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卉
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語文課程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要注重對文言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文言文中品味文化的獨特魅力。本文結(jié)合人教版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梳理和歸納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8-0015
文言文作為一種文體,既是初中語文的重要構(gòu)成部分,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內(nèi)容。人教版文言文編選講究人本理念,重視對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觀照,尤其是在整合文言文學習資源上,突出文言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過,在對初中生文言文學習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感到文言文難學,對文言知識理解不夠。為此,本文將著重從改進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這方面,提出幾點建議和對策。
一、強調(diào)文言文閱讀教學,深化學生對文言語感的整體感知
文言文教學,不同于一般現(xiàn)代文閱讀和教學,由于文言文語言詞匯相對艱澀,學生不容易理解,加之文言運用范圍相對局限,很多學生對文言文學習興趣不足,甚至厭學。教師在改進文言文教學上,要強調(diào)對學生的關注,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正確認知。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于文言文學習,可以從反復誦讀中激發(fā)文言文語感體驗,讓學生了解文言文的特點,掌握文言知識。文言文誦讀教學要突出語言特色,要結(jié)合不同語篇內(nèi)容來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內(nèi)涵。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小石潭記》教學中,可以通過對文言文的預習設置,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文體特點、寫作背景,以及先前學過的其他文章,來全面感受該文的寫作特色。柳宗元是被大家所熟知,其作品較多,涵蓋內(nèi)容較廣。對于該文的寫作手法,可以從閱讀中了解小石潭是如何發(fā)現(xiàn)的,作者寫了哪些景物,對小石潭的源頭、潭中的魚又是如何描寫的?這些問題的回答,都可以從文本的閱讀中梳理脈絡;同時,可以引入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對該文的生詞、讀音進行學習;然后,開展大聲朗誦教學,增強誦讀氛圍,也讓學生從閱讀中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色。
二、注重文言字、詞、句的使用方法,增強學生的譯解能力
文言文的學習難點多集中在字、詞、句的使用上,很多學生抱怨文言文難懂,對字、詞、句缺乏理解,更難以掌握其使用規(guī)律。教師要認識到字、詞、句的使用,要給予解釋,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通常情況下,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從中挖掘常見的字、詞、句使用規(guī)律,幫助學生從中辨識和運用。如在人教版七年級《黔之驢》一文的學習中,該文的教學難點多表現(xiàn)為字詞的理解和翻譯上。同樣一個“以為”,在“以為神”與“以為且噬己也”中的釋義不同;同樣一個“益”字,在“益習其聲”與“稍近益狎”中也不一致;同樣一個“然”字,在“慭慭然”與“然往來視之”中也不相同;同樣一個“因”字,在“虎因喜”與“因跳踉大”中也不相同。同時,在文言文翻譯教學中,對于詞匯的理解與釋義,以及本文所采用的寫作手法,都需要進行多講、多練來習得。還有成語“龐然大物”與“黔驢技窮”等,其蘊意及喻指所代表的涵義,學生也要從文言文的理解中感受。通過對本文的教學,讓學生對文言文中的易錯點進行辨析和糾正,增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翻譯能力,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
三、關注文言中的關鍵語句來篩選有效信息
學習文言文,要善于把握文言的關鍵詞句,要能夠從中梳理出文本的有效信息。教師在平時的講解中,既要突出全文分析,還要梳理關鍵語句。如對文言實詞、虛詞的學習,對文言中通假字的應用,對文言詞語中古今異義的講解,這些都需要從文言文中進行篩選。在人教版八年級《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對于第一段,要求學生熟讀、熟背,并能結(jié)合文本來提煉本段的中心思想。對于作者艱苦求學的經(jīng)歷,文章是如何來呈現(xiàn)的?“無從致書以觀”,則借書;“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為了求師問學,“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為師嚴厲,“未嘗稍有降辭色”,而且要做到“立侍左右色愈恭,禮愈至”。對于文中的“無從致書以觀”中“以”字表示連詞,意為“來”;對于“以衾擁覆”中的“以”,為介詞,意為“用”;對于“以中有足樂者”中的“以”,表示因為,作為連詞。對于“俯身傾耳以請”中的“以”,為連詞,表示“而”,對于“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中的“以”為介詞,表示“因為”,后一個“以”為介詞,表示為“拿、把”。通過讓學生對該文的探究與討論,來歸納作者求學之艱苦,學習之用心,進而概括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四、從文言文的寫法推敲中來品味文言的語言魅力
文言文在寫作手法上別具特色,既融入了不同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還與作者的情感、經(jīng)歷、抱負、人生感悟息息相關。在初中文言文學習中,重點要對寫作手法進行分析,教師要關注不同作品所蘊含的情感體驗。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岳陽樓記》一文中,教師要善于從文本的結(jié)構(gòu)、寫作手法上,來增強學生對文言的情感認知。在第三、第四段,對“覽物之情”的描述,對語言形式的對稱,一悲一喜的對照,體現(xiàn)了文言的寫作技巧。同時,從景物的刻畫,表達了作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豐富情感。如“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短短二十二個字,就將洞庭湖波瀾壯闊、雄渾浩淼的壯觀景象描寫得淋漓盡致。
總之,初中文言文教學要給予重視,教師要拓寬文言教學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從中感受文言的魅力。
(作者單位: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哈巴河縣哈巴河中學 83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