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煒
“璽”作為一種憑信,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印、私印均可稱“璽”,到了秦始皇時期,下令鐫刻皇印,宣稱只有皇帝印才可稱“璽”,作為承奉天命的象征。又獨以玉作為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所以叫“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有五龍交織,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以作為“皇權(quán)神授、正統(tǒng)合法”的信物。
秦始皇死后,歷代帝王都奉此璽為奇珍,視為國之重器。得到此璽則象征其“受命于天”,失去此璽則認(rèn)為是“氣數(shù)已盡”。如有皇帝登大位而沒有此璽,就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容易被世人所輕蔑。后世皇帝對這塊傳國玉璽非常重視,每有政權(quán)更替,這塊寶物也隨之易主……
“傳國玉璽”取材于歷史上著名的“和氏璧”。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塊璞玉,獻(xiàn)給楚厲王。厲王讓玉工辨識,玉工鑒定為石頭,厲王以欺君之罪砍了卞和的左足。后來楚武王即位,卞和又獻(xiàn)玉,又以欺君罪砍了其右足。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即位,卞和抱著這塊玉痛哭。文王派人問他為什么哭,他說:“我雖然被砍了雙腳,并不悲傷。我感到傷心的是,這明明是塊寶玉,卻被人說成是石頭。一個高潔之人,卻被人嘲笑是瘋子?!蔽耐踝屓税堰@塊璞剖開,果然是塊寶玉,所以稱之為“和氏璧”。楚威王時,相國昭陽滅越有功,威王將和氏璧賞賜給了他。不久昭陽不慎將此玉丟失,有人懷疑是他的門人張儀偷走了,就將張儀拘捕審訊。張儀一氣之下,離楚入魏。后輾轉(zhuǎn)來到秦國,后被拜為秦國宰相。
戰(zhàn)國時,趙惠文王從太監(jiān)纓賢處得到了這塊和氏璧,秦昭王得知后,打算攻趙強取,后因趙國宰相藺相如據(jù)理力爭,將和氏璧“完璧歸趙”。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國滅亡趙國,得到和氏璧。嬴政一統(tǒng)天下,稱始皇帝,命李斯在上面刻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咸陽玉工孫壽將和氏璧磨平,雕琢為璽,這便是傳國玉璽。秦嬴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過洞庭湖口,風(fēng)浪驟起,龍舟將傾,始皇將此璽拋入湖中,祈神鎮(zhèn)浪,傳國璽第一次失蹤。8年后,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璽打撈出來奉上。
秦子嬰元年(前207年)冬,劉邦率軍入咸陽至霸上,秦王子嬰投降,奉上始皇璽。秦亡后劉邦即天子位,傳國璽歸劉漢,世世傳受,稱為“漢傳國璽”,也稱“漢傳國寶”。
西漢末年,王莽專權(quán),當(dāng)時皇帝孺子嬰年僅2歲,傳國璽置于長樂宮,由元帝王皇后代為掌管。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派他的弟弟王舜前去索要,太后大罵:“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滅也!”遂將傳國璽摔在殿廷,玉璽被摔碎一角,后來用黃金鑲補。公元23年,王莽被殺,校尉公賓得玉璽,獻(xiàn)給綠林軍將領(lǐng)李松。又由李松派人送給更始帝劉玄。劉玄為赤眉軍俘虜后,傳國璽落入赤眉軍擁立為帝的劉盆子手中。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于東漢光武帝劉秀。東漢末年,宦官專權(quán)。袁紹領(lǐng)兵入宮誅殺宦官,宮中大亂,漢少帝劉辯夜出北宮避難,倉促間未帶傳國璽,返回宮后傳國璽便找不到了。
東漢末年,董卓叛亂,天下豪強在袁紹、袁術(shù)的率領(lǐng)下討伐董卓。洛陽城內(nèi)一片混亂,董卓棄城逃往長安。孫堅率兵駐扎在洛陽城南宮殿中,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宮殿中一口井內(nèi)閃著五彩之光,孫堅感覺奇怪,命手下人下井探望,不想?yún)s撈出一個宮女的尸體,脖子上還戴著一個錦囊,打開一看,內(nèi)有一個用金鎖鎖著的朱紅小匣,啟開小匣,里面有一玉璽,上面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玉璽缺一小角。孫堅知道這正是秦始皇的“傳國璽”,竊喜是天意讓他當(dāng)皇帝。孫堅將璽秘藏于妻吳氏處,沒想到他手下的一個士兵與袁紹是同鄉(xiāng),將此事告訴了袁紹。袁紹早有篡奪帝位之心,當(dāng)然想占有“傳國璽”,遂下令扣押了孫堅的妻子。孫堅被逼無奈,只好交出玉璽。后來袁氏兄弟敗在了曹操的手下,“傳國玉璽”又回到了漢獻(xiàn)帝的手里。
