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
摘 要: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人們對園林工程建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園林工程的有效開展,對周邊自然環(huán)境及生態(tài)改善有重要作用,為人們提供一個更舒適的休閑場所。為了確保園林工程的實施能達到預期效果,通過大樹的移植來保障園林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由于大樹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生長年限,且體積較大,在運輸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破損等問題,因此,完成移植工作之后,相關人員仍應做好養(yǎng)護管理工作,保障大樹移植成活率。可見,針對具體的大樹移植技術及養(yǎng)護管理辦法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城市園林;大樹移植;技術
引言
隨著園林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大樹移植技術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因此,必須了解大樹移植技術的關鍵點,提高樹木移植后的成活率,從而為我國城市園林建設快速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1大樹移植意義
大樹樹體胸徑超過15cm~20cm,高度超過4m~6m,樹齡接近20年。在大樹移植方面,以常綠喬木與落葉喬木為主,兩類樹木胸徑分別超過15cm、20cm。在現(xiàn)代風景園林工程建設方面,大樹移植對城市環(huán)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現(xiàn)代城市建設質量與效率要求相對較高,如何短時間內達到最佳綠化效果是城市規(guī)劃中的重點問題。大樹移植主要對成材樹木進行移植栽種,能夠有效縮短園林建設周期,達到城市綠化要求。然后,風景園林工程功能不再局限于綠化,還包括美化功能,通過綠化工程合理設置提高城市景觀美化效果。大樹移植能夠將風景園林美化效果有效發(fā)揮出來,有效提升園林景觀藝術性與美觀性,促進綠化生態(tài)多樣化發(fā)展。大樹移植成活之后具備的生命力較強,能夠最大化保護風景園林效果,提高園林對外部環(huán)境抵抗能力,避免城市綠化遭到嚴重破壞。
2城市園林施工中的大樹移植技術
2.1移植前準備
2.1.1收集資料,確定樹種
根據(jù)風景園林設計要求,選擇適應本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樹種,并確定合理的栽植季節(jié)。一般來說,以春季、冬季栽植為宜,北方地區(qū)注意避開凍土期。
2.1.2確定樹木來源
風景園林中的大樹一般價格較高,要通過多渠道聯(lián)系和實地考察,結合成本確定樹木來源。為確保樹木移植成活率,應盡量就近選擇樹木來源地,做到適地適樹;同時,應選擇樹干通直、樹皮光滑、樹形優(yōu)美的大樹。
2.1.3移植地整理
按規(guī)劃圖的要求確定定植點,按樹木的規(guī)格挖栽植穴;并根據(jù)移植樹木的要求,盡量將移植地的土壤環(huán)境整理成與樹木原生長地相似,穴底可適當施一些基肥。
2.1.4準備相關工具和設備
準備的工具及設備主要有吊車、汽車、支撐柱、澆水設備、綁縛及包裝材料等。
2.2移植時間的選擇
移植時間對大樹的成活率具有直接影響。通常情況下,在大樹移植施工過程中,可以選擇在秋季落葉后、春季萌芽前來移植。在早春時節(jié),樹液開始流動,枝條與樹葉開始萌發(fā)生長,這時大樹的根系具有較強的愈合能力與再生能力,并且這一時期溫度與水分適宜,可以有效地提高移植樹木的存活率。而選擇在夏季與冬季進行移植,則存在以下弊端:①在夏季移植,樹體的水分蒸發(fā)速度快,在移植時不僅需要增大土球,同時還要對其進行高強度的修剪,并且需要給予其一定的遮陰操作。②在冬季,氣溫過于寒冷,在移植的過程中需要采取相應的保溫防凍措施。
2.3起苗與包裝
