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芝 胡燁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 由感染艾滋病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xì)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biāo), 大量破壞該細(xì)胞, 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1-3]。因此, 人體易于感染各種疾病, 并可發(fā)生惡性腫瘤, 病死率較高。
世界上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殺死艾滋病毒。目前我國的艾滋病患者治療都是雞尾酒療法, 是通過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抗病毒藥物聯(lián)合使用來治療艾滋病。該療法的應(yīng)用可以減少單一用藥產(chǎn)生的抗藥性, 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復(fù)制, 使被破壞的機體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復(fù), 從而延緩病程進展, 延長患者生命, 提高生活質(zhì)量。該療法把蛋白酶抑制劑與多種抗病毒的藥物混合使用, 從而使艾滋病得到有效的控制[4-6]。我國對艾滋病患者實行的是“四免一關(guān)懷”政策,對符合抗病毒治療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費抗病毒治療藥品。
1.1 一般資料 按屬地管理的原則, 選取2007~2016年在長春汽車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居住, 確診的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納入標(biāo)準(zhǔn):符合《國家免費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手冊》入選標(biāo)準(zhǔn), 身體狀況符合抗病毒治療基線調(diào)查, 2007~2016年在長春汽車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服用抗病毒藥物者。
1.2 方法 采用歷史性隊列研究方法, 從2007年開始治療的為觀察起點, 到2016年12月31日為止。服藥前進行服藥依從性教育, 并與患者和家屬簽抗病毒治療知情同意書。新服藥患者15 d、1個月、2個月、3個月進行體檢和隨訪, 并把體檢(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胸片等)和患者服藥情況、CD4+T檢測1次/3個月、病毒載量1次/年, 服藥反應(yīng)等一系列信息上傳到國家抗病毒治療信息系統(tǒng);以后每6個月體檢、隨訪1次, 并上傳;直到患者死亡最后一次死因調(diào)查上傳。
1.3 觀察指標(biāo) 觀察患者體檢報告是否正常、CD4+T是否上升、病毒載量是否下降甚至查不到, 分析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效果。
2.1 患者一般資料 采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患者共153例,其中男146例(95.42%)、女7例(4.57%);感染途徑均為性傳播,同性傳播感染119例、異性傳播感染34例;年齡最大75歲、最小18歲(高中生)。
2.2 治療方案及效果 按照《國家免費抗病毒治療治療手冊》治療方案分為:齊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韋拉平、齊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韋倫、司他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韋倫、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奈韋拉平、替諾福韋+拉米夫定+依非韋倫、替諾福韋+拉米夫定+奈韋拉平、齊多夫定+拉米夫定+克力芝。7種治療方案, 藥品由吉林省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統(tǒng)一下?lián)堋?例服用齊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韋拉平,齊多夫定出現(xiàn)嚴(yán)重的骨髓抑制。改服替諾福韋+拉米夫定+奈韋拉平。84.3%(129/153)艾滋病患者CD4+T水平上升、生存狀況改善、病毒載量下降甚至查不到。見表1。
表1 2007~2016年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
2.3 機會性感染處理 艾滋病患者最易合并感染肺結(jié)核, 所以定期拍胸片。發(fā)現(xiàn)感染, 立即轉(zhuǎn)到結(jié)核病防治所規(guī)律治療。合并腫瘤是最危險, 也是最致命的。1例患者2007年確診艾滋病, CD4+T 56/mm3, 服用抗病毒藥物, 2011年CD4+T 337/mm3。觀察患者消瘦, 結(jié)果檢查已肝癌晚期。皮疹、口腔毛狀白斑、腹瀉、惡心、嘔吐等對癥治療。嚴(yán)重的患者轉(zhuǎn)到??漆t(yī)院。
2.4 死因分析 153例患者中, 死亡17例, 死亡率為11.1%。①11例患者確診HIV感染時, CD4+T≤50/mm3, 再合并其他疾病, 很快就死亡, 占總死亡的64.7%。②3例患者確診HIV感染時, CD4+T≥200/mm3, 患者怕藥物副作用拒絕治療, CD4+T越來越低, 最后死亡, 占總死亡的17.6%。③3例患者服藥后身體狀況良好, CD4+T值逐漸升高, 但合并腫瘤等其他疾病而死亡, 占總死亡的17.6%。其中1例75歲,2例50多歲。
2.5 退出原因分析 153例患者中, 7例退出治療, 退出率為4.6%。退出原因為:患者確診HIV后, 感覺生存無望, 自暴自棄, 吃藥還有很多副作用, 而且必須終生服藥, 一段時間后效果不明顯, 就不再取藥, 也不檢測。
一部分患者服藥時CD4+T≤50/mm3, 免疫系統(tǒng)破壞嚴(yán)重, 機會性感染增加, 但堅持抗病毒藥物治療, 并及時處理機會性感染, CD4+T緩慢上升, 生存狀態(tài)良好。一部分患者服藥時CD4+T≥200/mm3, 服用抗病毒藥物后CD4+T上升較快, 甚至有的患者CD4+T達(dá)到正常人水平。CD4+T水平高,免疫系統(tǒng)破壞較輕, 恢復(fù)較快。我國的免費抗病毒政策已擴大到所有確診的艾滋病患者, 早治療不但能較好的保護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 而且對抑制艾滋病毒的傳播有更大的意義, 最大限度減少病毒傳播才是艾滋病藥物治療的本真[7-10]。從10年以上治療患者生存狀況分析, 只要堅持服用抗病毒藥物,CD4+T水平與正常人無異, 正常的工作、生活, 壽命與正常人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