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志宏
——像陽光一樣散發(fā)溫暖,與師生一起手牽手快樂前行。
大同平城區(qū)第十小學新一屆領導班子在總結過去辦學經驗的基礎上,建構了“陽光德育”新模式,激勵教師發(fā)揚“無私奉獻、公平公正、溫馨關愛、正大光明”的陽光精神,用生命培育生命,用愛心滋養(yǎng)愛心,用溫暖傳遞溫暖,用智慧啟迪智慧。在陽光教師的引導下,讓每個學生成長為身心健康、個性鮮明、品德優(yōu)良、學有所長的新時代陽光少年。同時,陽光德育力求改變傳統(tǒng)德育與教學相排斥的現象,力求堅持德育與生活、德育與學習共走陽光路——德育即學習,德育即生活,德育即做人。
校園環(huán)境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同時又是學校德育工作的載體。學校不斷加強對育人環(huán)境的規(guī)劃和布局,充分發(fā)揮校內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潤物細無聲”的育人作用,引導校園文化氛圍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fā)展,讓陽光灑滿校園。
視角一:進入校園后,映入人們眼簾的是校訓——“立德、立志、善學、善行”八個大字。每一天,在學生進校和離校的時間,我和帶班領導帶著陽光般的微笑,在這里與學生互相鞠躬問好、揮手作別,日復一日已經成為陽光校園里愛的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的主陣地。
視角二:明德樓門廳正面墻壁上的“八禮四儀”,是我校根據新版《中小學生守則》內容,對學生的文明禮儀方面提出的可操作的要求,它囊括了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更強的指導性和實踐性,是對《中小學生守則》的強化,同時是對《中小學生守則》文明禮儀方面的一種細化、深化和升華,更是十小陽光學子的行動指南。
視角三:操場文化墻上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五?!薄叭省⒘x、禮、智、信”和“五德”——“溫、良、恭、儉、讓”內容,這十個綠草掩映下的小篆,讓師生由然產生敬重感,無時無刻不散發(fā)著深遠的教育意義。此外,世界多種知名運動項目剪影圖與它們相互輝映,不僅為師生普及了運動知識,也給操場增添了靈動和活力。
視角四:每個樓梯間都是學生藝術作品的展示區(qū),每一張安全提示海報都出自學生們的畫筆,不知不覺中,他們在寫寫畫畫中更添自省和自律……
我們用心構建了“八個三”模塊,給陽光德育內容以清晰的定位。
“三聲”陽光校園。讓書聲、歌聲、笑聲飛揚校園,使校園變成學生快樂成長的舞臺,以“三聲”作為激活學生昂揚向上、生動活潑、健康快樂成長的催化劑。
“三構”陽光課堂。陽光課堂的宗旨是“將學生放在教育的正中央”,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到“陽光普照”,感受到快樂和成長。為此,我們探索預構學習、導構學習和自構學習的陽光課堂教學模式,激活教師智慧執(zhí)教、生動講授,學生主動勤學。
“三自”陽光少年。即探索自主、自立、自強的陽光少年培養(yǎng)模式,尊重學生的個性,釋放學生的潛能,激發(fā)學生的活力,讓學生自信快樂成長。
“三心”陽光心態(tài)。即探索以愛心、責任心、感恩心為核心的陽光主題教育,培育學生愛自然、愛社會、愛人民、愛人生,敢于擔當的陽光品質,用陽光心態(tài)面對生活。
“三會”陽光能量。即培養(yǎng)學生正確看待個人利益和社會責任的關系,學會合作、學會負責、學會奉獻,時時刻刻釋放正能量。
“三藝”陽光律動。即探索把詩文、藝術、體育融為一體的陽光律動大課間活動,以實現“以詩養(yǎng)心、以美修身、以體健身”的教育效果。
“三有”陽光本領。即探索培養(yǎng)學生有動手拼、貼、捏的手工技能,有熟練使用一種樂器的藝術本領,有對校史和大同悠久歷史有一定了解的知識儲備。
“三教”陽光合力。即探索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區(qū)教育三者聯動、形成合力的新途徑,最大程度地擴展“三教聯動的教育合力”。
近年來,我校一直努力打造公平、規(guī)范的陽光管理文化,以“暖人心、聚人心”為特征,貫穿學校管理的整個過程,盡力形成“陽光管理”的氛圍。
