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Zhu
我們有這樣一個常識:滾動摩擦通常比滑動摩擦要小,因此,從高速行駛的車上跳下后,在地面滾動幾圈,似乎就不會有事??墒聦嵧蛻T性思維下草草得出的結(jié)論不一致。我們把物體運動的快慢稱為速度,速度變化的快慢稱為加速度。人體承受不了跳車的結(jié)果,是因為過程中加速度很大,而不是速度很大。
聽說這幾個月得頸椎病的人數(shù)猛增,都是因為在“吃雞”。
那些對《絕地求生:刺激戰(zhàn)場》走火入魔的人,一定都經(jīng)歷過這樣的場景:轉(zhuǎn)移到戰(zhàn)略高地時,需要駕駛汽車或者摩托車,如果半路遇上了敵人的狙擊,有的人選擇駕車逃跑,有的則會選擇跳車,正面與敵人肉搏。
結(jié)果是,前一秒剛英雄般神勇地從高速行進的汽車上跳下來,人還沒落地,下一秒,整個血槽變空,瞬間就掛了。這就很尷尬了,說好的主角光環(huán)說歇菜就歇菜。
在好萊塢,主流的主角光環(huán)應(yīng)該是這樣的:主角開著車飆了出去,壞人駕著另一輛車在后面歇斯底里地狂追,馬路上一陣混亂的你追我趕,追尾,撞擊,拼得汽車都自燃了,然后主角從高速行駛的汽車里跳出來,除了身體上的一些擦傷,啥事都沒有,找個角落坐一陣,該吃吃該喝喝,隔天又是一條好漢;又或是像電影《速度與激情8》里,托萊多的座駕以超過每小時240km的速度沖到終點,在剎車失靈的情況下,為了避開前方的人群,他讓車90°急轉(zhuǎn)彎后,自己從車上跳下,落地翻滾幾秒以后,平安無事。
看客們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對,都是熟悉的好萊塢配方,熟悉的主角光環(huán),甚至越看越過癮。可事實上,在現(xiàn)實生活里,哪有那么多亳發(fā)無損的驚心動魄呢?高速跳車沒想象中那么輕而易舉,也沒那么高的存活率。
舉一個例子,當你從火車的一節(jié)車廂走到另一節(jié)車廂時,即使火車以幾百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前進,你也不會受傷,因為在跨到另外一節(jié)車廂的過程中,即使你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為O;可如果你從火車上跳下去,在你翻滾到相對地面靜止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個很大的加速度,造成身體的損傷。為什么地面對人的作用是用加速度來衡量而不是速度?這就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結(jié)論了,即多大的力帶來多大的加速度。
《速8》為了放大主角光環(huán),直截了當?shù)亟o出了這些信息:車速大于240km/h,換算為標準單位制是66.7m/s,為了方便估算,我們?nèi)?0m/s;翻滾的持續(xù)時間大概是3s。托萊多在翻滾時的加速度大概是20m/s^2,我們知道,重力加速度大概是lOm/s^2,也就是說,托萊多在跳車后的加速度至少是重力加速度的兩倍。如果按照電影里的方式,在現(xiàn)實世界跳一回車,造成的后果比跳樓還嚴重,幾乎必死無疑,甚至內(nèi)臟被摔成醬。
那怎樣在剎車失靈的高速車上保命呢?這幾乎是做不到的。那有人會說了,這不行啊,主角怎么能說死就死啊,那劇還怎么追下去?。∷阅貙氊?,你還是把感官的享受留在2個小時的爆米花大片就好。
另外,如果在影院看到那種高速跳車還身體倍兒棒的場面,請克制住自己內(nèi)心的激動,因為,隔壁坐著的物理系同學或許已經(jīng)看得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