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保,呂志中
(1.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2.啟迪桑德環(huán)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1102)
通常,燃燒過程中生成的氮氧化物有3種形成機理:空氣中的氮氣在高溫下氧化——熱力型;燃料中的氮的氧化——燃料型;空氣中的氮和碳氫化合物共同作用——快速型。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氮氧化物大多數(shù)為燃料型,少部分熱力型,快速型極少。目前有關氮氧化物的控制方法非常多,燃煤電站鍋爐應用較多的是SCR、SNCR以及SNCR與SCR混合脫硝技術,而對于以生活垃圾為主要燃料的焚燒發(fā)電廠,目前普遍采用的是SNCR技術[1-2]。
SNCR即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在煙氣溫度為900~1 100℃,不加催化劑的有氧條件下,向爐膛中加入氨水或尿素等脫硝還原劑,將氮氧化物還原成氮氣與水。SNCR工藝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SNCR工藝原理
當將NH3作為還原劑時,發(fā)生式(1)所示的化學反應,該反應主要發(fā)生在950℃。
當采用尿素作為還原劑時,發(fā)生以下化學反應:
通常,在實際應用中,SNCR脫硝反應效率還會受到反應溫度、NH3/NOx摩爾比、不同還原劑以及煙氣中的氧含量的影響。
溫度是SNCR工藝中最關鍵的因素。在低溫條件下(低于800℃)加入的NH3大多數(shù)沒有反應,而在高溫條件下(高于1200℃)大部分NH3被氧化成NOx,因此根據(jù)還原劑和運行條件,SNCR的有效反應溫度窗為900~1 100℃。
實際運行中,NH3/NOx摩爾比一般控制在1.0~2.0比較好,最大不要超過2.5,否則會增加NH3逃逸。
選擇不用的還原劑,有效的反應溫度窗不一樣。
在沒有氧氣存在的情況下,氮氧化物脫除率很低,但是過量的氧含量會氧化NH3,反而增加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某垃圾焚燒發(fā)電廠一期配置3×350 t/d爐排爐,二期工程配置2×500 t/d爐排爐,焚燒爐采用西格斯先進低氮焚燒技術,在不投加脫硝系統(tǒng)前,鍋爐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可達到350 mg/Nm3。根據(jù)環(huán)評要求,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需達到歐盟2000標準,即200 mg/Nm3,需設置SNCR脫硝裝置。
目前,國內外生活垃圾焚燒廠SNCR系統(tǒng)的還原劑一般采用氨水或尿素溶液。兩者的比較如下。
(1)尿素冰點高,約為60℃,容易結塊,配制尿素溶液時需采用熱水,且輸送管道需要伴熱。氨水儲存及輸送方便,無須配制。尿素溶液對管道的腐蝕比氨水高。
(2)尿素溶液對反應溫度窗要求嚴格,需嚴格控制在900℃左右,氨水的溫度窗范圍較寬,700~1 000℃范圍內都有較高的脫除效率。對于生活垃圾焚燒爐,由于垃圾的成分及熱值波動較大,爐膛內溫度不穩(wěn)定,選擇氨水能保證穩(wěn)定的、較高的脫除效率。
(3)尿素的NH3/NOx摩爾比較高,未反應完全的NH3增加了煙氣中NH3逃逸率。尿素反應容易產生笑氣(N2O)和一氧化碳。焚燒廠附近有穩(wěn)定的氨水來源。
基于以上原因,該生活垃圾焚燒廠采用氨水作為SNCR還原劑。
采用氨水作為還原劑,以軟化水為載體噴入焚燒爐第一煙道內。公共部分包括一期、二期工程,共5條焚燒線。每條焚燒線配置1套氨水混合單元和1套噴射單元。
