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吉
這是山河舊夢,這是夢里晉國。我愿意無數(shù)次地穿越,游走于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在山河舊夢里,為之心動,為之癲狂;在山河舊夢里,倦鳥歸巢,游子還鄉(xiāng)。
每一次出行,都習慣一個人在路上。
自由自在的心,飛揚于宋金木構(gòu)里,沉醉在彩塑壁畫間。
我曾經(jīng)爬上開化寺高高的臺階,久久凝望著滿墻的壁畫,這是凝固了大宋時光的午后,那么安靜,安靜得只聽到我的心跳。
我曾經(jīng)登上羊頭山之巔,迎接最后的一抹夕陽。陽光把大地染紅,一切都變得鮮活起來。我站在山頂,可以遙望的是平城,是洛陽,是遷都路上行色匆匆的人們。
我曾經(jīng)踏上崇安寺布滿灰塵,吱吱作響的木質(zhì)樓梯,那一腳踩下去,舊夢浮現(xiàn),恍若隔世,如同今生重逢一般熟悉與親近。
每一次出行,都是尋找山河舊夢。
中國古人的信仰,大多樸素無華。以自然為主要崇拜對象的多神崇拜,構(gòu)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神仙體系。這些對自然體的崇拜,如天地山川、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動物植物等,誕生了天帝、土神、河神、海神、二十八星宿,還有動物中的龍鳳麒麟,植物中的各類花仙子,甚至還有百姓家的灶神、門神等。
從西頓村到薛莊村,相距不過里許的兩個村莊,就分布著兩座分別奉祀濟瀆和玉皇的廟宇,而且均為金代建筑。此等大觀,也只有在晉東南方可一遇。
原起寺
龍門斗拱
開化寺壁畫
去往西頓的時候,天色已近日暮,落日余暉下的西頓濟瀆廟生動而嫵媚。友人找來看廟的老人,我們借著暮色欣賞了這座廟宇。
西頓濟瀆廟正殿為宋金建筑,面闊三間,單檐懸山頂。殿前石柱上均有題記,上有明確的紀年和記事。石柱上載:“頓村西社王洎施柱一條,妻焦氏,男祐、妻李氏,男樂僧。時宣和四年歲次壬寅孟夏月已丑朔丙申日記,出車載石柱人焦誠。”這里有兩處需要注意的地方,一個是時間,為宣和四年?!靶汀笔潜彼吾枳谒褂玫哪晏?,共用七年。宣和四年的紀年為我們提供了此廟修建時間的上限。另一個是出資人王洎一家和“出車載石柱人焦誠”。這條信息說明了石柱是王洎一家出資修造的,而提供運輸工具把石柱運抵現(xiàn)場的則是焦誠。
焦誠何許人也?濟瀆廟的維那。維那一詞,系梵漢兼舉之詞。維,綱維,統(tǒng)理之義。焦誠作為濟瀆廟的維那一職,肩負著整個廟宇的綱領(lǐng)職事。因此,統(tǒng)領(lǐng)新修濟瀆廟可謂分內(nèi)之事。
能夠佐證這一說法的還有廟內(nèi)的一通《新修濟瀆廟記》碑刻,碑已斷為兩截,碑額上篆文書寫“新修濟瀆廟記”。由于天色較晚,已沒有足夠光線讓我仔細識讀碑文的內(nèi)容了。所幸王老師給我傳來《澤州碑刻大全》一書里所收錄的《濟瀆廟修廟碑記》,文中抄錄了碑記內(nèi)容:“元初舍地修廟維那焦誠于口莊園內(nèi)選卜神地二畝余……倡始修廟維那焦義、張琮、王菖各出已分之資,詣孟州濟源縣仰請明神格于斯而立廟焉。時大定二十八年秋立石……”。碑記交代得十分清楚,維那焦誠四處尋求布施以修建濟瀆廟,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他并沒有親眼看到濟瀆廟的落成。于是,修廟的重任就落到了后人的肩上。那么這個焦義是否是焦誠的后人呢?我們不得而知。
西頓濟瀆廟為奉祀四瀆之一濟瀆的廟宇。古時濟水因獨流人海,與長江、黃河、淮河并稱“四瀆”。濟水之源在今河南省濟源市,濟源市尚有北宋建筑濟瀆廟寢宮。西頓濟瀆廟內(nèi)《濟瀆廟修廟碑記》中有“詣孟州濟源縣仰請明神格于斯而立廟焉”的記載,可見濟瀆信仰一脈相承。
從立石柱的宣和四年(1122年),到立碑之日的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整整六十六個年頭過去了。這個不大的小廟在宋金對峙的多事之秋,命運坎坷,一定是修了停,停了又重修,幾度興廢,兩代焦氏人嘔心瀝血,玉汝于成,終于在一個甲子后,為世人奉獻了這座不朽的西頓濟瀆廟。
