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楊
(內蒙古包鋼醫(y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血管出現粥樣硬化,血管管腔由此變窄,嚴重甚至發(fā)生阻塞,影響正常血供,心肌細胞發(fā)生缺血、缺氧性壞死,由此引發(fā)心臟疾病,炎癥、栓塞等導致血管管腔狹窄、閉塞均屬于冠心病范疇。發(fā)病原因包括高血脂、高血壓,當患者大量飲酒、吸煙,體力活動增加以及情緒激動時也可導致發(fā)病[1]。臨床治療該病分為藥物治療和介入治療,介入治療可擴張管腔,增強血流量,將支架置于血管狹窄處,避免再次發(fā)生狹窄,成為臨床治療首選方式,但由于治療存在一定損傷性,因此要加強護理,保證治療效果,提升其生活質量。文章探討冠心病患者介入術后心功能訓練中應用康復指導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療,按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53~72歲,平均(61.57±1.46)歲;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53~73歲,平均(61.61±1.4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給予心內科常規(guī)住院指導,給予健康宣教,進行心理、用藥指導,飲食管理和出院宣教,發(fā)放疾病健康知識手冊,指導進行基礎康復治療。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康復指導。1.在院期間結合患者病情和健康狀況對其進行全面評估,在此基礎上制定康復治療方案,指導進行關節(jié)伸展運動,康復治療強度循序漸進,以患者耐受度為宜;指導其進行啞鈴、步行、太極拳等運動,結合運動后身體狀況調節(jié)康復治療方案,若無氣促、心悸等癥狀可增加運動量。運動過程中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變化,若發(fā)生疲勞、氣促等癥狀應及時停止運動并給予相關措施,運動時間20 min/次。2.出院時為患者制定康復訓練方案,術后1個月進行低強度節(jié)律運動,緩慢上下樓梯,4~8 min/次,2次/d,若出現疲勞、胸悶感和氣促等癥狀時及時停止運動,休息再逐漸恢復運動。3.術后3個月指導患者進行爬山、游泳、慢跑等運動,可佩戴心率表進行自我監(jiān)測,觀察心率變化,運動量以患者耐受度為宜;定期進行上門隨訪,對其生活習慣、身體狀況進行評估,根據患者病情和健康狀況調整康復方案;囑患者定期來院復查,監(jiān)測心率、心律。
觀察兩組心功能情況,評估兩組生活質量。心功能情況主要觀察6MWD、LVEF和LVEDD指標。生活質量情況應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ADL)進行評估[2],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6MWD、LVEF以及LVEDD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6MWD、LVEF以及LVEDD指標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功能情況的評估(±s)
表1 兩組心功能情況的評估(±s)
組別 6MWD(m) LVEF(%) LVEDD(mm)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n=45) 341.52±2.38 391.25±1.54 53.74±1.35 58.96±1.27 57.94±1.63 53.12±1.26觀察組(n=45) 341.47±2.35 453.17±1.61 53.69±1.28 65.33±1.52 57.86±1.59 48.04±1.48 t 0.100 186.438 0.180 21.573 0.236 17.532 P 0.920 0.000 0.857 0.000 0.814 0.000
干預前兩組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的評估(±s,分)
表2 兩組生活質量的評估(±s,分)
組別 ADL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n=45) 30.17±1.56 60.53±1.29觀察組(n=45) 30.09±1.51 72.64±1.43 t 0.247 42.181 P 0.805 0.000
冠心病多發(fā)于老年人,男性發(fā)病率略高于女性,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均是誘發(fā)該病的危險因素,臨床主要癥狀為心絞痛,嚴重者可發(fā)生猝死,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威脅,影響其生活質量。臨床治療該病的首選方式為介入手術,手術存在一定創(chuàng)傷性,因此在給予治療的同時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改善健康狀況,促進患者恢復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3]。
文章結果表明對照組患者心功能情況得到改善,生活質量得到提升,分析原因發(fā)現,常規(guī)護理模式給予患者基本治療,進行心理、飲食管指導和健康宣教,給予康復運動指導,發(fā)放健康知識宣教手冊,囑患者進行康復運動,一定程度促進恢復,改善心功能,生活質量由此提升,但缺乏系統(tǒng)性護理方案,因此干預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發(fā)現康復指導應用于冠心病介入術后患者心功能訓練中效果更佳[4],結合本文研究看出,觀察組心功能改善更明顯,生活質量更高,分析原因發(fā)現康復指導根據患者病情和健康狀況進行評估,為其制定針對性康復運動方案,術后不同時期采用不同運動方式,有效促進患者恢復,改善其心功能指標;定期進行回訪,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及時調整運動方案,保證康復運動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將康復指導應用于冠心病介入術后患者心功能訓練中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標,促進其恢復,生活質量由此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