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娟
摘 要:學習方法是終身學習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有了好的學習方法必然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如虎添翼,越走越穩(wěn)、越走越順、越走越遠。
關鍵詞: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實踐教學
在實踐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當前小學生語文總體水平偏低,?!霸~不達意”“文不切題”,說話或習作語句貧乏、內容空洞。小學階段是發(fā)展學生語言和思維最為重要的時期,是學生學習語言、掌握語言、運用語言的黃金階段。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為語,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睆娜~老先生的教育觀點可以看出語言文字訓練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而說寫訓練是語言文字訓練的切入點。在中年級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學會說寫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教給學生學法,學會說寫至關重要。掌握學習方法,是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起步。學習需要科學的方法。方法,在希臘語里是“道路”的意思??茖W的學習方法,是攀登高峰的臺階、是通向成功的橋梁、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有了科學的方法,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一、閱讀課教學中,教學法、促說寫
我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實物演示、圖片展現(xiàn)故事引導等方法,將學法學習滲透至說寫訓練中。如教學《亡羊補牢》一課中,聯(lián)系已學的《掩耳盜鈴》,讓學生自己說說有哪些學習寓言的方法,學生即進入總結學過的方法回顧狀態(tài),寓言講了什么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寓言中有什么情節(jié)、“人物想與說”等,隨后,便出示“學習寓言五步驟”,學生立即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迅速進入求知狀態(tài)。教師又直接提出學習目標,鼓勵學生自己來說一說想學到什么。感知教學內容后設疑,讓學生帶著自己所提問題去探索。最后提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自己來答一答,說一說。怎么說就怎么寫下來。采用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二是根據(jù)教學課題的文眼,采用抓字眼,采用抓字眼提問題,學重點的方法。如在教學《飛機遇險的時候》時,首先,出示課題。讓學生來說《飛機遇險的時候》中關鍵的字眼是什么,什么叫遇險,為什么遇險,遇到什么險,學生提出問題的同時,老師給予解釋。抓住這一方法,讓學生自己說、自己寫。在片段教學中,“飛機遇險了!”用這一感嘆祈使句,引導學生說,說完后既學文,又達到練說的目的。之后,再讓學生組織自己的語言。這樣說后,就及時讓寫下來,學生掌握學法之后,從說到寫這一訓練得到實踐。學生學會了說寫的方法,說寫訓練就得心應手了。
二、作文課教學中,有學法、練說寫
在每次作文課之前,提前一星期布置,只提一些基本的要求,放手讓學生去準備,目的在于減緩坡度,消除學生害怕說寫的心理障礙。讓學生怎么說就怎么寫,長短都行。相信“我能行”,樹立堅定的信心。例如,在教學中,我采用“親身體驗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教學《植樹》一文,我利用植樹節(jié)這一實踐活動,在活動前講清植樹的要求和方法。植樹活動后,進行說寫訓練。先讓同學們說自己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種了什么樹?怎么種?心里是怎么想的。小學生爭強好勝,發(fā)言特別積極。這時候要學生以“植樹”為題作文,便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又如“創(chuàng)設情境法”,這種即興觀察,說寫并列的方法,學生興趣濃厚,訓練效果顯著。例如:以“吹泡泡”為說寫訓練內容,課上老師先表演泡泡,讓學生仔細觀察老師的動作與泡泡的形狀、顏色以及同學的表情。接著以對話的方式讓學生說出吹泡泡的過程,然后讓同學們自言自語,由對話換成獨白,復述吹泡泡的經(jīng)過。再讓同桌之間相互說,最后把所說的話寫下來,就是一段短文。達到課標要求:怎么說就怎么寫。把說、寫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實踐課教學中,用學法、會說寫
在語文實踐課中,“做一做—說一說—寫一寫”是用學法、會說寫的一個實踐環(huán)節(jié)?!白鲆蛔觥边@里可以包括游戲、實驗、小制作、觀察實物及標本、參觀、訪問、朗誦比賽、開故事會、聽廣播、看圖、看影片等各種實踐活動。在具體活動中,教師應適時、適境、靈活地啟發(fā)學生觀察、思考、想象,獲得知識和體驗。這樣就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既有了寫作的素材,又產(chǎn)生了表達欲?!罢f寫”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經(jīng)過分組討論后找具有代表性的學生起來口頭敘述活動的過程和自己在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然后給所有學生練習“說”的機會,使他們都得到鍛煉,或是在全班,或是在小組。“說”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按一定的順序說,抓住特點說,點面結合說。通過“說”,既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減緩了由“說”到“寫”的坡度,使學生得以平緩、順利地過渡到書面表達上去。這樣一鋪墊,說寫自然就“學會了運用”,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知識劇增、科技日新月異、網(wǎng)絡日益普及的今天,人們要靠不斷學習,培養(yǎng)新能力,適應新生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關于《生存的主題》報告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為了適應社會需求,小學生用學習的重點,應放在做學問的方法上,所以教給學法,學會說寫,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