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對比了人為差錯的新舊兩種觀點,分析了各自的利弊,認為應該將人為差錯的新觀點和舊觀點結合起來,既要關注出差錯的人本身,又要尋找導致人出錯的組織因素,進而找到問題的根源并消除。還分析了人為因素管理的影響因素和人為因素的研究方法。
【關鍵詞】 人為差錯 人為因素 對比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各種生產(chǎn)工具和設備的性能和可靠性不斷提高。近年來,由于設備故障導致的不安全事件或事故比率正在不斷減少;相反,人為差錯導致的不安全事件或事故比率卻總體處于上升趨勢。因此,控制人為差錯與人為因素成為預防事故的重中之重。
一、人為差錯新舊觀點對比
(一)舊觀點。人為差錯的舊觀點認為,人為差錯是萬事之因,因此要對人進行監(jiān)控,尤其要對人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1]。由于態(tài)度決定行為,因此,采取一系列措施端正人的態(tài)度,希望以此影響人的行為,減少差錯。同時,對一些事故的責任人進行處罰。這種觀點認識到了造成人為差錯的人本身的主觀因素,相信只要將人管住了、管好了,就一定能減少人為差錯,認為人為差錯的出現(xiàn)與其他因素無關。然而,如果導致問題出現(xiàn)的人為差錯并不是由于人本身的因素促成的,那么,采取措施的時候就不能“對癥下藥”,而人為差錯也就不能“藥到病除”。這種觀點單純的將人為差錯視為導致問題的原因,并將其作為調查結論,沒有意識到還有其他能夠促成人為差錯的因素,因而就不會進一步探究是什么導致了人為差錯。其結果是采取的措施僅僅是對責任人進行處罰以及人應該怎樣做才不會產(chǎn)生那樣的后果,而由于最根本的原因沒有找到并消除,就算此類問題不再出現(xiàn),其他的人為差錯也必然會出現(xiàn),甚至導致更加嚴重的事故。
(二)新觀點。人為差錯的新觀點與舊觀點完全相反。新觀點認為,人為差錯是萬事之果,是由組織機構深層的原因所導致的[2][3]。它假設人之工作是向好而非從惡,因此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要找到隱藏在人背后的因素,即人所處的工作環(huán)境,這種工作環(huán)境是由組織機構和領導共同創(chuàng)造的。新觀點關注的不再是出差錯的人本身,而是聚焦于導致人出錯的其他因素,也就是由組織提供的工作環(huán)境這樣的客觀因素,認為人為差錯是與人的工具、任務和運行環(huán)境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樣的話,對于那些由組織的客觀因素所促成的人為差錯,就會從組織上尋找原因,找到問題的根源,采取措施將其徹底消除。
(三)對比分析。雖然人為差錯的新觀點認識到了組織的客觀因素會導致人為差錯,但是它忽略了人本身的因素。它認為人為差錯是萬事之果,并假設人之工作是向好而非從惡,可事實上并不是所有人的工作都是向好,導致人為差錯的原因也不都是組織提供的工作環(huán)境,因而忽略了人本身可能導致的問題。這樣會使管理層在制定決策時不會考慮對員工加以限制或提出強制要求,導致一部分本身很容易出現(xiàn)差錯的員工犯錯的幾率增大,進而導致嚴重的事故。
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將人為差錯的新觀點和舊觀點結合起來,既要關注出差錯的人本身,又要尋找導致人出錯的組織因素,進而找到問題的根源并消除。當出現(xiàn)的問題是由人為差錯導致的時,首先應該確定促成人為差錯的是人本身的因素還是組織提供的工作環(huán)境因素。然后才能進一步確定導致問題的最根本原因,采取與之相對應的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最終控制或減少人為差錯。
二、人為因素分析
人為因素研究的就是由人造成的可能導致事故的因素。我們知道,所有的事故都是人造成的,因此,研究人為因素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管人,只有將人管住了、管好了,才能避免人出錯,從而避免事故的發(fā)生。但是,人在系統(tǒng)中是最不穩(wěn)定的因素,管理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一)管理者對目標的設定也會影響管理的效果。比如,在某些城市的某些路段,為了防止行人橫穿馬路,道路中間會設置隔離欄,但是欄桿的高度很低,大多數(shù)人依然能跨過欄桿,根本達不到防止行人橫穿馬路的效果。而在高速公路上設置的隔離防護帶,幾乎沒有人能翻過去。究其原因,無非是造成事故的概率和后果嚴重性,以及所需資金的多少。在需要行人過馬路的地方建設天橋,能非常有效的防止行人橫穿馬路,保障行人生命安全和車流秩序,但緩慢的車速幾乎不會造成事故以及很嚴重的后果,相對于建設天橋所花費的資金來說,這是可以接受的。而高速路上車速很快,一旦出事,后果會相當嚴重,所以無論花多少錢,都要保障行車安全。因此,把人管到什么程度,取決于管理者設定的目標以及所分配的資金。
(二)此外,環(huán)境會影響人為因素,如果領導不斷催促你快速地完成某項工作,這也就意味著錯誤的開始。值得注意的是,團隊合作以及團隊行為也會對人的行為產(chǎn)生影響,在一個團隊中,如果大家都按照正確的安全的方式完成工作,那么人為失誤的概率就會降低,并且團隊中溝通、交流的不足同樣會導致非常嚴重的事故。
(三)研究方法。研究人為因素的方法之一就是做實驗,雖然人為因素的研究屬于管理層面,但管理學中很多經(jīng)典的結論都是從實驗中獲得的。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獲得第一手的資料,得出最符合實際情況的結論,同時還可以通過實驗選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因此,研究人為因素時,做大量的實驗才能分析出人的共性問題,制定解決問題的最佳措施,從而減少人為失誤的產(chǎn)生。
三、總結
事故每時每刻都在,只是沒被啟動,下一起事故正在醞釀當中,最后觸發(fā)事故的那個人就像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某一低級別人員的人為差錯反映的是高級別人員管理方面的缺陷。因此,為了預防不安全事件或事故的發(fā)生,一定要管理控制好人為差錯和人為因素。
【參考文獻】
[1] 田豐.人為差錯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電力安全技術,2003(02):24-26.
[2] 孫瑞山,趙青.航空人為差錯事故/事件分析(ECAR)模型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22(02):17-22.
[3] 李政儀,花迎春,孫志強,宮二玲.基于差錯分類框架辨識人為差錯[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22(02):94-99.
作者簡介:趙雪(1993—),女,漢族,山東省濱州市人,碩士,學生,單位:中國民航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安全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研究方向:民航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