可能站在柜臺里端,并且要插手報信給安德烈森,所以尼克很可能是喬治的朋友。在整個故事中,尼克的形象一直是一個涉世不深、心地善良的年輕人,在暴力和死亡的面前,他感到的更多的是震驚而不是害怕。從餐館中尼克、薩姆和喬治的對話就可以看出三人的性格和對整起謀殺事件的態(tài)度和看法。
“你聽好,”喬治對尼克說,“你最好還是去看一下奧利·安德烈森吧”。
“行”。
“你對這事情還是一點也別去插手為好,”廚子薩姆說,“你最好還是別卷進去?!?/p>
“如果你不想去,就別去,”喬治說。
“同這種事情攪在一起,對你并沒有什么好處,”那個廚子說,“你別卷進去。”
“我去看他,”尼克對喬治說,“他住在哪兒?”
那個廚子轉(zhuǎn)身就走。
“小孩子也總會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說。
“他住在赫希的小公寓里,”喬治對尼克說。
“我上他那兒去。”[1](p338-339)
殺手走后,尼克沒有像喬治一樣淡定處之,也沒有像廚子薩姆一樣驚嚇過度、置身事外。盡管尼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但他還是不顧薩姆的反對,執(zhí)意幫助未曾相識的安德烈森,他的問答語言簡短而又堅定,足以體現(xiàn)他面對危險臨危不懼的硬漢品質(zhì)。《殺人者》全篇大部分內(nèi)容為對話形式,作者并沒有強加自己的感受給讀者,而是通過簡潔的日常口語對話讓讀者逐漸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在前半部分,尼克的言語不多。作者這樣的設(shè)計合乎情理,對于涉世未深的尼克來說,這樣的敘述才是真實可信的。在結(jié)尾處,尼克因受不了安德烈森的態(tài)度而決定離開小鎮(zhèn)。很多評論家從尼克的角度看小說的主題是:“這部小說的價值與社會意義在于發(fā)現(xiàn)罪惡?!盵1] 以及在尼克在發(fā)現(xiàn)罪惡后的表現(xiàn)和行為。雖然在海明威的筆下,暴力和死亡處處皆有,但是考慮到尼克的年齡和社會經(jīng)驗,他的這一決定體現(xiàn)的正是他不安于現(xiàn)狀的奮斗精神。
2.喬治
喬治在面對兩名奸詐的殺手時表現(xiàn)的從容淡定是《殺人者》中作者塑造的第二位硬漢形象。相較于尼克的震驚和薩姆的恐懼,喬治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了他的沉穩(wěn)和老練。在與殺手對話的過程中,喬治不卑不亢。在《殺人者》中,當殺手一提到電影,老練的喬治快速聯(lián)想到電影中的謀殺場面,擔心安德烈森的處境,立刻發(fā)問:
“你應該多去看看電影。對象你這樣一個聰明小伙子說來,看電影真快活?!?/p>
“你們干嘛要殺奧利·安德烈森?他有什么對不起你們的地方?”[2](p335)
在讓不讓薩姆出來的問題上,喬治考慮到實際的力量懸殊,只能聽從殺人的命令。
“你們以為你們是在哪兒呀?”
“我們在哪兒,我們最清楚不過,”那個叫做麥克斯的人說,“我們看來象傻瓜蛋嗎?”
“你說傻話,”艾爾對他說?!澳愀陕镆@小子爭辯?聽著,他對喬治說,“要那個黑鬼出來,到這里來”。
“你們打算要怎么對待他?”
“沒事兒,聰明的小伙子,你想一想,我們會怎么對待一個黑鬼?”
喬治打開通向后邊廚房的小門?!八_姆,”他叫道,“進來一會兒?!盵2](p332-333)
但是在殺手走后,喬治立刻建議尼克前去通知安德烈森,體現(xiàn)了喬治雖然諳于世事但仍然保持著赤子之心。在尼克回到餐館告知喬治的決定后,喬治吃驚于奧利·安德烈森的“無作為”。但是之后他又淡定地拿著毛巾擦柜臺。他深刻地知道即使生活充滿暴力和邪惡,不管別人的決定和對生活的態(tài)度怎樣,他都要繼續(xù)生活。
3. 奧利·安德烈森
盡管奧利·安德烈森在小說中所占比重不多,但他無疑是《殺人者》中的主線人物,故事是因他而起,因他對尼克的影響而結(jié)束。關(guān)于他的人物形象,讀者看法不一。筆者對其人物形象的考慮是正面的。
“他們把我們弄到了廚房里,”尼克繼續(xù)說下去,“他們打算趁你走進去吃飯的時候,打死你?!?/p>
奧利·安德烈森望著墻壁,什么也不說。
“喬治認為還是讓我來把這番情況告訴你?!?/p>
“這種事情,叫我有什么辦法,”奧利·安德烈森說?!?/p>
我來說給你聽,他們是啥個樣子?!?/p>
“我不想知道他們是啥個樣子,”奧利·安德烈森說。他望著墻壁?!爸x謝你來告訴我這番情況?!盵2](p340)
殺手已經(jīng)打聽到了他經(jīng)常吃飯的餐館,也就是說日常最普通的吃飯場所都充滿著暴力和危險。即使危在旦夕,安德烈森仍然表現(xiàn)出淡定從容的態(tài)度,并且出于禮貌,多次向尼克表示感謝。安德烈森對于現(xiàn)狀的冷靜處理和他對現(xiàn)實世界的清醒認識是分不開的。全文五次提到奧利·安德烈森望著墻壁,對于一直惜墨如金的海明威來說,這樣的設(shè)計并不多余?!皦Α睂τ诎驳铝疑瓉碚f就是寒冷的外部現(xiàn)實世界,經(jīng)過多年的歷練和經(jīng)驗,他清楚的知道外部世界的暴力和荒誕但是卻無能為力。與其四處逃竄毫無尊嚴的茍活,不如保有尊嚴淡定從容的死去。這足以體現(xiàn)他在“困境中的優(yōu)雅”。在面對暴力和死亡時奧利·安德烈森表現(xiàn)出的超然和從容完全符合海明威筆下的鐵骨硬漢。
三、 結(jié)語
“海明威式的人物很敏感,但是他們的敏感性又往往是不徹底的;他們很值得人們同情的人,但是他們卻往往不需要人們的同情?!盵3](p405)在復雜嚴峻的社會環(huán)境面前,他們都用自己的方式向社會發(fā)出挑戰(zhàn)并表明他們的態(tài)度,或悲壯或微小。正如《老人與海》中桑地亞哥的生活信條:“一個人并不是生來給打敗的,你盡快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薄昂C魍?chuàng)作的意義,就在于他在揭示人類悲劇命運的同時,又擔負起了在文學中重建人的形象與尊嚴的工作?!盵4]
[參考文獻]
[1]邱永旭.海明威的冰山原則與《殺人者》[J].閱讀與寫作,2000(03):9-10.
[2] 海明威. 《海明威短篇小說全集上》[M]. 陳良廷譯.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4. 6.
[3]克林斯·布魯克斯. 羅伯特·潘·華倫.《理解小說》[M].主萬等譯.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1986. 6.
[4]劉久明.“重壓下的優(yōu)雅風度”與海明威的“準則英雄”[J].外國文學研究,1998(02):51-54.
(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天津 30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