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本刊編輯部
人體熱證的原因主要是外感溫熱濕氣、六淫入里化熱、情志過極化火、陽盛所生內(nèi)火及飲食失調(diào)化火等。溫、熱、火三者本質(zhì)相同,只是程度不同。熱為溫之漸,火為熱之極。熱多屬外感,如風(fēng)熱、暑熱、濕熱;而火多屬內(nèi)傷,是臟腑陰陽氣血失調(diào)、陽氣亢盛的結(jié)果,如肝火亢盛、心火上炎等。
中醫(yī)有“溫者清之”“熱者寒之”“治熱以寒”的治療原則,對由溫、熱、火所致的里熱證皆適用。清熱藥作為治療熱證的藥物,種類繁多,本文就最常用的幾種進行簡述。
板藍根性寒,味先微甜后苦澀,具有清熱解毒、預(yù)防感冒、利咽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溫毒發(fā)斑、舌絳紫暗、爛喉丹痧等疾病。板藍根顆粒主要針對溫邪的嗓子痛、咽炎、急性咽炎發(fā)作和高燒。但如果患者感冒初期的癥狀就是咳嗽,表現(xiàn)為咳嗽肺熱,板藍根作用就不是太大。
板藍根顆粒近年來飽受人們的爭議,比如2003年非典期間,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板藍根顆?!保瑥V告上說預(yù)防感冒和流感,其實板藍根的作用是有針對性的,不能治療所有的流行性感冒。藥理研究表明,它比較偏向于抗病毒。
【相似藥物比較】
板藍根顆粒和復(fù)方板藍根顆粒
成分:最主要的差別在于復(fù)方板藍根顆粒主要成分含有大青葉。
功效:兩者作用基本相同,板藍根與大青葉皆有清熱、解毒、涼血之功,但板藍根有利咽之長,而大青葉化斑(化斑:治療術(shù)語。指用清熱、涼血、解毒的藥物治療溫熱病熱入營血、皮膚瘀斑及出血的方法,可防熱毒繼續(xù)深陷)之長勝于板藍根。在治療感冒、清熱解毒等方面以板藍根較好,如果有類似發(fā)燒建議用復(fù)方板藍根可能較好。
蒲地藍,“蒲”就是蒲公英,“地”就是苦地丁,“藍”就是板藍根,再加上黃芩,這四味藥就組成蒲地藍。它的清熱力量要比板藍根顆粒大得多,因為蒲公英本身是清熱解毒的藥,苦地丁清熱解毒的力量又比較大,是苦寒之品,板藍根也是一種清熱解毒藥,黃芩又清熱,幾種藥相伍,其清熱解毒之效更強。
如果是單純的感冒而且感冒得不是太重,可以用板藍根顆粒,而不用蒲地藍。因為蒲地藍偏向于寒涼,用上這個藥以后,它會讓胃氣變得寒涼,反倒會導(dǎo)致抵抗力下降,所以盡量不要輕易就用蒲地藍。只有當熱血比較明顯,咽喉腫痛、扁桃體腫大時,用蒲地藍效果才比較好。
【相似藥物比較】
藍芩口服液和蒲地藍消炎口服液
成分:兩者均有板藍根,藍芩口服液還有黃芩、梔子、黃柏、胖大海。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則有苦地丁和蒲公英。
功效:兩者均可以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感冒、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消化道感染(口瘡、牙齦炎、細菌性胃腸炎)、泌尿道感染、皮膚感染(毛囊炎、痤瘡)等實熱證。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以有“植物抗生素”美譽的蒲公英為主,消炎散結(jié)作用更勝一籌,治癤腫、腮腺炎等病癥為其所長;藍芩口服液則以有“善瀉三焦之火”(上清心肺之火,中瀉胃火,下瀉腎火)美譽的梔子為主,瀉火退熱作用更勝一籌,治高熱、血證等病癥為其所長。
簡言之,如果出現(xiàn)發(fā)熱、高熱、口渴、大便干結(jié)等以熱盛為主的癥狀,藍芩口服液宜用;如果出現(xiàn)咽喉紅腫、扁桃體紅腫化膿等以紅腫為主的癥狀,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宜用。
雙黃連口服液是由金銀花、黃芩及連翹的提取物精制而成,具有清涼解表、清熱解毒功效,適用于風(fēng)熱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咽炎等。雙黃連口服液中含有的綠原酸、黃芩苷、連翹苷、漢黃芩素等主要活性成分,對病毒性肺炎及細菌或病毒感染具有比較好的療效。
中醫(yī)治療溫邪有一種說法,“治上病如羽,非輕不舉”。金銀花和連翹在宣透風(fēng)熱之邪時,既有宣透的作用又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偏向于針對鼻塞、鼻流黃涕,兼有嗓子疼的病癥。黃芩味苦性平、清肺熱
蒲地藍主要是針對嗓子紅腫明顯;雙黃連口服液針對嗓子疼,但是不一定很腫,嗓子不是那么紅赤,也沒有膿頭。如果有膿頭,那么用蒲地藍的效果比較好;如果嗓子單純地紅,有郁閉之熱,散不開,用雙黃連口服液比較好。
【相似藥物比較】
抗病毒顆粒與雙黃連口服液
成分:抗病毒顆粒主要成分有板藍根、忍冬藤、山豆根、川射干、魚腥草、重樓、貫眾、白芷。而雙黃連口服液主要有金銀花、黃芩、連翹。
功效:抗病毒顆粒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fā)燒、頭痛、畏寒、鼻塞、流涕、咽部充血、咳嗽、全身乏力等癥狀有明顯的緩解作用。而雙黃連口服液具有疏風(fēng)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外感風(fēng)熱所致的感冒,癥見發(fā)熱、咳嗽、咽痛。
銀翹解毒丸為感冒類非處方藥,方劑來源于《溫病條辨》,為經(jīng)典方,因重用金銀花、連翹疏散透表、清熱解毒,故以此命名。
銀翹解毒丸方中金銀花、連翹輕宣解表,清熱解毒,用量最重,為主藥;薄荷、淡豆豉、荊芥穗疏散風(fēng)熱,增強辛涼解表之力,為輔藥;桔梗解毒利咽、宣肺祛痰,竹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疏散風(fēng)熱、清熱解毒之功。
銀翹解毒丸適用于風(fēng)熱感冒,即患者表現(xiàn)為發(fā)熱重、怕冷較輕或不怕冷,頭痛目脹,或口干欲飲、咳嗽、咯痰黃稠、舌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shù)等特點。
魚腥草,在四川、云貴等地叫折耳根,可藥食兩用。魚腥草是清熱解毒比較好的一味藥,主要是針對咽喉和肺,咳嗽有黃痰,舌苔黃,偏向于熱象。復(fù)方魚腥草合劑里除了魚腥草,還有黃芩、板藍根、金銀花和連翹。黃芩清肺熱效果好,其他板藍根、金銀花和連翹皆屬清熱之藥,因此嗓子疼同時伴有咳嗽,咳嗽的痰偏黃,用復(fù)方魚腥草效果較好。
連花清瘟膠囊,是針對流行感冒的一種中成藥。藥名上的“瘟”指的就是瘟疫,是溫毒(細菌或者病毒)直接通過呼吸道進入肺了,會咳嗽、咽痛,咳嗽比較劇烈。連花清瘟膠囊主要用于治療重感冒,不適合感冒流鼻涕比較嚴重的初期感冒,沒有咳嗽或者咳嗽不喘(不是張口抬肩,也不是熱迫肺氣的那種咳)也不宜用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