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近體詩入韻失誤辨析

2018-10-23 09:58馬志倫
文教資料 2018年25期

馬志倫

摘 要: 近體詩入韻辨析失誤的原因在于對近體詩的寫作規(guī)則(特別是平仄和入韻)不知不熟,倘若明白了近體詩的講究平仄及平聲入韻為主的道理,對于近體詩入韻的誤解就可以避免,解決的辦法是下功夫熟知熟記近體詩的寫作規(guī)則,才能避免近體詩入韻辨析的失誤。

關鍵詞: 近體詩的入韻 講究平仄 平聲入韻

“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xiāng)猶恐未同歸”(唐·杜甫《送韓十四江東覲省》)。問學生這首七律入韻的字有幾個?有說五個的,有說六個的,也有說七個的,莫衷一是。答案應該是五個,即“衣”、“非”、“闈”、“稀”和“歸”。

近體詩(律詩和絕句)除了平仄和對仗的規(guī)律之外,尚有兩個規(guī)律:一是字數(shù)(五律每句五個字,每首八句,全首共四十個字;五絕的字數(shù)是五律的一半,即二十個字。七律每句七個字,每首八句,全首共五十六個字;七絕的字數(shù)是七律的一半,即二十八個字),二是入韻(七律五律第二四六八句入韻,七絕五絕第二四句入韻,七律五律第一三五七句不入韻,七絕五絕第一三句不入韻,這是正例;但七律五律七絕五絕亦有首句入韻的,這是變例)。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是首句入韻的七律,入韻的“衣”、“非”、“闈”、“稀”和“歸”五個字,在詩韻里屬于上平聲中的“微”韻。如果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讀音,“妹”和“力”似乎也是入韻的,這就涉及近體詩的入韻規(guī)則。近體詩的入韻以平韻(陰平、陽平)為多,仄韻(上聲、去聲、入聲)比較少見,它的用韻要求很嚴格,無論律詩(五律、七律和排律)和絕句(五絕和七絕),都必須一韻到底,并且不許鄰韻通押?!懊谩痹谠婍嵗飳儆谌ヂ曋械摹瓣牎表?,而“力”則屬于入聲中的“職”韻。

近體詩的入韻雖然以平韻為主,但仄韻并非沒有,無論是律詩還是絕句,都能找到這樣的例子。比如唐代劉長卿的《湘中紀行十首(錄一)·浮石瀨》:“秋月照瀟湘,月明聞盪漿。石橫晚瀨急,水落寒沙廣。眾嶺猿嘯重,空江人語響。清暉朝復暮,如待扁舟賞。”這首五律入韻的字“漿”、“廣”、“響”和“賞”,在詩韻里屬于上聲中的“養(yǎng)”韻,“湘”不入韻,因為它是平聲。仄韻絕句中五絕較常見,例如唐代顧況的《憶舊游》:“悠悠南國思,夜向江南泊。楚客斷腸時,月明楓子落?!笔侨肼暼腠?。七絕雖然罕見,但是也有例子可尋:“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唐·張籍《成都曲》)“海畔風吹凍泥裂,梧桐葉落枝梢折。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保ㄌ啤り愑稹稄能娦小罚﹥墒灼呓^都是入聲入韻。

七律五律第二四六八句必須入韻,七絕五絕第二四句必須入韻;七律五律第一三五七句不入韻(第一句可入韻亦可不入韻),七絕五絕第一三句不入韻(第一句可入韻亦可不入韻),這樣的規(guī)定與近體詩的講究平仄有關。平仄是近體詩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它在詩和韻文中的作用是構成一種節(jié)奏,作者依照漢語聲調(diào)的特點,安排一種高低長短互相交錯的節(jié)奏,這就是所謂的聲律。近體詩還有“粘對”的要求,使得平仄的處理多樣化,因為如果不“對”,上下兩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后兩聯(lián)的平仄又雷同了,講求“粘對”,能使整首詩的平仄有變化,有回環(huán),對詩的節(jié)奏優(yōu)美起到一定的作用。