薛莊距西頓村不遠,也是個古村,村內(nèi)尚有靜樂宮(祖師廟)和關(guān)帝廟等古跡。玉皇廟與關(guān)帝廟并排而立,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屋頂單檐懸山,屋面琉璃剪邊,施琉璃脊獸。正殿建在一米多高的臺基之上,殿前有月臺。正殿為金代遺構(gòu),根據(jù)碑記可知其在明嘉靖年間進行過整修。
薛莊玉皇廟
西頓濟瀆廟
薛莊玉皇廟最有價值的是正殿北、東、西三面墻上的清代壁畫。壁畫內(nèi)容為風雨雷電、龍鳳、人物、牡丹、貓、鵲、梅、遠山近水等,畫工細膩,布局嚴謹,是清代壁畫的佳作。
玉皇信仰在晉城地區(qū)根基深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晉城地區(qū)現(xiàn)存玉皇廟多達65處。從中便可看出民眾對玉皇的崇敬。同時,玉皇大帝作為諸神之首,還是封建帝王將自己神話成玉帝在人間的一種象征,以此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達到君權(quán)神授的目的。
當?shù)匕傩諏鸀^對玉皇最虔誠的叩拜,都是山河舊夢里悠長的身影。這身影千百年來未曾改變,它凝聚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對兒孫的祝福,對家園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祈禱。
從西頓到薛莊,這是近在咫尺的信仰。
5月的時候,一個人經(jīng)鄴城,過邯鄲、涉縣,在懸鐘小站坐火車到潞誠,走了向往已久的濁漳河谷。
5月的濁漳河谷,繁花似錦。河谷兩側(cè)的太行山,風光迤邐,景色如畫。
濁漳河谷在古建圈可謂名氣極大。因為從唐至清的建筑,都可以在這條河谷兩岸找到身影。同時,塔、廟、石刻、壁畫門類齊全,我
們對山河舊夢的所有懷念,都可以在這條河谷中遇見。
府城關(guān)帝廟雕刻
府城玉皇廟壁畫
濁漳河谷的木構(gòu)建筑代表主要有天臺庵、大云院、原起寺、佛頭寺、淳化寺、回龍寺、夏禹神祠、龍門寺。因為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以號稱八大國保。其實在河谷的不遠處,還有李莊文、武二廟,可以一并看了,湊足十全十美之意。
對于這十全十美之廟,同好者多有論述。我逐一看去,每一處都令人驚嘆。
天臺庵,號稱是中國現(xiàn)存的四大唐構(gòu)之一,近來盛傳發(fā)現(xiàn)“五代題記”。目前官方一沒簡報,二無題記圖片公開,再加上五代統(tǒng)共就53年,糾纏于到底是唐或五代意義不大。不過這并不影響天臺庵這座古建筑的魅力。
大云院,其彌陀殿為五代建筑,殿內(nèi)有中國寺觀壁畫原址之上五代唯一遺存。壁畫非常精美,尤其是飛天,無與倫比。寺外七寶塔同為五代作品,雕刻精湛,尤其是塔上有僧人啟門,為同時期僅見。
原起寺,其大殿為唐宋混合建筑,唐風撲面。殿側(cè)為北宋元祐二年的大圣寶塔,巍峨凌云。佛頭寺,殿內(nèi)有壁畫二十四諸天,為明代作品,寺所在的村里還有元代觀音堂一間,在月亮山下,小巧別致。
濟瀆廟
大云院正殿
回龍寺和夏禹神祠殿內(nèi)均有清代壁畫遺存,而夏禹神祠殿前月臺巧奪天工,精致華美。
淳化寺前二經(jīng)幢為開寶原物,上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
位于石城鎮(zhèn)的龍門寺堪稱古建博物館。其中殿為宋構(gòu),猶存唐風,殿內(nèi)有明代壁畫一鋪。西配殿為五代懸山建筑的孤例。寺內(nèi)還有元明清民國建筑,寺外有塔林一處,摩崖一鋪。龍門寺風景絕佳,攀爬至一側(cè)的山巔,遠望群峰如簇,天然形勝,美不勝收。
至于李莊文、武二廟,相距不遠,一為金構(gòu),一為元構(gòu)。一村兩國保,也是殊勝無比。
一路走下來,濁漳河谷兩岸民風淳樸無華,尤其那些寺廟之中的管理員,默默堅守,令人頓生敬意。
濁漳河谷的這些古建筑,依地勢而建,與周圍自然風貌結(jié)合的非常完美,可謂達到了天人合一的無我之境。這是離山河舊夢最近的地方。漫步其中,徜徉期間,早已忘卻來時路,早已忘掉將要去何方,眼里只有山河舊夢里的無限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