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學名為中華鱉,它是一種水陸兩棲的爬行動物,對不良的環(huán)境和疾病有很強的適應力和抵抗力,是動物界的長壽者。甲魚具有巧妙的保護色,難于被敵對的動物發(fā)現(xiàn),是雜食性的動物,無論動植物它都吃,人工繁殖,可大大提高孵化率,縮短孵化期,為人工甲魚提供充足的種苗。
甲魚是卵生動物,卵在無親體保護條件下孵化,孵化期長,甲魚的產(chǎn)卵時間大都在4月中旬至10月之間,一只甲魚一年可產(chǎn)卵3~4次,經(jīng)過50天后,小甲魚就會破殼出世了。
甲魚的孵化溫度以29℃為界,低于這個溫度,孵化出來的甲魚趨向于向雌性轉(zhuǎn)化,而溫度高于29℃后,添加了一定化學誘導劑的甲魚化出來,雄性率達77.03%。
1.孵化箱的制作制作孵化箱的木料以松木為好。它不僅有殺蟲作用,受潮后既不易腐爛,又不滋生霉菌,不會影響孵化用砂的透氣性和濾水性。孵化箱的規(guī)格一般為長80厘米、寬50厘米、前端高40厘米、后端高60厘米,上口成傾斜狀。箱底打2~3個濾水孔,以利孵化時余水濾出箱外。為便于觀察箱內(nèi)孵化情況,箱的上蓋板和前端擋板可用平板玻璃裝置,消毒后即可使用。
2.孵化用砂的選擇甲魚繁殖中,孵化用的砂質(zhì)以純河砂、純中砂(砂徑1.43~1.5毫米)效果最好,因其粗細均勻,透氣性能好,可使孵化時的含水量、供氧、傳熱都較為均勻。選好的砂粒要經(jīng)曝曬、煮沸或漂白粉消毒殺菌后才能使用。用前還需檢驗其含水量,因砂質(zhì)濕度是決定孵化率的重要因素。一般可用“手握砂試驗”鑒別其濕度。即用手緊握濕砂,指縫不滴水,松開手后,濕砂成團,將砂團輕輕丟下,落地即散,說明其含水量在5%~12%左右,可入箱孵化;如用手緊握濕砂,指縫滴水或松手后砂不成團,說明其濕度過大或過小,不能使用。
3.砂、卵的鋪放甲魚繁殖中,孵化箱底層自下而上依次鋪放粗卵石(卵徑0.5~1厘米)、粗砂(砂徑2~3毫米)、中砂各3~5厘米。再放受精卵2~3層,卵的白點(動物極)向上為好,卵與卵相距1厘米左右,上下層之間呈“品”字型鋪放。卵上再依次鋪放5厘米中砂和1~2厘米厚的細砂,細砂主要用于保持濕度,防止水份過快蒸發(fā)。細砂上再鋪一層毛巾,水噴灑在毛巾上,可保持箱內(nèi)濕度均勻。
4.孵化箱的存放甲魚繁殖中,孵化箱可存放在溫度較為穩(wěn)定、環(huán)境安靜、便于管理的室內(nèi),如塑料大棚等,如只有1、2箱,放在居室內(nèi)也可以。箱內(nèi)卵、砂放好后,應在箱內(nèi)靠左右邊緣與砂面成斜坡狀安放水槽,供出殼后的稚鱉自行戲水。為防止螞蟻等小蟲危害鱉卵,可在箱的底部放一大盤,盤內(nèi)裝水,用水把箱底與四周封住。在不影響溫度變化的情況下,應盡量通風、增加室內(nèi)光照。
1.嚴格控制砂床含水量。砂床濕度過大或過小都直接影響孵化、成活率。一般濕度在80%~85%時孵化率最高,因此應定期檢驗其濕度并適時噴水保濕。
2.盡量保持穩(wěn)定的孵化溫度,其適宜溫度25℃~36℃,30±3℃時孵化率最高。如孵化期間溫度變化幅度超過適宜范圍時,應盡可能用電風扇、爐子等調(diào)整溫度。
3.孵化用水應新鮮、無毒、無害、無污染。灑水的溫度與砂床溫度應相等或相近,切勿使用過冷或高于36℃的熱水。
4.甲魚繁殖中,要防止敵害生物如螞蟻、老鼠等侵襲,傷害受精卵或稚鱉。
5.甲魚繁殖中,稚鱉出殼之后,應讓其在砂盤中自由活動2小時左右,擺掉身上胚胎期的漿膜、臍帶后,再淋水、消毒放入培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