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qiáng)記憶·夯實基礎(chǔ)
1.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賣弄(lòng) 迷藏(cáng) 黃暈(yùn) 趕趟(tàng)
B.烘(hōng)托 落(là)地 朗潤(rùn) 宛(wǎn)轉(zhuǎn)
C.醞(yùn)釀 嘹(liáo)亮 仿佛(fú) 胳膊(bo)
D.盼(pàn)望 斜(xié)織 稀疏(shū) 筋(jīng)骨
2.眾所周知,“和”是多音多義字,共有①hé;②hè;③huó;④huò;⑤hú 五種讀音。請根據(jù)下面的語義,為“和”字注音。(填序號即可)
應(yīng)和( ) 和面( ) 和平( ) 和稀泥( ) 和牌( )
3.下列各句中,對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
A.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擬人)
B.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比喻)
C.“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引用、比喻)
D.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排比、比喻、擬人)
4.“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而下面的詩句中,描寫的畫面與它最接近的一項是( )
A.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C.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D.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5.文學(xué)常識填空。
(1)《春》選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dá)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號_____________,現(xiàn)代著名_____________。
(2)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語出_____________(填朝代)_____________寫的《絕句》。全詩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理解·感悟課文
(一)閱讀下面的片段,按要求回答后面的問題。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秲海婚]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的,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6.“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上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一句中的“仿佛”的作用是什么?
7.“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這個“鬧”字用得極妙,令人想起古代詩人宋祁的一句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由花朵想到了果實,“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那么,你由“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聯(lián)想到了什么?請用生動的語言把它寫出來。
(二)閱讀下面的片段,按要求回答后面的問題。
“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fēng)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dāng)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與輕風(fēng)流水應(yīng)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
9.結(jié)合文意,請將文段四句話之間的關(guān)系理清。
第一句從_____________的角度寫春風(fēng)輕柔溫暖;第二句從_____________的角度寫春風(fēng)帶給我們的氣息;第三、四句從_____________的角度寫春風(fēng)給人們帶來的愉快和快樂。
10.對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會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在《春》中,朱自清把春風(fēng)比做“母親的手”。那么,你眼中的春天有什么特點?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這種感受寫下來。
<<<測思維·拓展能力
11.朱自清以生花的妙筆幻化出多彩的春天,字里行間洋溢著說不盡的美感??v觀全文,作者之所以能把春的美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是要源于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感受,源于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請借鑒文章所運(yùn)用的修辭手法,以“故鄉(xiāng)的春天”為題,寫一段不少于400字的小作文。(答題紙自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