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春的一天,我正在辦公室整理剛收到的書籍,手機響了起來。見號碼屬地“南京”,遲疑了片刻,但還是選擇了接聽。電話那頭傳來一位長者的問候:“請問,是邱磊老師嗎?我是成尚榮?!?/p>
之所以說“問候”,并不是因為我們彼此認識,恰恰相反,這是第一次接觸;但聲音背后的親和力,像久違的朋友親切談心,讓人有種無法拒絕的熟悉感。雖然久聞先生大名,卻一點不感到拘束,頗為自在。電話的緣由,是因我一篇紀念杜威的文字被先生偶然看到,心下喜歡,就通過南通的朋友找來我的聯(lián)系方式。與大多數的領導、專家喜歡好為人師不同,75歲的先生謙虛地表示自己所學尚欠,尤其是正在研究的“兒童觀”,若能補上杜威及陶行知的觀點,就更趨完美了。我欣然接受了提議,準備從“兒童立場”做一番梳理。
只是,我并不清楚,先生怎么會讀到我的那篇小文,只以為湊巧吧。后來走得近了,才明白,先生幾十年來素有讀報閱刊的習慣,且定力非常;《光明日報》、《文匯報》等,每日悉數翻讀。有人曾請推薦書目,他第一個想到的,是老少咸宜的《新華文摘》。外出講學,即便張口康德,閉口黑格爾,驚煞眾人,但坊間流行的《讀者》、《意林》之流,閑暇時光,他也照樣讀得有滋有味。我那篇小文,與其說“正巧偶遇”,不如稱“守株待兔”。而從此,亦有了一段忘年交。
人生的拐點,是可以創(chuàng)造的
成尚榮先生與我是同鄉(xiāng),南通人,生于1941年12月。1962年畢業(yè)于南通師范學校,分配到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擔任語文教師。“我是一個中師畢業(yè)生”,走到哪里,他都這樣的自我定義。
頗具戲劇性的是,報到第一天,校長便安排他教六年級。一個新分配工作的小伙子直接帶畢業(yè)班?是的。至今回想起來,先生都覺得這場鍛煉,殊為珍貴。不但如此,這更是人生的一個拐點,成敗與否,茲事體大。初入職場,他幾乎以臨危受命的姿態(tài),當了一次“接盤俠”。每天研究教材,思量教法,打磨課堂,眼里盯著的,都是那些為孩子準備的“私人訂制”。這猶如陷入了兵法中所謂的“死地”,前有萬重險阻,后無半點退路。
一個人在職業(yè)生命的拔節(jié)中,所受的強壓性與倔強的抗挫性、尖銳性,就這樣成全了彼此。進一步說,生長在某種情況下,就是一種夾持和倒逼。寒來暑往的一個春秋,全力燃燒的職業(yè)爆發(fā)力,讓先生的“控盤”能力持續(xù)上漲,且宜巧宜小,宜專宜透,語文學科的價值滲透,也讓他開始有了參悟。直至最后,這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生命韌性,讓他帶領班級實現了“翻盤”??梢哉f,接下的這“盤”,不僅讓自己立下了腳跟,也為后來23年的人生足跡,定下了“高起點、遠觀瞻、巧著力”的調色。南通人能擔當、愛琢磨、肯吃苦的特性,尤其是志存高遠、“弄斧必到班門”的精氣神,在先生身上,彰顯無遺。小年輕要有大格局,這在多年之后的一次采訪中,先生借民國時代蔡元培、胡適、馬相伯、張伯苓、梅貽琦等人說事:“那時的先生們,不擅爭評職稱,卻更擅長個性教學;有知識,也更有情趣;有性格,也更講人格和品格;教學相長,傾力愛護學生;不獨守三尺講臺,更在廣闊的社會舞臺上展示大國民風范?!蔽乙詾?,在語意未盡中,也有他自己的影子。
正是從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開始,他先后擔任副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上世紀80年代后期,有一次省里來南通調研工作,機緣巧合,走進先生的學校觀摩。恰其時,物質雖匱乏,卻見校園高雅的文化韻色、張力十足的課堂生態(tài),乃至先生個人的精神氣象,給來訪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些不著痕跡的原生態(tài)呈現,相比當下為迎驗迎查而大肆布置,甚至請專業(yè)運營公司包裝的怪狀,少的是浮夸,多的是質樸,以及特定歲月下“單調的豐富”(周國平語)。就這樣一個外人眼里的“偶然機遇”,讓先生調到省教育廳,先后任初教處副處長、省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省教科所所長等職。