起苗前,清除樹干周圍2~3m范圍內的碎石、雜草,并對大樹進行支撐以防止倒伏損壞樹木及造成工傷。裸根移栽時,應盡量多保留根系,并對根系進行適當修剪,剪掉斷根、病根、爛根;苗起出后,根部蘸泥漿以減少水分流失,用稻草包扎以減少擠壓碰撞。帶土球移植時,土球大小根據(jù)設計要求而定,設計沒有明確要求的,一般根據(jù)胸徑大小而定,胸徑15cm的樹木土球直徑≥80cm、胸徑15~20cm的樹木土球直徑80~100cm、胸徑>20cm的樹木土球直徑100cm。如果設計要求全冠移植,土球直徑還要適當加大。土球直徑≤80cm,一般用稻草繩纏繞捆扎結實;土球直徑>80cm,還需要用木板或鐵絲固定。
根據(jù)設計要求和樹形要求對樹冠進行修剪,一般來說,對落葉樹種,可剪掉全部枝葉的1/3~1/2;對生長快、萌芽力強的樹種,可去冠全剪。對設計要求保留全冠的常綠樹種,可適當摘葉,以減少水分蒸騰。
2.4運輸
運輸是大樹移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著大樹移植的成活率,為了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機械損傷和水分流失,應用稻草繩纏繞樹干。采用起重機或滑車吊裝、汽車運輸?shù)姆椒?。裝車時根部朝前、樹冠朝后,樹干與木架或汽車接觸的地方,用柔軟材料墊襯并用繩子扎緊,以免碰傷樹皮。樹冠也要用繩子適當纏攏,如果是長途運輸,最好用帆布蓋嚴,以達到遮蔭和防止水分流失的效果。土球應相互錯開固定結實,避免隨車晃動受到損傷。
2.5栽植
大樹運到栽植地后應盡快栽植。裸根樹栽植前應修剪根系,用殺菌劑噴灑根部,并浸蘸或噴灑生根粉以促進其快速生根。用吊車將大樹輕輕吊放在已挖好的栽植穴內,去掉捆綁在樹冠上的繩子,將樹干立起扶正,調整樹冠方位,盡量保持原生長的朝向,并保證栽植穴深度適宜。帶土球的去除土球外包裝物,分層填土、夯實,將土球完全埋住,澆透定根水。
2.6移植后養(yǎng)護
施工結束后,大樹的養(yǎng)護是提高樹木存活率的重要舉措。在后期的養(yǎng)護階段,首先在樹高的2/3的位置,設置三角樁等支護措施,并且對樹皮損壞的部位進行包裹處理。在包裹時,可以利用草繩等軟材料,并在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對樹干噴水,保持其處于濕潤狀態(tài),從而有效避免樹體的水分流失。在大樹移植一年之后,可以依據(jù)大樹的實際生長情況,將支護措施與保護措施拆除。其次,在樹木移植之后,開展水肥管理。在移植的初期,需要澆透水,間隔2d左右,對其再次澆水。在澆水時要確保水量充足、澆透,如果在澆水時,發(fā)現(xiàn)在樹穴周圍出現(xiàn)下沉現(xiàn)象,需要及時將其填平。之后,養(yǎng)護人員每個月定期在樹冠以及樹干上進行噴水保濕,滿足樹木生長過程中的水分需求。除了對移植過后的樹木進行水分管理外,同時也要向其施加一定量的肥料,確保樹體的養(yǎng)分充足。具體養(yǎng)護人員可以每隔1個月,在葉面上噴灑100mg/L的尿素與150mg/L的磷酸二氫鉀。最后,在大樹移植后,需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病蟲害的治理中,加強病蟲害的監(jiān)測與檢疫技術,加強病蟲害的預防,并且在防治的過程中,采取綜合的防治技術?,F(xiàn)階段我國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主要有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瘜W防治主要是利用農藥試劑來消滅害蟲,但是農藥的使用會對我國的環(huán)境造成污染,所以應該選擇低毒、低害的農藥。生物防治則是利用害蟲的天敵來消滅害蟲,具體施工人員可以在施工的過程中,在園林設置一些鳥巢。物理防治技術主要包括人工捕殺、毒餌誘殺、燈光誘殺等,主要是利用害蟲的生物習性防治病蟲害。
結語
在園林施工中,做好大樹移植已經(jīng)成為了一項重要工作。因此,必須做好大樹移植之前的準備工作,并通過對土質、修剪、間隙、入坑以及養(yǎng)護等技術要點的掌握,提高大樹移植的成活率,從而促進我國城市園林建設更好更快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小明,王曉梅.北方園林綠化施工中大樹移栽技術[J].住宅與房地產(chǎn),2018(12):52.
[2] 葉倚歆,唐汝泉,劉洪灣.城市園林建設中大樹保護性移植技術研究[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7(08):183.
(作者單位:江蘇蘇林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