曹魏代漢,傳國璽作為“君權(quán)神授”的象征,落入曹丕之手。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八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之璽”。西晉受禪,傳國璽又落入司馬氏手中。此后,北方陷于五胡十六國分裂動蕩的局面,“傳國璽”幾經(jīng)輾轉(zhuǎn),又落入東晉征西將軍謝尚之手,謝尚派300精兵將它連夜送至首都建康,獻(xiàn)給晉穆帝。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家。公元420年,劉裕廢東晉恭帝自立為帝,國號宋,史稱劉宋;在南朝,傳國璽歷經(jīng)了宋、齊、梁、陳的更迭。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攻破宮城,劫得“傳國璽”。不久侯景敗死,他的部將侯子鑒將玉璽投入棲霞寺的井中。后有一個寺僧將玉璽撈出后秘密收存,后來他的弟子將玉璽獻(xiàn)給了陳武帝。楊堅建立隋朝后,于公元589年滅陳統(tǒng)一全國,傳國玉璽又進(jìn)了隋宮。公元618年,隋亡,蕭后帶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于是刻數(shù)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聊以自慰。公元630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后與元德太子背突厥而反歸中原,傳國璽歸于唐朝。唐末,天下大亂,群雄四起。朱溫篡唐后,“傳國璽”又遭厄運。輾轉(zhuǎn)傳到后唐末帝李從珂手中。李從珂又被契丹擊敗,登樓自焚,玉璽也遭焚燒,下落不明。郭威建立后周,遍尋傳國璽不著,無奈只好鐫“皇帝神寶”兩方印璽即位。北宋哲宗時,有一個農(nóng)夫在耕田時發(fā)現(xiàn)了傳國璽,送至朝廷。經(jīng)10多位大學(xué)士依據(jù)前朝記載,并多方考證,認(rèn)定這就是秦始皇所制的傳國璽。但也有一些人懷疑它的真?zhèn)?。宋靖康元年?126年),金兵破汴梁,徽欽二帝被虜,“傳國璽”也被金國掠去,隨后便銷聲匿跡。
公元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傳國璽忽然出現(xiàn)于大都集市,丞相伯顏命人購買,玉璽從此歸入大元。伯顏曾將元帝國從各處收繳來的歷代印璽磨平,分發(fā)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稱帝,建大明。大元朝廷逃往蒙古草原,明太祖遣徐達(dá)入漠北,追擊遁逃的蒙古朝廷,期望奪回傳國璽,但最終空手而返。至此,經(jīng)歷了1000多年風(fēng)風(fēng)雨雨的傳國璽便湮沒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杳無音訊。
明清兩代,偶爾有“傳國玉璽”現(xiàn)身的鼓噪,但都是附會、仿造的贗品。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有一名陜西人得到一塊玉印,聲稱是傳國璽。呈獻(xiàn)明孝宗,但明孝宗對此深表懷疑。沒有采用。明末,相傳由元順帝帶入漠北的傳國璽,為其后裔林丹汗所有,林丹汗兵敗之后,璽落入后金太宗皇太極手中,皇太極因此稱皇帝,定國號為“大清”,表示要占領(lǐng)中原,取代明朝的統(tǒng)治。
清朝初期,故宮交泰殿藏玉璽39方,其中一方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的玉璽被稱為傳國璽。但乾隆欽定玉璽時,卻將這塊玉璽剔除在外。由此可見。這是一塊“傳國璽”的贗品。直到1912年11月,馮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qū)逐出宮,此“傳國玉璽”又不見蹤影。當(dāng)時馮部將領(lǐng)鹿鐘麟等人曾追索此鑲金玉璽。沒有結(jié)果,至今仍無下文。據(jù)說,玉璽現(xiàn)在臺灣的臺北故宮博物院,但只是一種猜測。
“傳國玉璽”歷經(jīng)2000余年風(fēng)風(fēng)雨雨,數(shù)隱數(shù)現(xiàn)。從五代時期,這塊國寶便真假難辨。真正的傳國璽到底在哪里,自然也沒有人說得清楚。
選自《讀者報》201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