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看名利。毋庸諱言,人到老年已經越過了人生目標的奮斗期,主要任務是頤養(yǎng)天年、享受生活。而淡看名利就是要超脫世俗的誘惑和困擾,實實在在地對待一切,豁達客觀地看待生活,這既是老年人身體的免疫劑,又是延年益壽的良方。老年人一定要淡看名利,絕不能再為名利煩心累身。淡看名利的老年人就能活得輕松,活得灑脫,就會健康,就會長壽。
淡然處世。淡然不是平淡無味,而是有取有舍,有收有放,有得有失。老年朋友們努力發(fā)揮余光余熱是值得肯定的,但卻要量力而行,切莫勉為其難。對于那些生帶不來、死帶不去的身外之物,更不要過分在意。為人處事應該以和為貴、以忍為上,但其內涵絕非忍氣吞聲,那些把“負能量”全憋在心里的人反而會生病。也就是說,要尋覓一個清靜幽淡的所在,享受那份安詳與平和,保持自然的心性,讓情感得以凈化,讓心田得以潤澤,與快樂相依,與健康相隨。
淡泊明志。藥物可以用來治療疾病,拐杖可以用來幫助支撐身軀,而淡泊的心態(tài)卻能支撐靈魂。老年朋友以淡泊的心態(tài)養(yǎng)生,生命也就會在“淡”中升華。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老年人易于激動,忘記了以淡養(yǎng)生,以致在狂喜暴怒中傷身染病。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包袱該放下的要放下,要像陶淵明那樣,從從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過一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簡單生活有什么不好呢?何必和自己較勁,與自己過不去呢?
淡忘年齡。人到了晚年就會被生死問題所困擾。有人終日憂慮,不能自拔,越恐懼,越有害身體健康。正確對待生死,需淡忘年齡,繼而淡忘生死。老年人可以多揣幾本美德書刊,多交幾位良師益友,多添幾種高雅愛好,多參加幾次公益活動,以此豐富晚年生活,使其絢麗多彩,形成春意盎然的人生風景線。這也正是:但得夕陽無限好,何必惆悵近黃昏?
淡于生活。時光,濃淡相宜;人心,遠近相安。生命的美在于平和,生活的美在于平淡。淡于生活不是降低生活質量,而是從不同的角度提升生活質量。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以清淡平靜為主,在衣食住行樂等方面要與自己的年齡特征相符合、相適應,做到衣著莊重不奢華,飲食清淡不清貧,居室清靜不嘈雜,出行安全不冒險,娛樂適度不超常。以此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身體更加健康,生命更加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