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冰
摘要:本文以《新聞聯(lián)播》中習近平等領導人的稱謂語為研究對象,在充分考察其使用情況的基礎上探討了新聞提要與新聞主體在稱謂使用上的異同,并概括出嚴肅政治新聞領導人稱謂使用的特點。
關鍵詞:新聞聯(lián)播;習近平;稱謂語
《新聞聯(lián)播》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一檔大型新聞時政節(jié)目。長期以來,《新聞聯(lián)播》以其高度的權威性、準確性、時效性受到了廣大人民的普遍好評,連年位居收視榜首位。本文以《新聞聯(lián)播》中習近平等領導人的稱謂語為研究對象,力求展現(xiàn)該節(jié)目領導人稱謂語的使用特色。
一、《新聞聯(lián)播》中領導人稱謂語的使用情況
(一)新聞提要中的領導人稱謂語
《新聞聯(lián)播》開頭的新聞提要是對所要播報的重點新聞的簡要介紹,均使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概括出事件報道的核心,內(nèi)容多涉及領導人講話、考察、出訪、會見等事項。一般情況下,播音員在播報新聞提要時,對黨和國家領導人采用直呼其名的稱謂方式。如:
(1)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2018-09-20)
(2)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習近平李克強栗戰(zhàn)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等出席,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18-03-11)
但也存在兩種例外情況。其一為與前領導人逝世及追悼會相關的報道。出于對死者的尊重,往往在死者姓名后加上泛化稱謂“同志”,以表示尊重。如:
(3)趙南起同志遺體在京火化 習近平李克強栗戰(zhàn)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胡錦濤到八寶山革命公墓送別(2018-06-25)
其二為黨際交往的相關新聞。如:
(4)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電賀吳敦義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2017-05-21)
該條新聞中,對習的稱呼采用了“黨內(nèi)職務+姓名”的方式,共產(chǎn)黨的“總書記”與國民黨的“主席”形成了職銜上的對應,表明了中國共產(chǎn)黨與中國國民黨之間的交流合作是在“九二共識”對等前提下進行的。
與之不同的是,中國領導人會晤外國領導人時,新聞主播通常只報道外國領導人的職銜,而同時忽略我國領導人的職務。如:
(5)習近平會見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2018-09-19)
(6)習近平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8-09-12)
(二)新聞語篇中的領導人稱謂語
新聞正文是新聞報道的主體,在新聞語篇的開頭,新聞主播會首先對領導人所擔任的職務予以說明,構成“職務+姓名”的稱謂方式。如:
(7)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大學考察。(2018-05-02)
(8)6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寧夏自治區(qū)黨委書記石太峰、自治區(qū)主席咸輝陪同下在銀川考察(2018-06-05)
由于領導人所擔任的職務往往不止一個,在多項職務并列時,黨內(nèi)職務通常被置于最前端,政府職務和軍隊職務則依次放在其后。例7)對習近平職銜的稱呼“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分別歸屬于黨內(nèi)職務、國家職務與軍隊職務。例8)對李克強職銜的稱呼也是將黨內(nèi)職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列于政府職務“國務院總理”之前。
然而,領導人的職銜稱謂在新聞報道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某些具體的語境中會添加上特定職務,形成“職務+特定職務+姓名”的稱謂方式。如:
(9)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9月20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2018-09-20)
(10)中共中央黨校13日舉行2018年春季學期畢業(yè)典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黨校校長陳希出席畢業(yè)典禮,并為學員頒發(fā)畢業(yè)證書。(2018-09-13)
在報道與深改委有關的新聞中,習近平的稱謂語中增加了“委員會主任”一職,形成了四稱謂語并列的局面;同樣,陳希在出席中央黨校畢業(yè)典禮時,其黨校校長一職也得到凸顯。而在一般的事務性活動中,“主任”與“校長”這兩個職銜并不會被播報。