25%氨水溶液通過由槽罐車泵送入氨水雙層儲罐,同時罐頂部氣體由罐頂回到槽車頂部,形成閉合加注;有罐頂呼吸閥保證罐頂穩(wěn)壓,儲罐液位開關實現(xiàn)泵啟停聯(lián)鎖,防止?jié)M溢;軟化水和氨水根據(jù)氮氧化物排放反饋值實現(xiàn)定量混合,根據(jù)溫度窗信號實現(xiàn)定向分配;然后依靠泵的壓頭送入噴射器,噴射器分為內外槍管,氨水由內槍管噴入,霧化壓縮空氣由外槍管進入,在噴槍端部霧化段實現(xiàn)霧化;噴槍的噴射角度可以調節(jié),同時也可根據(jù)噴槍噴射情況手動調節(jié)霧化長度。SNCR系統(tǒng)采用一體化設備,可根據(jù)生產負荷的變化和引風機后的氮氧化物濃度等,調整氨水溶液和軟化水的噴入量,并且配備單獨的電力儀表控制柜,所有信號進入DCS引至中控室。
3.2.1 氨水接收單元
氨水濃度25%,設置1個80 m3氨水儲罐,材質為316 L,由于氨水為無色透明的揮發(fā)性液體,有刺激性氣味,因此氨水儲罐采用雙層密封結構。儲存約3 d消耗量,室外布置。儲罐配一臺20~30 m3/h氨水進液泵。同時,出于安全考慮,在氨水儲罐附近設置有緊急噴漆系統(tǒng),緊急情況下可用于沖洗眼睛。
3.2.2 氨水輸送單元
氨水輸送單元將儲罐中的氨水加壓輸送至混合單元,氨水輸送單元模塊化布置,設置2臺1 m3/h氨水輸送泵,1用1備,布置在氨水儲罐附近。
3.2.3 軟化水泵送單元
由于25%濃氨水容易揮發(fā),若直接將25%濃氨水噴入焚燒爐內,焚燒爐墻附近NH3濃度較高,焚燒爐中部NH3濃度較低,不利于氮氧化物的脫除。以軟化水為載體,對氨水溶液進行稀釋,能使焚燒爐內NH3濃度均勻分布。軟化水單元包括50 L軟化水槽,自動液位控制;配置2臺1 m3/h加壓水泵。室內布置,靠近焚燒爐。
3.2.4 混合單元
混合單元使氨水與軟化水均勻混合,每條對應一個噴嘴。利用調節(jié)閥控制進入噴嘴氨水和軟化水量?;旌蠁卧贾糜诜贌隣t附近,各閥門柜內布置。
3.2.5 噴射器
氨水噴射器采用霧化型噴嘴,用壓縮空氣作為霧化和冷卻的載體。配置快速插拔接頭,便于檢查。噴射角度20°,霧化粒徑50 μm。噴嘴末端處設置有30°噴射孔并可360°旋轉,可調節(jié)噴射范圍。噴嘴伸出爐墻150 mm,避免爐墻結焦對噴嘴的影響。
根據(jù)焚燒爐大小配置噴嘴數(shù)量,一期工程350 t/d焚燒爐兩側各布置3個,共布置6個噴嘴;二期工程500 t/d焚燒爐兩側各布置4個,共布置8個噴嘴。
噴嘴固定在焚燒爐上,金屬軟管連接,避免鍋爐因膨脹引起的熱位移損壞管道。
3.2.6 控制系統(tǒng)
全廠SNCR系統(tǒng)按一、二期工程共設置2套PLC控制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根據(jù)焚燒爐第一煙道溫度梯度,自動選擇氨水噴射點;二是根據(jù)煙囪出口NOx、NH3的濃度,自動控制氨水噴射量。由于氨水的噴射量很小,鍋爐蒸發(fā)量、煙氣量也很小,因此它不參與鍋爐的其他控制。
某垃圾焚燒廠一期、二期工程總消耗量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原料消耗
4.2.1 爐膛開孔
由于焚燒爐未預留SNCR接口,在爐膛開孔時,鍋爐水冷壁管束間距20 mm,而噴嘴外徑為19 mm,給鍋爐開孔帶來很大的風險。
圖2 焚燒爐結構
4.2.2 煙氣在線檢測中無NH3檢測
原煙氣在線檢測系統(tǒng)中沒有設置NH3濃度測試項目,調試初期無法確定氨水噴射是否過量。
4.2.3 軟化水水源
根據(jù)工藝要求,為避免管道結垢,氨水噴射載體需采用軟化水,而全廠水系統(tǒng)未配置軟化水,只有生產用水和除鹽水系統(tǒng),但生產用水水質達不到要求。若單獨為SNCR設置一套軟化水處理系統(tǒng),投資太高,而除鹽水較生產用水處理成本相差不大且所需水量較小,經業(yè)主同意,軟化水以除鹽水代替。
經過現(xiàn)場調試運行后,NOx排放濃度<200 mg/Nm3,NH3逃逸濃度<8 mg/Nm3。達到歐盟2000要求。
生活垃圾焚燒廠采用SNCR系統(tǒng)能有效脫除煙氣中NOx。煙氣排放濃度低于200 mg/Nm3,NH3逃逸濃度<8 mg/Nm3,能夠達到歐盟2000排放標準。隨著生活垃圾焚燒廠環(huán)境影響評價要求的日益嚴格,NOx排放濃度也要求越來越低,為減少今后擴建難度,新建項目焚燒爐應預留SCR脫硝系統(tǒng)的設備安裝空間。在選擇SNCR系統(tǒng)的還原劑時,從脫除效率及運行角度來說,氨水較為合適,但需結合項目所在地氨水和尿素供應實際情況,若附近有穩(wěn)定的氨水來源,可選擇氨水,若無可選擇尿素作為還原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