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辭職,國庫部長斯科特·莫里森接任總理職務。在守住了一輪自由黨黨內表決之后,特恩布爾終于在第二輪敗下陣來。接替特恩布爾的莫里森意外勝出,擊敗了其他的挑戰(zhàn)者,包括前內政部長彼得·達頓等。然而,接任總理的莫里森也面臨著許多棘手局面,澳大利亞的政局陷入一陣混亂。
數(shù)月以來,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的民意持續(xù)下滑。特恩布爾的許多主張引發(fā)了執(zhí)政黨自由黨內部的諸多不滿,特恩布爾也遭到了越來越多自由黨成員的質疑。8月21日,特恩布爾遭到“逼宮”:執(zhí)政黨自由黨議員內部投票表決,以決定是否把特恩布爾拉下黨首和總理之位,由內政部長彼得·達頓替代。在這第一次投票表決中,特恩布爾涉險過關,以48對35的優(yōu)勢獲得了該黨議員們的支持。
但是,在這一投票之后,卻是澳大利亞政府內閣的持續(xù)辭職潮。達頓迅速辭去了內政部長,與此同時,又有九名內閣成員辭職。兩天后,財政部長、通訊部長和就業(yè)部長也相繼辭職,盡管特恩布爾并未同意除了達頓之外的內閣成員的辭職,但人心已去的內閣留給特恩布爾的是一個空虛的政府。辭職的內閣成員表示,特恩布爾未獲黨內絕大多數(shù)議員們的支持,認為必須要撤換黨首特恩布爾。在相繼辭職抗議特恩布爾的同時,自由黨也計劃發(fā)起第二輪投票,以期把特恩布爾拉下陣來。達頓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他仍在積極爭取領導權,并游說其他國會議員在第二輪投票中支持他。
在眾多內閣成員辭職以及面臨第二輪投票的壓力之下,8月24日,特恩布爾宣布辭去總理職務。不過,在辭職前,特恩布爾特意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控訴黨內成員的“叛亂”行為。據《澳大利亞人》消息,特恩布爾在辭職前的一場新聞發(fā)布會上將領導權困境歸咎于黨內“少數(shù)分子”在“議會外的其他人”的支持下的行為?!艾F(xiàn)實情況是,在議會外的其他人的支持下,黨內少數(shù)人試圖霸凌,恐嚇他人來尋求改換領導人?!?/p>
然而,盡管達頓被視為頭號反對特恩布爾的人,但他并未在自由黨新黨首的投票中獲勝。令人出乎意料,一直低調行事的國庫部長莫里森拔得了頭籌,贏得了投票并將出任總理。據澳大利亞新快網報道稱,當?shù)貢r間8月25日,在成為澳大利亞新一任總理的首個早上,莫里森就開始與同事會面,組建自己的內閣,使政府穩(wěn)定下來。當然,這位黑馬總理并不好當。8月26日,外交部長畢曉普宣布辭職,在和達頓、莫里森爭奪總理職位失敗之后,這位外交部長也在新內閣組建之前掛職離去。對于莫里森來說,不僅要處理政黨內部紛爭以及內閣重組的爛攤子,他面臨的挑戰(zhàn)還有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宮斗”中下臺的特恩布爾,就是在上一次“宮斗”中上位的。2015年9月,特恩布爾在黨內政變中擊敗前總理阿博特后上臺,后者在最終落敗前,也曾在一場黨內領導權爭奪中獲勝。如今,特恩布爾也是和前任走的同樣的道路。
莫里森就任總理之后,成為了澳大利亞10年里的第六任總理。據了解,從1901年澳大利亞聯(lián)邦成立至今,這塊大陸上一共誕生了30位總理,近十年就一口氣貢獻了六位。如今,仍然在世的澳大利亞總理一共七位,其中陸克文、吉拉德、阿博特和特恩布爾四人的任期加在一起,才勉強超過執(zhí)政11年的約翰·霍華德。最有意思的是,除了霍華德和陸克文,這些總理都是被“黨內同志”趕下臺的。
頻換總理凸顯澳大利亞的政治不穩(wěn)。近期,特恩布爾因為在氣候變化等一系列問題上的決策引起了同僚們的不滿,澳大利亞國內民眾也不支持其能源計劃。除了內政,特恩布爾的外交也受到詬病。不管是太平洋周邊國家,還是亞太區(qū)域內,澳大利亞涉嫌“干涉別國內政”、“缺乏尊重”等愈演愈烈。此外,被澳大利亞視為重要盟友的美國,至今未派駐正式的駐澳大使,這令澳政界擔憂與美關系不再穩(wěn)固。
澳大利亞政治穩(wěn)定性削弱的表現(xiàn)不止于此。這個國家早已告別了相對穩(wěn)定的兩黨制,聯(lián)合政府成為常態(tài),三個執(zhí)政黨加在一起才在下院擁有多數(shù),是地地道道的如履薄冰。
對于頻頻更換總理對商業(yè)投資和經濟發(fā)展帶來的消極影響,澳大利亞選民已經十分憤怒和不滿。據了解,在此次更換總理這一政治危機期間,澳元下跌、澳大利亞股市也下跌,市場以最直觀的表現(xiàn)表明了對澳大利亞政局的態(tài)度。
莫里森就任總理后,隨即組建內閣,確定了諸多部長職位,如國防部長佩恩成為了新的外交部長,皮特·達頓重返內閣擔任內政部長,丹·特漢出任教育部長等,并立即投入工作,與副總理以及負責抗旱的官員討論如何應對目前的干旱天氣對農業(yè)生產造成的影響。然而,對于莫里森來說,他面臨的挑戰(zhàn)還很多。
盡管大多數(shù)人認為莫里森的經濟政策將大體延續(xù)特恩布爾的路線,而環(huán)境政策則可能趨于保守,因為他此前一直反對征收碳排放稅。然而擺在莫里森面前的并非簡單的路線問題,更棘手的是澳大利亞賴以生存的樓市、資源等正在遭受沖擊。
澳大利亞樓市房價從2017年10月開始下跌,進入了此前55年未經歷過的下跌周期。經濟學家已經警告,澳大利亞各大城市都出現(xiàn)了房地產泡沫,令澳大利亞經濟極度脆弱,房地產泡沫極有可能將沉重打擊澳大利亞經濟。除了樓市,澳大利亞資源業(yè)也在遭遇困境。以往,澳大利亞豐富的礦產資源令全球許多國家欽羨,但如今全球需求下降,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再加上強美元的打壓,澳大利亞的礦業(yè)投資開始持續(xù)下滑。
經濟困境中,政局的不穩(wěn)使其進一步擴大。莫里森的上臺,讓澳大利亞的政局重新洗牌,很多經濟政策或也將面臨改動,而政策的朝令夕改很可能讓此前的經濟規(guī)劃付之東流?;谶@種種棘手難題,有專家指出,對于澳大利亞這位新總理而言,硬仗才剛剛開始。?笏(本刊綜合整理)(編輯/陳勝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