在黨內(nèi)活動語境、外交語境或黨際交流語境中,領導人的稱謂會得到適當簡化,以求與具體語境相適應。如:
(11)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1日下午就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舉行第八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會議時強調(diào)……(2018-09-22)
(12)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圓桌會議4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第一階段會議。(2018-09-04)
例(11)為黨內(nèi)政治局學習語境,故習近平的稱謂語只保留“總書記”一職,例(12)為典型的外交語境,“總書記”與“軍委主席”等稱謂語不必出現(xiàn),“國家主席”一職得到凸顯。
上述“職務+姓名”的稱謂方式往往只出現(xiàn)在新聞語篇的開頭,隨后出現(xiàn)的稱謂語則開始簡化,最常見的情況是如新聞提要一樣直接用姓名稱呼。如:
(13)9月26日下午,習近平從黑龍江齊齊哈爾乘火車抵達吉林省松原市。(2018-09-26)
第二種情況是省略姓名,直接以官職相稱。這種情況一般發(fā)生在領導人下基層調(diào)研考察時。如:
(14)村黨支部書記代表村民向總書記獻上彝族傳統(tǒng)服飾查爾瓦,表達對總書記的愛戴之情。(2015-02-11)
此外,縱觀新聞語篇,我們還發(fā)現(xiàn)作為新聞報道主體的領導人和非新聞報道主體的領導人在稱謂語上使用上的差異。如:
(15)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4月17日下午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李克強、栗戰(zhàn)書出席會議。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委員、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列席會議。(2018-04-17)
上例中習近平作為新聞報道的焦點對象,其黨政軍的職銜均予以播報;而對于非新聞報道主體的領導干部則采取簡略報道的形式。
二、《新聞聯(lián)播》領導人稱謂語特點分析
(一)嚴肅性與準確性
《新聞聯(lián)播》的節(jié)目性質(zhì)決定了報道方式的嚴肅性。一方面,省去官銜的姓名稱謂語必須是采用“姓+名”的全稱方式,不允許以綽號代稱。以習近平為例,日常生活中人民出于對領袖的愛戴而通常稱其為“習大大”,部分媒體也采用這種稱呼方式。如:
(16)習大大舟山之行有深意(中國青年網(wǎng) 2015-05-31)
(17)習大大在紅場向和平招手(新華網(wǎng) 2015-05-10)
這種飽含感情色彩的稱謂方式顯然不適用于嚴肅的時政新聞播報。另一方面,由于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抬高職銜的稱謂方式經(jīng)常存在。日常生活中對副職的稱呼往往會采用“舍副就正”的方式,例如把“副局長”稱之為“局長”,將“副市長”稱之為“市長”,副職和正職稱謂趨同。但是,在涉及國家領導人稱謂時,正職和副職之間必須得到嚴格的區(qū)分。如:
(18)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軍民融合發(fā)展委員會主任習近平10月15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民融合發(fā)展委員會副主任王滬寧、韓正出席會議。(2018-10-15)
(二)稱謂語的簡化
經(jīng)過對所選語料稱謂語的統(tǒng)計,我們發(fā)現(xiàn)100401個稱謂語中直呼姓名類稱謂語占到了總比重的92%,是所有稱謂語中具有壓倒性優(yōu)勢的。其次為“職銜+姓名”類稱謂語,占到了總比重的5.9%,且該類稱謂方式往往出現(xiàn)于新聞語篇的開頭,隨后對領導人的稱呼亦簡化為直呼姓名的稱呼方式,而姓名后加職銜或泛化稱謂語和單純職銜類稱謂語不足2%。
比較特殊的例子是對已故領導人的稱謂,新聞主播會在新聞語篇開頭會將其職銜和稱號等放在一起全部播報出來。如:
(19)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黨和國家民族工作的杰出領導人,維吾爾族人民的優(yōu)秀兒子,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原國務委員,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服務委員長司馬義·艾買提同志遺體送別18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2018-10-18)
上例是一則追悼會新聞報道,司馬義·艾買提同志的生平評價、黨內(nèi)、國家職務均得到了均作為稱謂語列于姓名之前,呈全景式展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