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溫晶
一、教師要努力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斷提高,依托于知識的不斷豐富,視野的不斷開闊以及眼光的不斷更新。教師應該處處以高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拓寬知識面,及時掌握教育改革的動態(tài),始終能夠保持站在教育發(fā)展的前沿。建立合理的與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相適應的能力,要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因為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拓寬視野,才能提高教師的文化修養(yǎng)。還要有敢為天下先的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因為只有教師具有了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二、積極推行“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法
“三位一體”教學法,既課堂教學、學科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三者在教育教學中,有機地、緊密地結合為一體?!叭灰惑w”教學法,正是適應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而推出的,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要保證“三位一體”教學法的順利實施,必須要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參與、自主設計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探究的精神,發(fā)散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第四冊的第一個歸類識字中,有安徽黃山的圖畫,我在介紹時發(fā)現(xiàn)學生對黃山的美景很感興趣,而且本冊14課還要講《黃山奇石》一課,所以,我以《我知道的黃山》為研究題目,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們獨立去研究黃山的有關知識。至于如何去研究,怎樣研究,研究什么,完全由學生們自己確定。學生們到圖書館、到閱覽室、到書城,有條件的還通過上網,來查資料、找圖片,還有的同學為了獲得第一手的資料,利用五、一長假,親自到黃山去考察了一番,確定了自己的研究內容,還簡單的寫出了研究報告。經過一個多月的積極準備,同學們收集的這些有價值的資料,在學習14課時,都充分地展示了出來。有的同學介紹,“黃山的奇石,除了課文描寫的這幾塊之外,還有‘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鸚鵡石‘象鼻石,還有‘武松打虎石呢”;有的同學介紹,“這是我收集的黃山奇石的圖片,這張是‘夢筆生花,底下這塊巨石多像一只毛筆呀,在筆尖處長出一棵一米多高的松樹,就像一枝花,所以叫‘夢筆生花;那張是‘飛來石,以前拍攝的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就是拍的這塊石頭……”;有的同學還拿出了自己的父母親戚在黃山拍的照片;還有的同學從網上下載了很多有關黃山的歷史、地理位置、風俗、旅游等方面的資料;親自到黃山去的同學,更是以親身體會,詳細地向同學們進行了描述,不僅介紹了黃山的奇石,還給大家介紹了黃山的其它三絕:云海、怪松、溫泉。有的同學還把收集到的資料辦成了手抄報。通過這一研究活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不僅使學生學到了課本知識,而且還拓展到了課外的許多方面。這一研究活動的深遠意義更在于指導學生學會利用閱覽室、圖書館,及媒體等手段,來幫助查閱、收集、整理、運用自己需要的資料,使課本知識與語文實踐有機的結合,拓寬了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了能力。它的深遠意義還在于,通過學生研究成果的匯報,還鍛煉了學生整理資料,組織運用,口語交際等能力,真正使課堂教學與綜合實踐、學科活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叭灰惑w”教學法的運用,使學生在自主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認知水平、分析判斷,創(chuàng)造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發(fā)展。所以,教師應積極推行“三位一體”的教學法。
三、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努力創(chuàng)新的機會
由于學生受年齡特點、認知水平以及綜合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往往不知如何去主動參與,不知怎樣去自主探究,更談不上什么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教師不能從中適當?shù)刂笇?,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提供線索,教給方法,學生不會順利地走上創(chuàng)新之路。而教師的作用,就是如何引導學生去創(chuàng)新,布置任務,適時對學生引導、幫助,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逐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例如,我在教學《回聲》一課時,就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為自主的學習空間和學習的主動權。對于回聲這種現(xiàn)象大部分孩子都見過,但對其中的道理卻不清楚,如果在沒有研究的基礎上來學習這篇文章,學生們肯定既感到枯燥,又不好理解道理。所以,講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一個研究題目,讓學生至少研究“回聲”的兩個問題。學生們干勁可足了,收集資料、閱讀、作實驗等等,一絲不茍。通過自己的精心準備,大部分孩子不僅掌握了“回聲”產生的道理,而且通過自己的親自動手實驗、親身驗證,還知道回聲一般在什么情況下能夠產生。這樣,課文的重難點在學生的自主研究中都得以解決。課堂上,教師的語言不多,基本上把時間放給了學生,讓學生來匯報研究成果,來討論,讓學生來講,來解答。一個學生還提出“北京的回音壁不回音”的觀點,這又大大的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我抓住這一時機,布置學生進一步去研究,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使學生更深層次、更全面的了解了“回聲”這一現(xiàn)象。經過再次的探討,學生又明白了“回聲”的產生受哪些因素影響?這樣,學生們不僅掌握了課本知識,還拓寬了知識面,學會了自主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習的興趣。
要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形成師生間民主平等的和諧氣氛,為學生的思考、探索、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提供最大的空間,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自主活動和探究的基礎上,進而形成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