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欣
【摘 要】 猶太教是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一神宗教,在古代以色列曾經(jīng)有過鼎盛時期,但隨著多次異族的入侵、圣殿的被毀、國家的滅亡、猶太人的大流散,猶太教隨著遷徙到各地的猶太人在世界傳播,安息日的習俗也為更多人所知。面對現(xiàn)代化的文明,我們需要從來源、習俗、影響三個方面考證守安息日是文化制度還是宗教制度。
【關(guān)鍵詞】 安息日 猶太民族 文化制度 宗教制度 矛盾
在研究以“特選子民”和“應(yīng)許之地”為基本信條的猶太民族的時候,我們不能不注意到他們與神的三次立約,神借著先知摩西向以色列民頒布了十條誡命。十誡作為神學倫理 ,中間又包蘊著許多世俗的內(nèi)容。過去我們普遍認為,十誡的前四條崇拜上帝、不可敬拜偶像、不可稱上帝名字、須守安息日為圣日,涉及的是神學倫理,而后六條可概括為孝敬觀、仁慈觀、貞潔觀、誡信觀、生活觀,則是在神學的框架下闡述世俗倫理。但是在猶太文化現(xiàn)代化之后,在這個民族困頓與重生之后,守安息日是文化制度還是宗教制度便是一個有待于考證的問題。
(一)安息日的來源
安息日,希伯來語是Shabbat,英語是Sabbath,可以被理解為“休息日”,即停止所有工作的一天。在猶太教宗教文獻中,關(guān)于安息日的最早記載始于圣經(jīng):“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jīng)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圣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chuàng)造的工,就安息了?!盵1]
其后又明確規(guī)定了對安息日的要求:“當照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守安息日為圣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仆婢、牛、驢、牲畜,并在你城里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使你的仆婢可以和你一樣安息。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仆,耶和華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將你從那里領(lǐng)出來。因此,耶和華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2]
我們通常認為:《先知書》豐富了安息日的意義,《阿摩司書》最早明確北方國家對于每周一度安息日的認識,《以賽亞書》部分揭示出遵守安息日的意義,《耶利米書》中的約和指令給以色列人祖先指明守安息日和破壞安息日的界限,《以西結(jié)書》高度概括了關(guān)于守安息日重要意義的證據(jù)?!稓v史書》中也有對安息日的一些記述??傊?,伴隨著猶太歷史的演進,安息日的含義日益豐富。
(二)安息日的習俗
猶太教的安息日從星期五晚上日落時分開始,到星期六日落時分結(jié)束。因為按照猶太歷法,白天隨黑夜而來,新的一天從夜晚開始。在古代,安息日到來之前要吹三聲羊角號。第一聲表示要停止工作,第二聲表示要蓋上鍋蓋、使食物保溫,第三聲告訴人們該是點蠟燭的時候了。家庭主婦們一般點燃兩根蠟燭:一根表示要牢記安息日[3],另一根表示要守安息日[4]。有的母親還要為自己的每個孩子點上一根較小的蠟燭。
全家人在家長的帶領(lǐng)下做安息日晚餐祝禱,此后便是豐盛的安息日晚宴,即便貧窮,他們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去準備。不得不提的是,次日的早禱是整個安息日的重頭大戲。往往全家都去會堂,祈禱時男女分開。與平日早禱比,最大的不同是讀托拉,并把祈禱的核心部分,即十八條重詠一遍。讀托拉時,陪讀人是7名,超過所有節(jié)日的陪讀人數(shù),可見安息日的重要。
安息日的所有飯菜都是在節(jié)日之前準備好的,包括面包、魚腸、涼雞腿、用沒有加鹽的青椒、西紅柿、胡蘿卜做成的蔬菜沙拉及空心面條、大麥粥、整塊的夾生土豆和罐頭水果等等。[5]從早禱回到家后開始吃安息日的第二頓飯,這頓飯與昨晚的第一頓飯一樣,非常莊重,程序也一樣。按照哲人在塔木德中的規(guī)定,整個安息日期間要吃三頓飯。這是因為“今天”一詞在出埃及記16:25中共出現(xiàn)三次。第三頓飯大約在黃昏時吃,這頓飯非常簡單,飯前無需做儀式。也有的社團吃四頓飯。最后在儀式上陣陣“星期好(沙烏阿-托福)”的問候聲中迎來新的星期,安息日在祥和、愉快的氣氛中結(jié)束。
但盡管猶太安息日規(guī)則隨著歷史的演進不斷調(diào)整,與時俱進,總體呈現(xiàn)出由嚴苛到靈活的傾向[6],安息日不準點火、不準使用電話等諸多禁忌還是與社會生活有著種種沖突。
(三)安息日的作用
在猶太傳統(tǒng)中,人們常常把是否守安息日作為辨別一個人是否是猶太人的重要標志,如果褻瀆了安息日,就不再被看作猶太人[7],或許這是因為安息日濃縮了猶太教的根本宗旨。無論如何,安息日早已成為猶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思想家阿哈德·哈阿姆曾經(jīng)說過:“與其說猶太人維持了安息日,不如說安息日維持了猶太人?!盵8]安息日對猶太人的作用,更主要是依附在安息日對家庭和社區(qū)的凝聚之上。家庭與社區(qū)是猶太人保持猶太傳統(tǒng)的重要載體,安息日的慶祝一旦離開家庭與社區(qū)(包括圣堂),就很難充分發(fā)揮它的紐帶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又強化了猶太人的群體觀念。
總而言之,在多方面觀察猶太人的安息日之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巴比倫之囚”發(fā)生以前,在猶太人心目中,安息日只是普通的宗教節(jié)日。但在流散期間逐步成為最重要的宗教活動,對后世影響深遠。至于文化方面,安息日不僅是猶太教的核心禮儀,而且對猶太歷史和民族精神的構(gòu)筑都產(chǎn)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公正地說,在現(xiàn)代社會,嚴格地遵守安息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要求猶太人放棄很多其他的東西,與其他現(xiàn)代的人群區(qū)別開來,一旦有了差異,誤解與沖突會接踵而來。猶太人也在努力尋求兩者的協(xié)調(diào)與融合,思想家們對安息日意義的解讀也是多種多樣?;蛟S人類的休息不只是休閑,更應(yīng)注重追求超越性的價值,守“安息日”也在文化制度和宗教制度之間,兩者相濟。
【參考文獻】
[1] 出自《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2:2,2:3.
[2] 出自《圣經(jīng)·申命紀》5:12-5:15.
[3] 《出埃及記》20:8.
[4] 《申命記》5:12.
[5]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黃陵渝《耶路撒冷猶太教安息日見聞》.
[6] 山東大學李麗《試論猶太人的安息日》.
[7] 語出猶太哲學家摩西·邁蒙尼德.
[8] 《紐約時報》1940p33本·愛丁《猶太節(jié)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