杜甫的《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是平起式的七律(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依據(jù)平起式七律的基本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全首詩只有第四句中第三字“何”、第七句中第五字“各”、第八句中第一字“故”和第八句中第三字“猶”四個字不合平仄,但那些地方都是可以通融的?!捌狡狡截曝破狡健笔恰捌狡截曝曝破狡健钡淖兝ㄆ哐栽娋涞牡谌值钠截瓶梢圆徽?,除了“仄仄平平仄仄平”之外。如果“仄仄平平仄仄平”改為“仄仄仄平仄仄平”,就是“犯孤平”,因為韻腳的平聲字是固定的,除此之外,句中就只剩一個平聲字,“孤平”是詩家的大忌);“仄仄平平仄仄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的變例(第三字用的是平聲,以避“孤平”);“仄平平仄仄平平”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的變例(七言詩句的第一字的平仄,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是可以不論的)。從平仄上說,《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是近體詩中的標準詩。

倘若明白了近體詩的講究平仄及平聲入韻為主的道理,對于近體詩入韻的誤解就可以避免。例如唐代韓翃的《宿石邑山中》:“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shù)峰西。”這首七絕入韻的字是“齊”、“迷”和“西”,為何“里”不是入韻的字,因為“里”是上聲。且不說近體詩的入韻以平韻為主,單就入韻來說也須一韻到底,不能與鄰韻通押,“齊”、“迷”和“西”是詩韻里上平聲中的“齊”韻,而“里”則是詩韻里上聲中的“紙”韻。“出韻”是近體詩中的大忌,寧可避免險韻(以生僻字為詩韻,如“江”、“佳”、“肴”和“咸”韻),決不能讓它出韻??茍鲋械脑娨浅隽隧崳ㄓ址Q“落韻”),無論詩意怎樣高超,都不能算是及格的。然而在首句入韻時,詩人卻借用鄰韻的字作為首句的韻腳,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認為近體詩的押韻很寬(另有合韻的情況,即鄰近的韻互相通押),因為這只限于第一句,第一句實際上可以說是多余的韻腳,入韻與否是自由的。

或許有人會說,有的近體詩的押韻,并非一韻到底,譬如唐代杜甫的《九日藍田崔氏莊》:“老去悲秋強自寬,興來今日盡君歡。羞將短發(fā)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明年此會知誰???醉把茱萸仔細看?!边@首七律入韻的字是“寬”、“歡”、“冠”、“寒”和“看”,“健”字仄聲(是詩韻里去聲中的“愿”韻)不入韻,然而“冠”和“看”,按現(xiàn)代漢語的讀音,也是仄聲(去聲),怎么就是入韻的了?這是由于古代漢語中有些字是平仄兩讀的,“冠”讀平聲時,意思是“帽子”,作名詞,與出句中的“帽”意義相合;讀仄聲(去聲)時,意思是“為首”?!翱础北緛碇挥衅铰?,唐以后兼讀去聲?!皩挕?、“歡”、“冠”、“寒”和“看”,在詩韻里屬上平聲中的“寒”韻。另宋代唐庚的《醉眠》:“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余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荃?!薄澳辍?、“眠”、“便”和“荃”押韻,“便”也有平仄兩讀的情況,平聲,安靜也;仄聲(去聲),方便也;如作“就”字講,也念去聲?!肮凇?、“看”和“便”,讀平聲與仄聲時,意義有不同。不過也有平仄兩讀時意義不變的字。宋代陳師道的《和冠十一晚登白門》:“重樓杰觀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小市張燈歸意動,輕衫當戶晚風長。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見故鄉(xiāng)。富貴本非吾輩事,江湖安得便相忘!”“望”、“方”、“長”、“鄉(xiāng)”和“忘”入韻,其中“望”平仄兩讀時意義不變,但是“聲望”中的“望”,必須讀去聲;“忘”也是平仄兩讀時意思不變的。《和冠十一晚登白門》中的“望”和“忘”,當讀平聲。平仄兩讀意義不變的字有“看”、“過”、“望”、“忘”、“聽”和“醒”等;平聲表示的意義和仄聲有不同的字有“中”、“重”、“雍”、“從”、“供”、“離”、“吹”、“騎”、“為”、“施”、“治”、“思”、“衣”、“汙”、“疏”、“分”、“殷”、“聞”、“論”、“觀”、“冠”、“判”、“翰”、“難”、“間”、“先”、“燕”、“扇”、“便”、“扁”、“傳”、“旋”、“要”、“調(diào)”、“燒”、“教”、“荷”、“那”、“頗”、“和”、“華”、“行”、“王”、“浪”、“傍”、“當”、“強”、“長”、“相”、“正”、“令”、“興”、“勝”、“乘”、“稱”、“不”、“任”、“禁”和“占”等。

