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艷
摘 要:學生往往在課堂中不斷地鋪設著屬于自己的學習路徑。要想尋求有效的教學,我們就必須知道學生正在鋪設的路徑,并與他們一起探索,將自己融入他們的建構活動中。只有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觀察研究,我們才能真正設計出符合學生的課堂學習路徑。
關鍵詞:學習者視角;課堂;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5-061-1
學習路徑只是表達這樣一個認識: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我們需要考慮承上啟下的關系。學習者的思維成長過程發(fā)生在學習的實踐中,而不是在教材、書本上。因此,本文從課堂出發(fā),研究學習者在課堂中的學習路徑,力求通過研究幫助教師預設更適合學生的學習路徑。具體說來,本人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教學要符合學習者認知的學習路徑
人的認知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它是指人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即是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是預設學習路徑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認知過程的復雜性還體現(xiàn)在,基于學生的起點不同,每一節(jié)課堂的認知過程也有其差異性。怎樣預設學生的學習路徑才更符合學生的認知呢?
在《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這一課中學生的學習路徑是這樣的:
回憶學過的策略——兩個圖形怎么比大小,建立轉化的表征——設計圖形并使用轉化的策略——尋找:以前學過的知識哪些運用到轉化的策略——認知的打破再建立。
從起點分析,學生“已經學過的策略”和“組合圖形的面積求法”都是學生的認知起點,在這一起點上建立“轉化”的表征是十分容易的過程。然而,接下來為什么還要讓學生“設計一個圖形并使用轉化的策略求面積”?其實老師第一次試上的時候,是沒有這個過程的,于是當老師提問“以前學過的知識中哪些運用到轉化的策略”時,學生就說不出來了。經過反思我們發(fā)現(xiàn),從“一個圖形的轉化方法”到“轉化的策略”這一學習路徑不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所以,就加入了“自己設計圖形使用轉化策略求面積”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的認知搭建,需要建立在學生自己建構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圖形是一個學生自我消化和認知提升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的認知差異,他們繪制的圖形有簡單的組合圖形,有復雜的組合圖形,甚至還有不規(guī)則圖形……當他們將這些圖形都轉化為規(guī)則圖形的時候,“圖形轉化的方法”已經初步歸結為“圖形轉化的策略”。此時再進入下一個層次——豐富“轉化”策略的外延,也就是“以前學過的知識哪些運用到轉化的策略”,學生的認知水平就可以更容易幫助目標的達成。
二、教學要符合學習者需要的學習路徑
《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里有多處提到了“需要”一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需要”很多。我想,不同的內容,學生的“需要”各有側重。教師應該基于學習者的視角多觀察,設計符合學習者“需要”的學習路徑。
如《和與積的奇偶性》這一節(jié)課
筆者的課堂中,學生研究“和的奇偶性”的學習路徑是這樣的:兩個數(shù)的和的奇偶性——多個數(shù)的和的奇偶性——形成結論。
另一位老師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路徑是這樣的:兩個數(shù)的和的奇偶性——三個數(shù)的和的奇偶性——多個數(shù)的和的奇偶性——形成結論。
我認為兩個數(shù)、三個數(shù)的和的奇偶性對學生來說是十分簡單的。所以,我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多個數(shù)的和的奇偶性,旨在通過不完全歸納法,使學生總結發(fā)現(xiàn)結論:判斷和的奇偶性,關鍵看奇數(shù)。而另一位老師卻將重點放在研究為什么“奇數(shù)加奇數(shù)和是偶數(shù)?”“奇數(shù)加偶數(shù)和是奇數(shù)”……這樣的原理問題上。
然而,當我的學生隔一段時間之后遇到“1+2+3+4+5+6+7……49的和是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時,錯漏百出。這就說明,我的目標達成得不好。于是我開始陷入思考……
對于多個數(shù)的和的奇偶性而言,其根本是兩個數(shù)的和的奇偶性。孩子的前認知是“兩個數(shù)的和”,而對“兩個數(shù)的和的奇偶性”學生還沒有理解。此時學生需要的不僅是“兩個數(shù)的和是奇數(shù)還是偶數(shù)”這一結果,更需要的是“為什么兩個數(shù)的和是奇數(shù)或是偶數(shù)”這一原理。在對原理的深究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建構屬于自己的學習路徑。比如,用畫圖的方法發(fā)現(xiàn),兩個奇數(shù)最后多出來的圓正好可以湊成一個新的偶數(shù),所以和是偶數(shù)。那么當他研究三個數(shù)的和的奇偶性的時候,他就會發(fā)現(xiàn),三個奇數(shù)最后一個圓,湊成新的偶數(shù)之后還是會多一個圓。再然后再探究多個奇數(shù)相加,他們才會用類似的原理建構出結論。數(shù)學中講究,由簡到繁。從根本來看,掌握了兩個數(shù)、三個數(shù)的奇偶性原理,那么多個數(shù)的奇偶性只剩知識總結而已了。所以,可見這位老師設計的路徑更符合學生的需要。
三、教學要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路徑
學生的差異性是不可避免的,哪怕是從同一個起點出發(fā),通往同一個終點,學生都有可能繪制屬于自己的學習路徑。怎樣才能發(fā)現(xiàn)并尊重他們的學習路徑,并能及時的充當“腳手架”,引導孩子進階呢?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預設的路徑要盡量具有包容性,給不同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空間。
如《和與積的奇偶性》這一課里有這樣一個過程:教師提問,為什么一個奇數(shù)和一個偶數(shù)相加和為奇數(shù)?然后留給學生一段時間,讓他們想辦法用自己的方式來說明。結果有的學生是通過舉例的方法歸納證明;有的學生是通過畫圖的方法,兩個圓為一組,讓圖上呈現(xiàn)出多出來一個圓,所以是奇數(shù);還有的學生能用字母表示出奇數(shù):2n+1,偶數(shù):2n,相加后為4n+1,是奇數(shù)……
這是探索兩個數(shù)相加和的奇偶性的過程,我認為,教師的這一做法很好。教師應該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證明,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考慮符合自己起點和思維的方法,并順著自己的獨特的思維前行。
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基于學習者的視角,就要打破一對一的思考空間,要讓學生的思維發(fā)散開,這樣他們才能真正修建屬于自己的學習路徑,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