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強
思想品德課堂是師生共同生活的地方,也是學生思想品德內(nèi)化的過程,需要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感悟、并加以踐行。這就要求教師一改傳統(tǒng)教學中高高在上姿態(tài),而是彎下身與學生平等對話,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學生共同成長。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要尊重學生,把學生當作是獨特的個體,允許他們嘗試,允許他們犯錯,耐心細致地引導學生細細品味生活。
一、興趣導入生活化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為他們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感興趣,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有效的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自覺地集中學習,全神貫注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例如:在學習“我的一家人”一課時,先讓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家人。小學生對自己的家人是非常熟悉的,對別人家里發(fā)生的事情也是很好奇的。一聽講故事,學生的學習興趣馬上就來了,紛紛發(fā)言講家中趣事。在介紹家人和聽別人介紹的過程中,他們深深感受到了父母和家人的愛。在此基礎(chǔ)上,我導入新課:“我的一家人”。我們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溫暖所包圍。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一框的內(nèi)容:我的一家人?!本瓦@樣,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帶著濃濃的學習興趣與我一同進入新課教學活動。另外,導入新課運用一些同學們所熟悉的生活中經(jīng)常討論的新鮮事例也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shè)情景生活化
美國教育教學中流行這樣一句話:“我聽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我注意組織一些讓學生多看、多做、多參與的合適的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把課堂教學活動置于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使課堂教學更加接近現(xiàn)實生活,使學生身臨其境,在無形中淡化學生意識、學習意識,強化主體意識、生活意識,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之中去體驗,去感受。
例如,在學習“我和小伙伴”一課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列舉一些近來和小伙伴發(fā)生的沖突,然后找出一個有代表性的討論一下解決此類矛盾的方法,再把這個沖突及解決的辦法用小品的方式進行表演。學生們在表演中展示了很多很實用的溝通方法。就這樣,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shè)置情景,設(shè)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學生,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讓學生明白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何去與小伙伴溝通,架起理解的橋梁。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認知有展現(xiàn)的過程,行為實踐有親自體現(xiàn)的過程,這些過程都有利于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學生通過自己活動獲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是自己總結(jié)出來的認識,特別可信。
三、靈活運用生活化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彼枷肫返抡n的教學突出課堂明理,課外導行。而理論和實踐緊密結(jié)合是思想政治課的活力。有時候,我要求同學們把課堂上所明白的道理以及學到的知識應(yīng)用到生活中去。
例如,在教學“我為家人添歡樂”時,學生在課堂上明確了應(yīng)該怎樣去孝敬父母,為了讓同學們知行統(tǒng)一,我個同學們布置了這樣的課外作業(yè):根據(jù)本科所學的知識回去制定一份孝敬父母的計劃,按照這份計劃落實到行動,并要求家長在一周后把他們的表現(xiàn)記錄在成長檔案中。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結(jié)合起來,拓展了知識技能,豐富了生活經(jīng)驗。有時候,我也有目的要求學生開展采訪、調(diào)查、參觀、收集等形式的實踐活動。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體驗和感悟,在體驗感悟中又發(fā)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覺悟。
總之,思想品德課教學生活化,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方面拓展了學習的時空,另一方面把學習生活置于社會生活的大背景下,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與社會、自然融為一體,使他們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成為真正的社會人。因此,讓思想品德課堂回歸生活,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讓生命的活力在課堂中得以煥發(fā)。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主體活動中體驗與創(chuàng)造,使他們能更好的懂得生活、品味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讓思想品德課因為生活化的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