在價值觀凝聚方面,我們與教職工一起研究制定了《陽光學校請假制度》《陽光辦公室公約》《陽光教師標準》《陽光教師承諾》等,明確了各項教育教學常規(guī),明確了工作方向,明確了陽光教師需樹立“五種精神”:認真從教的敬業(yè)精神,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努力引導教師成為社會文明的典范,學生效仿的榜樣,家長依賴的朋友和參謀。每周三,我們開展班主任經驗交流;定期評比“陽光優(yōu)秀班主任”及“陽光先進教師”;教師節(jié)進行“陽光教師亮風采”演講,通過演講,每一位教師多了一分冷靜、一點思索與一些壓力,更多了一股做師德高尚者的動力。如今,熱愛學生、愛崗敬業(yè)的風尚已滲入每一個陽光教師的心靈。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2017年,大同市城區(qū)(現平城區(qū))人民政府將大同市首個“青少年誠信文化教育基地”設在我校,我們圍繞“創(chuàng)百年名校、建誠信校園”的目標,把誠信文化建設作為一項打磨人性和塑造靈魂的重要工程抓緊抓實。學校始終踐行“每天改變一點點、就會一點點改變”的工作思路,大力弘揚誠信教育,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推進學校思想道德建設,帶動全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建立學生誠信成長檔案是校園誠信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對每一個學生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管理的有效措施。我們的學生成長檔案包括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在誠信方面的表現,比如是否按時足量完成作業(yè)、是否謊報成績、是否及時歸還借閱書籍等,成長檔案對學生進行定期的考核與評價,有讓學生自覺矯正自己行為的監(jiān)督作用,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資源材料,能夠不斷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誠信度,為形成誠實守信的品格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誠信書吧——藍島,學生們無需老師監(jiān)管,隨時閱讀,自覺歸還,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在平常的讀經誦典、書籍借還中培養(yǎng)誠信意識。同時,誠信走廊、“誠信”征文比賽、校園LED上滾動“說誠信話、辦誠信事、做誠信人”等字幕讓學生時時處處接受誠信教育,逐漸形成誠信做人的美好品質。
為營造校園誠信教育氛圍,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誠信文化活動,讓學生接受誠信多元因素的洗禮。首先,定期舉辦誠信講座,聘請品行高尚的教師,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誠信教育。其次,通過開展“誠信教育”進課堂,“誠信”校園文化建設、“誠信”主題升旗儀式、班隊會等活動讓學生全方位接受誠信教育。此外,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以“誠信”為主題的黑板報、手抄報、征文、繪畫、書法、演講比賽;每年“六一”節(jié)前,組織“誠信伴成長”展演,學生通過情景劇、相聲、詩歌朗誦、小品演出等形式匯報學習誠信的成果。這些常規(guī)化的活動,使我校以“誠信”為主題的特色德育活動更加規(guī)范有序、成效顯著。
我校每學期從每一個班級選出一批“誠信之星”,參加在全校的誠信典型評選。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校園廣播系統(tǒng)、校園電視臺、宣傳欄等多種方式宣傳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跡,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榜樣。前不久,我們啟動了一年一次的“最美誠信少年”“最美誠信教師”“最美誠信家長”系列評選活動,因為這些評選出的學習榜樣就在身邊,所以學生的學習有直觀感,對帶動學生的誠信熱情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我們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讓“誠信教育”逐漸與我校“陽光德育”相融合,成為陽光師生和諧幸福的一種生活方式。未來,我校將繼續(xù)秉持“以陽光之心育誠信之人”的信念,立足于傳承美德,踐行核心價值觀,以“陽光”“誠信”的理念全面指導教育教學行為,全面挖掘“百年老校”的文化積淀,強勁百年育英的筋骨,熔鑄平城十小的靈魂,在第二個百年里,讓平城十小真正成為新時代英才成長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