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采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調研法對成都市普通中學武術運動開展從場地器材配備、師資配備、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調研;分析認為管理層對武術運動開展不重視、學校場地器材配備不完善、專項體育教師緊缺等;最后基于發(fā)展的視角,提出成都市普通中學武術運動發(fā)展的相關策略,以期促進成都市普通中學武術運動開展。
【關鍵詞】 成都市 中學 武術運動
在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期、在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攻堅期,以中學武術運動開展為例,思考當前中學武術運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找出發(fā)展的路徑,這不僅對于武術運動,而且對于其他體育運動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參考性。以下以成都市普通中學武術運動開展進行相關研究分析。
1 成都市普通中學武術運動開展現(xiàn)狀調研
1.1 場地器材配備調查。學校對武術運動場地器材相關的配備、質量、開放程度,直接影響學生運動參與的滿意度。對五所學校調查發(fā)現(xiàn),相關武術運動專門的場地緊缺,例如散打場地、套路場地主要是在田徑場或室內籃球場進行,另外,武術運動相關的刀、棍、劍等器材不充足,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學武術運動開展。
1.2 師資配備調查。良好的師資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學習,對學生的全面成長起重要作用。通過對成都市五所普通中學15位體育教師的學歷結構調查中發(fā)現(xiàn),??茖W歷的有1位、本科學歷的有13人、研究生學歷的有1人。通過學歷結構發(fā)現(xiàn)成都市普通中學武術教師隊伍基礎以本科為主。進一步對其職稱調查發(fā)現(xiàn),其職稱主要以中級為主,并且缺少相關培訓渠道。
1.3 教學內容調查。傳統(tǒng)的武術教學過于重視技術訓練,忽視了理論學習對技術掌握的理解。武術的理論學習在于正確理解動作技術的基本原理,掌握動作技術常犯錯誤與糾正方法,從而加強基本動作的學習與鞏固。對15位武術老師武術教學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shù)都是以武術的技戰(zhàn)術運用與訓練為主,而相關的武術理論教學、武術運動的特點以及功能價值、武術運動的文化內涵等很少有涉及。
1.4 課程評價調查。課程評價的目的在于檢查體育老師是否完成教學目標,并對課程的設計做出有效評價,進而對課程設計的改進提出建設性意見,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點評。對15位武術教師教學評價的調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有10位教師在教學考核中采用技戰(zhàn)術考評的方法,占總數(shù)的66.67%;采用綜合評定的教師有3人、無考核的有2人。
2 成都市普通中學武術運動開展中的問題
2.1 管理層不重視。通過對武術教師的訪談得知,場地設施、師資配備等問題與管理層對武術運動乃至體育課程的開展不夠重視有很大的關聯(lián)性。普通中學階段,大部分學校體育課程的學習主要以田徑、籃球為主,武術運動項目很少開設。通過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部分學校為了升學率還存在高年級學生壓縮體育課的現(xiàn)象,縮減了學生鍛煉的時間。學校領導因升學壓力,重文化輕體育,對出臺的相關政策實施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2.2 場地器材配備不完善。場地設施的數(shù)量不足很容易導致部分學生參與武術運動鍛煉時間的減少,學生的武術運動需求與場地設施供應不均衡的矛盾直接影響學生參與熱情;訓練中學生武術運動時間與運動強度達不到要求,達不到身心鍛煉的最佳效果。其次,現(xiàn)有的場地設施經過長時間風吹日曬很容易老化損壞,學生使用較少的場地設施其體驗性可能會下降,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參與熱情。
2.3 專項體育教師數(shù)量質量有待提升。普通中學階段體育教師專項還是以田徑、籃球、足球等項目為主,武術專項教師較少,專項教師的缺乏造成學生對武術運動需求的減少,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這也影響了武術運動在學校的開展。另外,現(xiàn)有的武術教師缺少相應的培訓與提升渠道,致使其技能水平不足、教學方法固化,阻礙了學校武術運動發(fā)展。
2.4 相關計劃安排沒有遵循新課程改革。關于武術教師教學計劃安排調查中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對武術課做了相關教學計劃,由于場地設施或者其他原因,最終課程并沒有完全得以實施。同時,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急需解決的問題在于提高武術教師的綜合素質,結合科學的評價系統(tǒng),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才能保證整個新課標改革下體育課程順利進行。
3 成都市普通中學武術運動發(fā)展策略
3.1 管理層積極鼓勵學生武術運動參與。管理層應該對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引起重視,要嚴格按照新課程標準執(zhí)行體育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升學率。同時。學校應加大對武術運動相關的資金投入,設置完善并符合要求的場地設施。
3.2 注重武術運動設施的新建與維護。應加大當?shù)馗骷壗逃块T對學校武術場地設施的經費投入,進一步提升學校武術場地設施的建設水平,確保能夠滿足體育教師上課的需求,更要建設滿足學生武術運動參與的迫切需求,給學生創(chuàng)建健康性支持環(huán)境。對于現(xiàn)有的場地設施,特別是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學校應對武術運動場地設施使用過程中的消耗與損壞及時維修與改善。
3.3 合理配置師資結構促進武術運動開展?;诂F(xiàn)實狀況,應盡快制定并實施相關的培訓與引進政策,通過政府和有關單位,建立健全武術教師的培訓機制,學校鼓勵武術教師參與專項培訓,提升學校教師教學質量;同時校內武術專項體育教師可對非武術專項教師進行培訓,鼓勵體育小組教師廣泛交流,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
3.4 構建科學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對學生評價主要在于指導、激勵、鞏固、甄別與選拔,主要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校針對武術運動項目或者是其他體育運動項目應建立一套科學的技能評價標準,評價不應僅僅局限于技能的學習,而且也應注重學生理論能力、適應能力、心理水平等多方面的評價,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武術運動參與過程中得到收獲。
【參考文獻】
[1] 田芳兵. 中學武術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02):130-131.
[2] 吳健俊. 論中學武術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J]. 武術科學,2005(01):57-59.
作者簡介:張展博(1996.3—),男,安徽人,本科2015級在讀武術與民族傳統(tǒng)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