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耀洋
(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四川 成都 610000)
世界上平均每年大約生成1 000億t植物纖維素物質(zhì),如秸稈、廢棄纖維產(chǎn)品等,其中僅有一小部分能夠被回收利用,其他絕大多數(shù)都采用焚燒或者填埋等手段進行處理,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還會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巨大的破壞[1~3]。因此,如何有效地處理這些纖維素廢棄物已經(jīng)成為熱門課題之一。木質(zhì)纖維素降解菌是一類具有高效降解纖維素或堆肥發(fā)酵能力的微生物,具有無污染、成本小、速度快等優(yōu)點,因此篩選出活性高、穩(wěn)定性強、適用環(huán)境廣的纖維素降解菌是當前研究的重難點之一[4~7]。通過對腐殖土壤中分離篩選的高效纖維素降解菌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活性情況進行研究,旨在通過其在不同溫度、不同pH值條件下的活性,合理優(yōu)化、構(gòu)建高效的纖維素降解菌,為處理纖維素廢棄物提供參考[8,9]。
試驗用纖維素降解菌來自實驗室前期篩選的菌株S2,經(jīng)鑒定為木霉菌(Trichoderma sp.)。
纖維素剛果紅培養(yǎng)基:稱取羧甲基纖維素鈉 2 g、(NH4)2SO42 g、NaCl 0.5 g、K2HPO41 g、MgSO4·7H2O 0.5 g、剛果紅0.4 g、瓊脂12 g,加蒸餾水950 mL加熱溶解后,用1 mol/L NaOH或HCl將pH值調(diào)至 7.0,定容至1 000 mL,121℃高壓滅菌20 min后待用。
LB液體培養(yǎng)基:稱取酵母浸粉5 g、胰蛋白胨10 g、NaCl 10 g,加蒸餾水950 mL加熱溶解后,再用1 mol/L NaOH或HCl將pH值調(diào)至 7.0,定容至1 000 mL,121℃高壓滅菌20 min后待用。
羧甲基纖維素鈉培養(yǎng)基:稱取羧甲基纖維素鈉10 g、 蛋 白 胨 2 g、NaCl 0.5 g、K2HPO41 g、MgSO40.5 g、酵母膏0.5 g和瓊脂粉10 g,加蒸餾水950 mL加熱溶解后,用1 mol/L NaOH或HCl將pH值調(diào)至 7.0,定容至1 000 mL,121℃高壓滅菌20 min后待用。
將純化后的纖維素降解菌S2接種到培養(yǎng)基中(每250 mL錐形瓶中裝有100 mL液體培養(yǎng)基),于35℃恒溫搖床中175 rpm/min培養(yǎng)48 h。
3,5-二硝基水楊酸(DNS)試劑:稱取 6.3 g DNS加入262 mL 2 mol/L NaOH溶液(作為A液)中,另稱取182 g酒石酸鉀鈉加入500 mL蒸餾水中,加熱溶解(作為B液)。將A液加入B液后,再加5 g結(jié)晶酚和5 g亞硫酸鈉,完全溶解后定容到1 000 mL,貯存于棕色瓶中保存。
1%葡萄糖標準溶液:準確稱取烘干后的葡萄糖1 g,加蒸餾水定容到100 mL。
取發(fā)酵培養(yǎng)48 h后的發(fā)酵液,4 000 rpm/min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液作為粗制酶液,經(jīng)過試驗適量稀釋。取0.5 mL酶液加入試管中,加入1 mL 1%羧甲基纖維素鈉與0.5 mL PBS,于37℃水浴30 min后,加入1 mL DNS試劑,沸水浴5 min,冷卻后加入5 mL蒸餾水,混勻后用分光光度計在540 nm處檢測吸光值[10]。
葡萄糖標準曲線的繪制:按表1依次加入各種試劑后,加入0.5 mL滅活后的酶液,其余步驟同上。
表1 葡萄糖標準曲線的繪制
酶活力:即為每毫升酶液在此反應(yīng)條件下1 min內(nèi)使底物降解生成1μmol葡萄糖所需的酶量。
最適pH的培養(yǎng):將S2分別接種到初始pH值為4、5、6、7、8、9、10 的液體培養(yǎng)基中,于 35 ℃恒溫搖床中175 rpm/min培養(yǎng)48 h,檢測酶活力。
最適培養(yǎng)溫度的檢測:在最適pH值的情況下,將S2分別在不同溫度下(29℃、31℃、33℃、35℃、37℃、39℃)恒溫搖床中175 rpm/min培養(yǎng)48 h,檢測酶活力。
葡萄糖標準曲線的繪制如圖1所示。
圖1 葡萄糖標準曲線
由圖1可知不同葡萄糖濃度所對應(yīng)的吸光值(mg/mL),公式為 y=0.024x+0.006 66(R2=0.993 05),后續(xù)試驗可根據(jù)這個標準曲線計算出不同pH值和溫度下的葡萄糖濃度,從而計算出酶活力。
不同初始pH值對S2酶活力的影響如圖2所示。
圖2 不同初始pH值對S2酶活力的影響
由圖2可以看出,纖維素降解菌S2在酸性條件下(pH值=4或5)吸光值均小于0.3,酶活力較低;S2吸光值在pH值=6時吸光值達到最大值0.64,說明此時酶活力最高;而隨著初始pH值的增加,吸光值逐步降低,在pH值=10時吸光值達到最小值0.12。
不同培養(yǎng)溫度對S2酶活力的影響如圖3所示。
由圖3可以看出,纖維素降解菌S2在較高和較低溫度下吸光值較低,表示酶活力較低;在33℃時吸光值達到最大值0.41,說明此時酶活力最高;隨著培養(yǎng)溫度的增加,吸光值逐步又降低到0.29。說明33℃是S2最佳培養(yǎng)溫度。
圖3 不同培養(yǎng)溫度對S2酶活力的影響
綜上所述,纖維素降解菌在降解功能的篩選中根據(jù)目的和階段的不同,應(yīng)采用不同的培養(yǎng)基;而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特性不同,表現(xiàn)出的酶活力在不同初始pH值和培養(yǎng)溫度下完全不一樣。研究表明,細菌和真菌對纖維素的降解機理存在不同,細菌主要通過細胞表面酶進行降解,所以需要附著在纖維素表面進行;而真菌是直接分泌多種細胞外酶進行降解[11]。在本研究中,木霉菌S2對纖維素具有較好的降解效果,同時通過對其培養(yǎng)條件的優(yōu)化,旨在提高其降解效果[12]。通過試驗證明,S2的最佳初始pH值為6,最佳培養(yǎng)溫度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