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
在我漫長的前半生,我從來沒交過男朋友,但是有好多女性問我如何選個靠譜的男朋友。我想,她們覺得我本身是男的,應該知道一些內幕,我年紀夠大,應該有一些智慧,我原來做過長期管理咨詢,應該有不可遏制的解決任何問題的沖動以及結構化思維的訓練。這些女性當中,有些是年輕漂亮的女生,我的基因編碼告訴我,任何男生都是配不上她們的(當然包括我),我如何有動力認真思考讓她們找到靠譜男朋友的議題?有些是風情萬種的小姐姐,我的常識告訴我,她們早就有了諸多個人人生體驗,在這個議題上試圖給她們任何建設性的意見都是徒勞的,她們不找男朋友或者亂找男朋友,對于她們自身或者人類社會,很可能都是好事。
我只能假想我有個二十出頭的女兒,一頭霧水,全身青春誘惑,如果她問我如何找個靠譜的男朋友,我該如何作答?
第一個想到的標準是東周時代孔丘推崇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知道禮數(shù)和進退,能帶得出去,不容易淪為純傻瓜。會寫詩和彈琴,無聊的時候可以自娛自樂,停電了也不怕。射得又準又遠,估計體能不錯,或許脫了上衣還能有六塊腹肌。車開得好,不路怒,能帶著女生到處玩耍。漢字寫得好,審美不會太差。數(shù)算得清,懂CAPM模型,不會太缺錢。
如果一個男的這六個方面都做得不錯,應該也算是君子了。但是這畢竟是東周時代衡量男性的標準了,和現(xiàn)代生活距離有點遠,會不會射箭和駕馬車似乎不該占那么重的比重了。這六方面又有些過于強調平衡,六藝如果都做得很好,這貨都可以做宰相了,當男朋友有些浪費或者無聊。
第二個想到的標準是唐朝甄選官員的四條標準:身、言、書、判。唐朝是個從容坦誠的朝代,好男兒都去當官,哪怕當官,第一標準還是長得帥和身材好,賞心悅目,老百姓喜聞樂見。第二個標準是口頭表達好,會說話,嘴甜。第三個標準又是漢字寫得好,看來書法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的確重要。第四個標準是公文判詞,對世界有基本正確的判斷,能想明白,能寫清楚。
一千多年過去了,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很靠譜的選擇男朋友的標準,簡潔而有效。如果一個男生面目姣好、身材妙曼,說話聲音好聽、內容還算有趣,你讓他送你一個禮物:一封手寫情書。如果字跡悅目,文章動心,又的確是他自己寫的,這個男的大致就可以交往下去了。如果你怕情書內容狹窄,你就再考他一封手寫議論文,比如讓他談談中美貿易戰(zhàn)、AI如何加深人類的困境、人類如何在120歲平均預期壽命的時代面對婚姻制度等等。
第三個想到的標準是明代《金瓶梅》里王婆提出:潘、驢、鄧、小、閑。王婆說:“大官人,你聽我說,但凡捱光的兩個字最難,要五件事俱全,方才行得。第一件,潘安的貌。第二件,驢的大貨。第三件,要似鄧通有錢。第四件,小,就要綿里針忍耐。第五件,要閑工夫。此五件,喚做‘潘、驢、鄧、小、閑。五件俱全,此事便獲。”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就是:貌似潘安,天賦驢稟,超級有錢,伏低做小,有閑陪你。
這個標準可能產生嚴重誤導。即使在《金瓶梅》的那個年代,這個標準也是指找情人的標準。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如今,號稱符合這五個標準的,一百個里有九十九個騙子。
世界已經夠無聊了,如果不想在找男朋友這件事兒上再用理性的標準,適度回歸動物本性,那就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Shoot&Aim;。先射擊再瞄準,先相處一段,再做判斷。另外一種是回歸直覺。問自己幾個特別簡單的問題:他能不能讓你笑、能不能讓你爽、能不能讓你愛不釋手、能不能讓你朝思暮想。如果是,如果他也喜歡你,泡之,急急如敕令。
(陸燕婷摘自《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