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杜
10年前,它是紅點獎的獲得者,被世人稱為大眾汽車旗下的最美車型,它就是大眾CC。隨后每一次改款,這臺車都漸漸褪去一層最美的光環(huán),轉(zhuǎn)而變得愈發(fā)平庸,就在大家對于它難掩失望之情時,Arteon正式誕生,帶著它極具銳氣的造型而來。它確實是第二代大眾CC,因為國產(chǎn)后的它依舊在沿用這個命名。
每一位初代CC的擁有者,絕對都抱有同樣一種想法,那就是購買這臺車看中的既是顏值,所追求的就是那個年代最想要的回頭率以及稀有程度。確實當時那臺車做到了,但隨之而來的是消費者的購買成本激增。隨著它被國產(chǎn)后,大眾車的加價先河,CC絕對是要摻一腳的,甚至連顏色、配置等如今消費者任意可挑選的內(nèi)容,在當時都沒有任何的選擇余地。因此在我看來,大眾CC絕對是一臺需要講究賣相的車,這才是它最值得被宣傳的特點。所以全新一代CC的造型再度又讓我燃起了對它的興趣,僅就這一點來說,我認為這款產(chǎn)品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蛟S在許多老車主眼中,它的造型有些過于激進,但個性從來不是壞事,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不少人興許就更喜歡這一款,死板絕不是CC應該擁有的,它就應該努力回到它應在的個性位置上。
溜背造型、無框車門等設計元素不用多說,至今這些設計都是大眾CC的標志性特點,也是始終堅持的設計思路。而全新一代CC上,更加象征運動年輕的新元素為這款車帶來了更強的活力,19英寸黃金海岸槍灰色輪圈、銀色外后視鏡殼等,這些過去車主都想費盡心思后期改裝的小內(nèi)容,如今官方已經(jīng)為您打開道路,省去不少功夫。
尾部則是延續(xù)了_上一代車型簡潔與扁平化的設計特點,設計師不僅在尾燈的樣式上下了些功夫,甚至為了凸顯“臀部”的美感,他們還創(chuàng)作了層次感更強的后尾門線條,樣式遠非看起來那么簡單。底部排氣也運用了更滿足消費者的雙邊共兩出樣式,總之這一切都是在進步。
走進內(nèi)飾之前,我已然做好了心里準備,因為我一直堅信大眾的設計師,不會在內(nèi)飾上給消費者帶來太多的花樣,畢竟初代CC亦是如此。沒想到,現(xiàn)實居然真的是這樣,太沒意思了。
我能夠理解如今家族化的設計理念,會令車輛的同質(zhì)化嚴重一些,但我始終認為一款想要再度成為“最美車型”的新車,還是應該在內(nèi)飾的設計上玩出一些新花樣。雖然新車做的沒有這么透徹,但好在全新一代CC上包括碳纖維裝飾板、多種撞色內(nèi)飾設計、出色的用料還是能夠給予我不錯的第一印象。當然在配置方面,全新一代CC還是有著不小的進步。除了比較顯眼的全液晶儀表盤外,新車還配備了可以完全打開的天窗、丹拿音響、帶模擬功能的全景影像、自動泊車、方向盤加熱、三溫區(qū)自動空調(diào)、自適應巡航以及駕駛模式選擇等。
最終我還是有些小失望,因為這套熟悉的動力系統(tǒng)并沒有在全新大眾CC上有太多差異化的表現(xiàn),還是原來熟悉的味道。但這也間接證明了這套動力系統(tǒng)比較成熟。動力儲備確實很豐富,前段輸出平緩,渦輪介入的突兀感也不明顯,中段動力輸出強勁,給人以較強的推背感。油門與剎車踏板在前段設定有一些虛位,但很容易被駕駛員掌控。確實這臺車給人一種很輕松的駕駛感受。但我總覺得與運動轎跑車的產(chǎn)品定位稍有偏頗,整體感覺比較中庸。盡管新車有五種駕駛模式可以調(diào)節(jié),但無論是經(jīng)濟、舒適、標準還是運動,其轉(zhuǎn)向的手感都有些偏輕,缺乏勾起你駕駛激情的元素,不過從轉(zhuǎn)向的細膩程度來看,不同駕駛模式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差異,這一點相較于邁騰有一定提升。
編輯總結:可以說,全新一代。最大的賣點還是在它的造型上,確實它足夠吸睛也很個性,只是內(nèi)飾與駕駛感受上它都更傾向于中庸的定位,也許這是為了滿足更大部分的消費群體。這臺車適合誰?我相信一定是既不想太過中庸,又不得不妥協(xié)于實用性的那些消費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