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浮士德》首演于1859年3月19日的法國巴黎抒情歌劇院,其劇本由巴比亞和卡雷根據(jù)歌德詩劇《浮士德》第一部分改編而成:
年邁的哲學家浮士德夢想恢復青春活力,求助魔鬼幫他重返青春。魔鬼梅菲斯特·費利斯與浮士德達成協(xié)議:出賣你的靈魂,即回青年時代,還能得到瑪格麗特的愛情。浮士德同意上述條件,喝下了魔鬼的藥,變成了英俊少年,并在魔鬼的幫助下,騙得瑪格麗特的愛情,在瑪格麗特懷孕后拋棄了她。在一次決斗中,他又刺死了瑪格麗特的哥哥瓦倫丁?,敻覃愄厥艽碳ど窠?jīng)錯亂,殺死自己的孩子后被囚。至此,浮士德深感震驚,進入牢房執(zhí)意要帶她逃走。瑪格麗特已不認得他。浮士德被魔鬼抓住,索要他的靈魂,而瑪格麗特被天使引入天國,浮士德在天國的歌聲中得到了解脫。
歌劇《浮士德》在文學作品的基礎之上,利用音樂形象與音響效果,賦予其更加鮮活的色彩,從文學角度看,它將美學意境與文化意蘊有機結(jié)合。而音樂擬聲化的非語義效果加之藝術表演手法,為美學意境與文化意蘊涂上明亮色彩,使其更為真實動情,引人入勝,發(fā)人深省。
一、歌劇《浮士德》蘊含的美學特征
(1)悲劇美。歌劇《浮士德》作為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混合體,其知識體系構(gòu)建于新舊時代的交替,其命運注定受到挑戰(zhàn)與打壓,吹捧與抨擊?!陡∈康隆吠ㄟ^矛盾與歌劇的和諧演繹,將知識悲劇轉(zhuǎn)化為生動離奇的場景,這種兼蓄人性思考的時代悲劇,源于知識悲劇的更替,由于極致,因而展現(xiàn)了美的本源。該劇所展示的生活悲劇,并不是歌德為了場景或情節(jié)需要而衍生出的臆想,其背后是資產(chǎn)階級探索者的通病:理性又感性;既充斥著高瞻遠矚的家國之見,又難逃世俗人倫的審判。華倫丁是封建思想與資產(chǎn)階級思想爭斗的“犧牲品”,瑪格麗特是人倫世俗的“審判”,浮士德則是精神探索者的“兩面性格”。生活悲劇來自于時代交替,因真實,所以美。
(2)真實美。情理色彩來源于時代變革。西方一度產(chǎn)生人性觀的辯論,尼采甚至將“超人”一詞衍生至“超人哲學”,并以浮士德為標桿,不懈追求情理合一、天人相交的生活世界,借此表達對人性的闡釋。相對于同時期的作品而言,歌劇《浮士德》無疑是一個“矛盾綜合體”:一面浪漫唯美,一面理性嚴謹,這是最真實的人生,也是人性的本質(zhì)所在。因此《浮士德》告別了哈姆雷特的單面性,以整體的情理色彩還原了人性元素,成就了真實之美的特征。除此之外,梅菲斯特作為魔鬼的化身,其精神色彩既黑暗,又趨向光明,隨著矛盾的對立與和諧,助推了浮士德的命運轉(zhuǎn)輪,揭示了精神運動與斗爭探索是社會辯證發(fā)展的關鍵所在。
二、歌劇《浮士德》隱含的文化意蘊
(1)時代文化象征。施賓格勒認為:“浮士德的形象象征著整個文化時代的進程,是‘現(xiàn)代歐洲人的典型并不僅僅是德國人的進步!”歌劇《浮士德》中,歌德運用文化沖突,營造出尋常音樂劇缺失的文化屬性:氣勢磅礴又矛盾交織。劇中,瑪格麗特與浮士德的愛情,是浪漫主義文化對情感的認知方式,后來的人倫悲劇與浮士德愛情的終結(jié),是理性文化的必然結(jié)果。這種文化沖突緣于封建文化、宗教文化與新興資產(chǎn)階級文化的交織,體現(xiàn)了浮士德所處時代社會的文化特征,因而,音樂劇中,大部分角色的聲調(diào)盡管一致,但其情感宣泄的方式卻差之千里,整個歌劇籠罩了一層陰霾,以此暗示最終的悲劇。文化沖突表明了新舊文化的交替與碰撞,這種沖突是延續(xù)千年的舊文化與新文化的一次碰撞,盡管悲傷哀婉,卻預示著文化的進步乃至創(chuàng)新。
(2)民族文化信仰。結(jié)合歌劇與詩劇來看,《浮士德》背后的文化意蘊,主要圍繞“善惡”交互展開,對于梅菲斯特與上帝的賭約而言,梅菲斯特是“惡”的化身,他企圖阻礙人性的真善美,并妄言一切追求都是虛妄;而上帝則是“善”的代表,他相信人性的珍貴,認為人應該追求自我與自由。從人性學角度審視,梅菲斯特的邪惡,實為歌德賦予的人性劣根性。在中世紀神權(quán)文化統(tǒng)治下,腐朽的思想侵蝕社會,甚至以邪惡替代善良,以黑暗遮掩光明,直到瑪格麗特被處決時,高呼上帝圣名后傳來的赦免歌聲,才最終落下帷幕,完成了人性的自我救贖。這表明歌劇《浮士德》的民族文化意蘊是去惡向善的,善是光明,是希望,惡則是黑暗,是絕望。
三、結(jié)論
歌劇《浮士德》是時代過渡階段的光輝者,也是階級思想斗爭的犧牲品,無論是文化意蘊還是悲劇美學特征,都彰顯了歌德對于時代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深思:人性的復雜多變是亙古的定律,社會、民族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無不是在矛盾中不斷發(fā)展起來的,而文化藝術既是人性元素的構(gòu)成者與表達者,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塑造者與傳承者。
(張巖峰/博士,廣東省嘉應學院梅州師范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