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艷娟 黎慧瑜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消化道腫瘤PICC置管患者負面情緒發(fā)生與相關并發(fā)癥的關系及護理干預。方法:2018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間,選擇我院收治的50例消化道腫瘤PICC置管患者作為對象,根據(jù)入院HAMA評分進行分組,HAMA評分<7分設為對照組(n=30),HAMA評分≥7分設為研究組(n=20),研究組患者接受綜合護理干預,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情況,同時,比較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結果:①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②護理前,組間HAMA評分差異顯著(P<0.05),護理后,研究組與對照組HAMA評分并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消化道腫瘤PICC置管患者,伴有負面情緒容易增加并發(fā)癥,應給予科學的護理干預,減輕負面情緒。
【關鍵詞】消化道腫瘤;PICC置管;負面情緒;并發(fā)癥;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76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1-137-01
本文筆者將50例患者分成兩組,經調查分析,取得了一定成效,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間,選擇我院收治的50例消化道腫瘤PICC置管患者作為對象,根據(jù)入院HAMA評分進行分組,HAMA評分<7分設為對照組(n=30),HAMA評分≥7分設為研究組(n=20)。對照組患者中,19例男性,11例女性,31-74歲,平均年齡(51.4±5.38)歲。研究組患者中,13例男性,7例女性,30-76歲,平均年齡(50.9±6.21)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可對比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按照常規(guī)護理即可,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配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1)認知干預:大部分患者對PICC置管并不了解,尤其是首次置管者,認知存在偏差,擔心長期置管會影響身體健康,干擾日常生活,降低依從性。對此,護士應加強認知干預,用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PICC置管相關知識,告知患者PICC置管的優(yōu)點與作用,并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讓患者了解PICC的穿刺方法、輸液方法及維護措施等,糾正錯誤認識,另外,向患者解釋置管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說明日常維護要點,引起患者重視,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2)心理疏導: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密切關注患者心理情緒變化,一旦出現(xiàn)負面情緒,及時分析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置管前,護士用成功案例,鼓勵支持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盡量滿足患者合理需求,消除患者后顧之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主動配合治療。置管期間,護士全程陪伴,播放患者喜歡的音樂,指導患者深呼吸,放松心情,尋找患者感興趣的話題,分散注意力,以免出現(xiàn)過度緊張現(xiàn)象。穿刺時,護士留意患者情緒變化,詢問有無不適感,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3)置管后護理:①護士引導患者聽聽喜歡的音樂,參與喜歡的體育運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②置管后24h內,患肢避免活動,維持穿刺部位清潔狀態(tài),穿刺點的無菌貼膜如果脫落,及時更換。③部分患者擔心置管會影響日常生活,患肢活動量減少,可能引起深靜脈血栓。此時,護士應告訴患者置管對日常生活無影響,可參與寫字、掃地等日?;顒?。④每日,適度活動患肢手腕,如旋轉、握拳等,每次20min,患肢盡量不要負重,且不可過度外旋或者伸屈。⑤穿衣、脫衣時,保護好PICC管,以免導管脫出。睡覺時,取平臥位或者健側臥位,防止壓迫患肢,以免對靜脈血回流造成影響。⑥定期組織知識講座會,向患者介紹PICC導管的維護措施,每次30min,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建立微信交流群,方便相互交流。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情況;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1],評價患者焦慮程度,≥7分表示可能有焦慮癥狀,評分越高表示焦慮程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進行表示,卡方X2檢查,計量資料用(x±s)表示,t檢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并發(fā)癥 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對照組發(fā)生率為6.7%,P<0.05(見表1)。
2.2 HAMA評分 關于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HAMA評分,如表2所示。
3 討論
有研究報道,負面情緒與并發(fā)癥有著密切關系,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質量。PICC置管患者出現(xiàn)負面情緒的原因主要在于難以接受現(xiàn)實,以焦慮、拒絕治療、抑郁等情緒為主,依從性不高,引起各種并發(fā)癥,增加治療難度[2-3]。本研究顯示,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于對照組(20% vs 6.7% ,P=0.005)。消化道腫瘤PICC置管患者,通過綜合護理,從認知干預、心理疏導及置管后護理三方面著手,進行護理干預,引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糾正錯誤認識,緩解負面情緒,積極配合治療,掌握PICC導管自我護理措施,確保臨床療效[4-5]。本研究顯示,護理后,研究組與對照組的HAMA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
綜上,消化道腫瘤PICC置管負面情緒與并發(fā)癥有一定關系,臨床可通過護理干預,減輕負面情緒,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陳蓓. 消化道腫瘤PICC置管患者負面情緒發(fā)生與相關并發(fā)癥的關系及護理干預分析[J]. 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02):277-279.
[2] 翁麗紅. 綜合護理干預對消化道腫瘤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患者負性情緒及疼痛的影響[J].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6,23(20):77-78.
[3] 殷愛云,鄭萍萍. 個體化護理對消化道腫瘤PICC置管術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4,20(24):92-93.
[4] 張珍珍,吳賢翠. 綜合護理干預對消化道腫瘤PICC置管患者負性情緒及疼痛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8):26-27+34.
[5] 侯冬嬌,王英芝,毛玲紅. 消化道腫瘤患者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后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分析[J]. 中國醫(yī)院統(tǒng)計,2018,25(03):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