但他從不認為機遇是等來的、要來的:“我在教育生涯中有幸遇到了一次次機遇,每一次我都非常投入、認真地把握了這些機遇?!腥苏f,機遇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我卻更愿意將這句話解讀為:機遇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只要刻苦、努力、勤奮,就會有機遇?!本鸵缘绞±锕ぷ鳛槔淮蜗壬犝f南京師范大學正在籌備舉辦大學本科函授班,便打算應考。當時公務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人又是新來乍到,兩眼一抹黑,無依無靠,可這是在如此境遇下,他選擇創(chuàng)造機遇。利用一切的可能,“海綿擠水”式的見縫插針,他拼命讀書,從大學語文,到哲學、心理學、教育學……果不其然,最終考取了南師大教育系學校教育本科專業(yè)。有了平臺,先生又以三年光陰的代價,較為系統(tǒng)地學習了教育理論。
這些人生獨有的“關鍵拐點”,無論是世俗職務上的,還是精神建設上的,均使他對教育產生了某種“意義自覺”——比如,究竟什么是語文,它該做怎樣定義?教師作為知識分子,他的“第一哲學”是什么?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什么,如何去接近乃至達成……這叫人想起了笛卡爾的“普遍懷疑論”。笛氏說,除了我在思考這件事情,我?guī)缀鯌岩扇魏我患?。當教育者有了一定的閱歷與思考,常有一種“價值失焦”感,過去的信仰還真的經得起考驗嗎?眼前的瓶頸,還能繼續(xù)突破嗎?所以,多有反躬自問、重新從源頭求訴之舉。所以,先生在談到思維時,很認同佛教提倡的“遮詮法”。遮,即質疑、否定;詮,即詮釋、說明,找到解決之道。但說一千道一萬,先生還是強調,沒有拐點的人生,只知線性的自我重復,機械的按部就班,終究長不大長不高;每一個拐點,就是一個新的起點,載著自己朝向更廣闊、更豐富的世界進發(fā),而這一切的到來,靠不了父母,靠不了領導,全靠自己去創(chuàng)造。
課程的本質:文化理性下的生長
先生幾十年的教育行走,最為關心的,就是課堂、課程和課改。這猶如“教育”這棵大樹的根,枝葉愈是要朝上生長,根脈就愈是要朝下深鉆。對于課堂的觀察、思考與實踐,一直到他做了國家督學、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等職務,都是一以貫之的工作主題。世人都知道教育的主義、存在、發(fā)展必須依托于課程,但在現實情形中,課程的概念常被矮化、窄化,操守被異化、俗化,其成色大打折扣。每當老師們在熟悉的場景下,比如備課、培訓、會議等,試圖談論課程時,他們或不以為然,或自以為是,或淺嘗輒止;從某種意義上說,“課程”有點像“最熟悉的陌生人”,雖然念茲在茲,卻不被人們正確的解讀。
我們迫切需要一場價值澄清,來建立足夠清晰的課程理解,形成一種周密、穩(wěn)固且溫暖的價值理性與實踐指引。這也是他憂心忡忡的所在。作為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先生見證了第七次、第八次課改的決策、實施,并主持研制了《地方課程管理指南》,為課改背景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如何在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中轉變工作方式,并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提出了規(guī)范性指導。但這些行政上的推動,是“自上而下”的意志表達,能不能突破現有的囚徒困境,能不能在現實層面鐘落地生根、成全制定政策時的初衷?沒有人敢保證。
先生以為,其實還需要“自下而上”的民間喚醒。這個“下”就是基層千千萬萬的普通教師,讓他們有自覺的成長需要,讓他們有自省的成長機制。先生將之稱為“第一動力”。如果搭建這座橋梁呢?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課程”成為所有人生長的共同體和共通體。先生眼里的“課程”,具有典型的物態(tài)化形象。從西方的詞源說,“課程”即跑道,他進一步闡釋說“比賽有終點——課程應有鮮明的目標;比賽要按照規(guī)定的跑道進行——課程應有計劃性;比賽是一個過程,賽手的狀態(tài)和感受各不相同——課程要關注過程及過程中的體驗;比賽是一個不確定的過程,但它離不開規(guī)定性——規(guī)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結合構造了課程完成的意義?!边@真是精當的比喻!我們對課程,看到了太多佶屈聱牙的“翻譯體”“論文體”的所謂解讀,但大道至簡,能簡易而形象地勾勒其基本特征的,先生當屬第一人。他以“跑道”“橋梁”“樂譜”等多樣的物態(tài)為鏡,可視化地映射出課程的一張張側臉。