關于某字歸某韻,除了硬記之外,沒有其他辦法。宋代陸游的《西村》:“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高柳簇橋初轉馬,數(shù)家臨水自成村。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詩憶今夕,細云新月耿黃昏?!痹娭小霸础?、“門”、“村”、“痕”和“昏”押韻。依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讀音,“源”似與其他幾個字不押韻,但在詩韻里,“源”、“門”、“村”、“痕”和“昏”屬上平聲中的“元”韻。又如宋代楊萬里的《虞丞相挽詞三首(其一)》:“負荷偏宜重,經(jīng)綸別有源。雪山真將相,赤壁再乾坤。奄忽人千古,凄涼月一痕。世無生仲達,好手未須論?!薄霸础?、“坤”、“痕”、“論”屬“元”韻,其中“論”讀平聲時,作動詞討論說,讀仄聲時,其意是言論,作名詞。此詩中的“論”,意為“討論”,故讀平聲。

知曉了一些字的平仄兩讀,還可以判斷近體詩的首句是否入韻。宋代姜夔的《釣雪亭》:“闌干風冷雪漫漫,惆悵無人把釣竿。時有官船橋畔過,白鷗飛去落前灘?!薄奥弊x平聲時,表大水貌;讀去聲時,表完全及隨便之意。此詩中的“漫”,讀平聲,因此這是一首首句入韻的七絕。

通過一些近體詩的入韻分析,可知在律詩中,避免在第三五七句中入韻,在絕句中,避免在第三句中入韻,已然是一種規(guī)則。唐代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七)》:“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钡谌渲?,“見”字不入韻。唐代裴迪《華子崗》:“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稀。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薄跋 焙汀耙隆毖喉?。宋代林逋《山園小梅》:“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薄皥@”、“昏”、“魂”和“樽”押韻,是詩韻里上平聲中的“元”韻,“妍”是詩韻里下平聲中的“先”韻,這是借用鄰韻入韻的例子(宋人作詩首句用鄰韻是故意的,在當時可說是一種時髦。首句入韻而不同韻,只可稱之為“襯韻”,《山園小梅》是以“先”韻稱“元”韻)。宋代唐庚《春歸》:“東風定何物?所至輒蒼然。小市花間合,孤城柳外圓。禽聲犯寒食,江色帶新年。無計驅愁得,還推到酒邊。”“然”、“圓”、“年”和“邊”是平聲押韻,“物”、“合”、“食”和“得”卻都是入聲字,十分有趣。相同的例子還有宋代梅堯臣的《寄題徐都官新居假山》:“太湖萬穴古山骨,共結峰嵐勢不孤。苔徑三層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墻隅。已知谷口多花藥,只欠林間落狖鼯。誰持中鞲此游樂,里中遺老肯相呼?”“孤”“隅”、“鼯”和“呼”是平聲(入韻),“骨”、“末”、“藥”和“樂”則是入聲(不入韻),《春歸》和《寄題徐都官新居假山》兩首詩的出句用仄腳,是因為近體詩以平韻為原則,對句既然用平腳,那么出句用仄腳才能相對,由此形成抑揚頓挫的聲韻變化。

對于律詩的第三五七句及絕句的第三句避免入韻的規(guī)則,還可以從詩人之間的和(hè)詩中得到證明。唐代白居易和同時代的張仲素《燕子樓》,用的是“霜”、“床”和“長”三韻,第三句因為不入韻,所以用字就不同一。張仲素原詩:“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卑拙右缀驮姡骸皾M床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睆堉偎卦娭械牡谌渥詈笠粋€字是“少”,白居易和詩中的第三句最后一個字則是“夜”,并不違反入韻的規(guī)則。

唐以后的古風和樂府在七言詩中以隔句用韻為常,句句用韻為變。唐代韓偓的《寄遠》:“眉如半照云如鬟。梧桐葉落敲并乾。孤燈亭亭公署寒;微霜凄凄客衣單。想佳人兮云一端。夢魂悠悠關山難。空床展轉懷悲酸;銅壺漏盡開金鸞?!边@是屬于柏梁體(相傳漢武帝作柏梁臺,與群臣共賦句句入韻的七言聯(lián)句)的古風,即漢魏古體,不是近體詩。

總之,近體詩入韻辨析失誤的原因,在于對近體詩的寫作規(guī)則(特別是平仄和入韻)不知不熟所致,解決的辦法只能是下功夫熟知熟記近體詩的寫作規(guī)則,才能避免近體詩入韻辨析的失誤。

參考文獻:

[1]王力.漢語詩律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