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唯 劉濤
摘 要:結合廈門地鐵1號線工程實例,介紹孤石的形成、特點及對盾構施工產生的難點及風險,通過施工總結相關處理經驗,供類似工程開展提供合理技術支持與參考
關鍵詞:孤石;探測;爆破;注漿
1 工程簡述
廈門地鐵一號線呂厝站~蓮坂站位于廈門島內,地層復雜著有”地質博物館”之稱,該段盾構區(qū)間總長1.5km,通過加密補勘后盾構穿越密集的孤石區(qū)約占整個區(qū)間1/5。盾構穿越地層主要以殘積砂質黏性土、散體狀強風化花崗巖、微風化花崗巖、全風化花崗巖,局部孤石。孤石存在風化殘疾土層里或巖層裂隙交界面,在垂直風化剖面上具有“上多下少、上小下大”的特點,其強度140mpa~160mpa.
2 盾構施工穿越孤石區(qū)的難點及風險
刀具磨損嚴重、刀座變形、更換困難。
刀盤磨耗導致刀盤強度和剛度降低,刀盤變形。
刀盤受力不均勻導致主軸承受損或主軸承密封被破壞、刀盤堵塞、盾構負載加大。
刀盤推向隧道側面的大漂石甚至導致盾構轉向,易偏離隧道軸線。
3 盾構孤石爆破施工技術
3.1 孤石探測
孤石探測分為出現(xiàn)可能性最大、很大、較大及一般等四個區(qū)域,其劃分的方法采用地質分析法、工程調查法和物探方法,再結合鉆孔進行驗證,優(yōu)化探孔布置方案。
根據(jù)上述原則確定各區(qū)間存在孤石的幾率分為:可能性最大、很大、較大及一般等四個區(qū)域
3.1.1 孤石出現(xiàn)可能性最大區(qū)域探測鉆孔布置
沿盾構線路平面位置,梅花形布置鉆探孔,距盾構開挖平面邊緣1.5米處縱向兩排鉆探孔,每排鉆探孔沿線路縱向間距2米,鉆孔到盾構管片底部。如圖1所示。
3.1.2 孤石出現(xiàn)可能性很大的區(qū)域探測鉆孔布置
沿盾構線路平面位置,梅花形布置鉆探孔,距盾構開挖平面邊緣1.5米處沿縱向兩排鉆探孔,每排鉆探孔線路縱向間距2.5米,鉆孔到盾構管片底部。如圖2所示。
3.1.3 孤石出現(xiàn)可能性較大的區(qū)域探測鉆孔布置
沿盾構線路平面位置,梅花形布置鉆探孔,距盾構開挖平面邊緣1.5米處沿縱向兩排鉆探孔,每排鉆探孔線路縱向間距3.0米,鉆孔到盾構管片底部。如圖3所示。
3.1.4 孤石出現(xiàn)可能性一般區(qū)域探測鉆孔布置
沿盾構線路平面位置,沿線路中線布置一排鉆探孔,每排鉆探孔線路縱向間距5.0米,鉆孔到盾構管片底部。
3.2 孤石處理措施
3.2.1 材料孔眼選擇
雷管選用瞬發(fā)電雷管和導爆管雷管,起爆器采用MFB-200型號。炸藥選用防水乳化炸藥,采用Φ75mmPVC管護孔,Φ50mmPVC管進行裝藥。炸藥段與PVC管之間的空隙用米石進行填充
3.2.2 爆破布孔
孤石爆破點盡量利用探測地質鉆孔,通過多次爆破實驗分析總結,炮孔孔距a=0.8m、排距b=0.5m,共3排炮孔,炮孔深度超出盾構開挖邊線1.0m;裝藥深度隨石頭大小而定。
3.2.3 爆破相關參數(shù)
R≤1.0米,設爆破孔1個,炸藥單耗:5Kg/立方米
1.0 2.0 3.0 R>5.0米,設爆破孔8個以上,裝藥量按4.2Kg/立方米 3.3 爆破效果檢驗 爆破結束后,應立即組織地質鉆機在試驗區(qū)域進行取孔,巖芯取出后對芯樣裂度進行分析、判斷,取出巖芯裂度較好(均小于30cm),滿足盾構施工要求。 3.4 爆破注漿加固 在鉆孔至設計孔深后下袖閥管,進行注漿加固,加固區(qū)域為隧道以上3米,左右各1米,注漿深度應爆破深度確定。 注漿加固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由于鉆孔非常密集,鉆進過程中,地層中的殘積土層遇水極易崩解,從而造成上部土體失穩(wěn),故需要對隧道上部土層進行注漿加固;二是由于此孤石處理效果確定性較差, 盾構機能否將處理后的孤石破碎并順利通過是個未知數(shù),對該處區(qū)域地層進行加固使其具有開倉的條件,滿足土倉內對孤石進人工破碎處理。 4 結語 通過上述孤石處理,在盾構施工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建議有條件情況下采用“地面鉆孔定點爆破為主、洞內處理為輔”的孤石處理方案,同時在施工過程中采取加強沿線地質預測判斷、加強盾構機巡檢和強制保養(yǎng)、改善碴土性狀提高其流動性和止水性、勤檢查更換刀具等措施,為處理孤石提供了保障。同時,加強地面監(jiān)測,及時跟蹤地面沉降情況,確保了施工期間沿線建筑物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