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彬
年多前,“慰安婦”題材紀錄電影《二十二》上映引起廣泛關注,廉政瞭望對此進行了深度報道。當時,導演郭柯捐出個人收益的決定引起廣泛關注,成為不少新聞稿的標題。
近日,《二十二》通過官方微博發(fā)布捐款公示,影片資助人張歆藝、導演郭柯、出品方和攝制單位共同決定向上海師范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捐資1000萬余元,其中郭柯捐出400萬元。本刊記者再度專訪郭柯,講述捐款背后的故事。
廉政瞭望記者(下稱“廉”):兌現(xiàn)了承諾,什么感覺?
郭柯(下稱“郭”):心里的石頭落地了,之前拖著總覺得有事沒完成,結款不完成的話就沒法計算導演的收益,所以拖了很長時間?,F(xiàn)在社會上有一些不好的事情,讓觀眾失去信心,所以我們更要把事情做到明面上,讓大家知道這個行業(yè)還是有責任感、守規(guī)矩的,最起碼要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
廉:老人們的近況如何?
郭:捐款進度沒有耽誤對老人的關懷,今年春節(jié)期間,劇組和基金會那邊溝通,已經(jīng)由公司墊付一部分錢去看望。其實我們每年都會去看看在世的老人,只是今年不太一樣,給拍攝過的每一位老人都送去慰問金,但大部分都是在墳前說幾句,對她們有個交待。老人過世的就看看家屬,希望對下一代的生活有所改善。
廉:如今還有多少幸存老人在世?
郭:在全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一共有14位。影片上映時,片中老人還有8位在世,如今只剩下6位,她們和其他安度晚年的老人沒有區(qū)別,只要舒心就可以。
廉:對于在世的老人來說,這筆捐款不是小數(shù)目,會怎么用?
郭:目前全國有兩家“慰安婦”問題研究官方機構,上海師范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就是其中之一。它也是《二十二》的攝制方,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教授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我覺得蘇教授他們做這個也很難,于是跟大家商議把錢捐給學校,專門成立一個“慰安婦研究與援助”項目專項基金。
據(jù)我了解,捐款的用途有幾個方面,比如醫(yī)療方面一直是實報實銷,農(nóng)村里喜歡用土方子,我們就勸老人身體不舒服就一定要去醫(yī)院,還會給老人一些基本的生活費,當然不會一次性給很多,說實話,老人年紀也那么大了能怎么用?此外還會以某些方式給社會留下一些記憶。我相信研究中心對這筆錢有合理的安排,而且使用明細也會通過電影官方微博和基金會公布。
廉:去年采訪時你說電影過后就要與它告別,現(xiàn)在告別了嗎?
郭:其實上映那天就告別了,從專業(yè)角度講,我和電影的關系已經(jīng)終止,接下來的事就順其自然了,對于社會的反響積極應對就好。我現(xiàn)在的想法和拍這部片子的初衷一樣,只要大家記住她們就好,讓下一代對這個問題有正確的認識,能記住就非常了不起,這已經(jīng)超越了電影的功能?,F(xiàn)在還會有一些大學生在假期自發(fā)去看望老人,這樣挺好,我們也不會呼吁大家都去看望,落到實處的關懷還是要靠基金會。
廉:雖說告別了這部電影,不過也是因為這部電影,你獲得了一些獎項,也參加過不少電影界的會議。
郭:以前接觸不到那些,參加幾次感覺還是很有好處,更知道以后怎么去拍片子了。其實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有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片子拍出來是要給那么多年輕人看的,對于我來說沒有那么多尖銳的觀點,傳達一些柔和的正能量,不管什么題材,包括“慰安婦”和接下來的臨終關懷話題,都有沉重甚至悲傷的因素在里面,但也是有能量的。這也不是說大話,我希望和觀眾交流,又不是去參加電影節(jié)的。
廉:接下來的工作涉及“臨終關懷”話題?
郭:是一部“臨終關懷”題材的作品,和《二十二》的拍攝標準是一樣的。公布捐款信息那天之后,我就開始為這部影片找錢了,如今的紀錄電影和小眾題材影片都會遇到不少困難,也正常,這條路難,但還是要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