從技術主義的角度說,教學語境下的課程,即是“施工圖紙”。先生提醒,每一位教師的心中,都應該裝有該門課程的標準圖樣,從目標到策略,從載體到實施,從設計到評價,能自洽而有效地體現個人對課程的理解。甚至可以說,這種理解會隨著教齡、閱歷的增加而不斷生長,化合出新的發(fā)現與領悟。這一張“施工圖紙”也自然會不斷地添加細節(jié)、形成風格、提升績效。我們將這一層面上的課程理解,歸為工具理性。課程的工具理性,是其所有價值的根本基石,其可貴的張力,又兼容于標準范式和個性表達的共存。所以,工具性帶來的,就是不同人有不同的課程語言、課程行為,但他們的課程意識、課程原理,又是相通的。
先生說:“課程應具有‘適量的不確定性、異常性、無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與生動的經驗”。這似乎是很叫人費解的。課程怎么可以有不確定性呢,甚至還說什么“異?!薄盁o效”?實際上,我們往下挖,“圖紙”的設計細節(jié)會不斷延伸,直至萬物皆備于我,與生活、生命、生長融成一體;往上追,“圖紙”的設計理念亦會不斷深掘,心理學的、社會學的、哲學的,均會拿來所用,不斷修正BUG,使之日臻完善。課程是基于每個人的,怎么可以一把尺量到底呢?課程根本的價值目標在育人,而人的成長就是會反復、會犯錯的。先生以為,“精確性”和“高效性”,這些標簽均是工業(yè)時代的遺留,而對活生生的“人”來說,本就是反人性的。
以“施工圖紙”為代表的工具理性,具有可視化、實體化、計量化的特征,是主流意志的延伸,即使它不乏個性化的出口。但先生提醒我們,它還有更高的層面。我們不妨稱之為價值理性。所謂價值理性,即與事物的成敗、績效無涉,而僅僅由它自身決定。課程是教育的有效載體,但教育除了作為培養(yǎng)勞動者的工具之外,更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任。課程,尤其是數度的課程改革,其目的亦是如此?!傲⒌聵淙恕笨梢阅弥笜巳y評,或者用標準去考核否?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其天然具有暗視性和低量化度。但面對這一“剛需”,我們更多地看到許多地方、學校會有自己的“精神圖騰”,有些主張“讓兒童站在課堂的中央”,有些堅持“生命在場”,有些恪守“教育即生活”(杜威語),并以此為念,塑造了地域性的文化特質與精神高地。
“精神圖騰”讓課程真正獨立起來,卻不是最可貴的。那最可貴的是什么呢?我想借用著名的人類學家馬歇爾·薩林斯的術語說,叫“文化理性”。課程承載的,不僅僅有信息和價值觀,更有與生俱來的文化。先生引用恩格斯的話說:“文化上的每一次進步,都讓我們向自由邁進一步?!弊屆恳粋€孩子都成為文化的濡染者、繼承者和實踐者,他們就能慢慢地從聒噪、浮夸、乖張的“實利”空氣中,透視事實真相,真正步入生命成長的自發(fā)、自覺、自立、自能(陶行知語)。先生幫我們站在生長的高度上,眺望課程的“遠程圖景”,揭示其作為“課程的魂靈”和“更高的立意”的存在意義。
向上飛揚,向下潛沉
2017年,成尚榮先生來校交流,這是我近距離和他交往時間最久的一次。下午半天搞論壇,他即興演講,歷數自己人生的幾次“關鍵轉折”和幾位“關鍵他人”。頗有感觸的是,他談到教師成長的共性規(guī)律時,用了“向上飛揚,向下潛沉”八個字。這是什么意思呢?他借用李吉林的話說:“教師要做一個競走運動員,要不停地走,同時你的腳跟、你的整個腳掌不能離開大地;然后還要做一個跳高運動員,那個標桿要不斷抬升,目標要不斷提升?!边@讓我又想起錢理群說的:“想大問題,做小事情”。其實在先生身上最可以讀透這些感悟:居廟堂,則一心以制度之力、科研之力、組織之力,既統(tǒng)整資源,創(chuàng)新課程,又對抗迂腐,詈責亂像;處江湖,則心系兒童,關心教師,以田野之情、長者之情、同道之情,觀課議課,閱讀寫作,論壇講學。同時,這里的“廟堂”也指向個體的“形而上”,在書中求“氣象”,在思中悟“真義”;這里的“江湖”也指向個體的“形而下”,基本素養(yǎng)的形成,核心能力的具備……
如此的反反復復,使“向上飛揚”與“向下潛沉”早已一體化。早年間倔強地自我尋覓和把握種種“拐點”,立身后堅持做個性化的課程研究、站穩(wěn)堅實的兒童立場,不都是“飛揚”與“潛沉”在復雜語境下的表達嗎?
2018年初,9卷本的“成尚榮教育文叢”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足實令人振奮和欣慰。他自己做了一個小結,把自己的教育人生路,看做是一個鋪開的、多元的、動態(tài)的坐標:“我會去豐富自己的人生坐標,在更大的坐標上,繼續(xù)講述自己的故事?!?/p>
是啊,讓我們一齊祝福老先生,祝福他能永遠地“向上飛揚,向下潛沉”!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金沙中學)
責任編輯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