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啟興
摘 要:在學校教育中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而教師則是教育管理這一“主體”的主體。學校教育是整個社會教育的一部分,而且占據(jù)著相當大的比例,可以說,社會的發(fā)展,民族的振興,國家的盛衰都與學校教育息息相關,在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關注教師個人,以“和”安人。關注教師課堂,以“理”服人。
關鍵詞:教育管理 ;主體;學校文化
在學校教育中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而教師則是教育管理這一“主體”的主體。因此,在學校管理中,“教師”這一主體是需要進行特別關注的,一位教師的品格、言行、舉止等將影響一大批的學生,而這一大批的學生受其教育步入社會后將影響到整個社會。作為教育的基層管理者,更多的應思考如何提升學校教育管理中教師管理的效能。學校教育是整個社會教育的一部分,而且占據(jù)著相當大的比例,可以說,社會的發(fā)展,民族的振興,國家的盛衰都與學校教育息息相關,在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本文就教師管理效能的提升這一問題展開討論。
一、尊重教師的勞動
教師的勞動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其過程的復雜性和效果的內隱性是它的主要特點。所以,評價教師的勞動,必須以尊重為基礎,讓教師們的勞動付出、勞動成果、勞動價值得到應有的肯定。
1、尊重教師們的勞動付出。
在我們的教師中,有的善于表達,自己做了一點工作就會馬上向領導表白;有的教師性格內向,在默默地工作;還有的因為工作成績不很理想,自己做了工作但不好意思表達等等。所以,管理者必須要經常深入到教師們中間是非常必要的。有的利用休息時間,輔導學生;有的不顧路途遙遠走訪學生;有的為了改進工作,虛心向他人求教;有的為了備好一節(jié)課,收集教學資源;有的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做深入細致的工作……所有這些,學校管理者都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肯定,我們的教師才會越干越有勁。相反,如果管理者不能做到這一點,只憑別人的反映和成績結果來主觀判斷教師們的勞動,就很容易打擊教師們工作的積極性。那些被錯誤批評的教師就會說:“我做了那么多工作,得到的還是批評,還不如應付著過算了。”這樣時間長了,人數(shù)多了,教師們的埋怨聲就大了。
2、重視教師們勞動的有效性。
勞動的低效性,是目前教師們普遍存在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不解決,教師和學生的負擔就很難減下來,常常會出現(xiàn)“好心辦壞事”的問題。因此,重視教師們勞動的有效性并逐步解決低效的問題是非常必要的。一是要努力增強教師們的工作效率意識,讓教師們養(yǎng)成做什么事都要想一想“還有沒有比這更好、更有效的辦法”的工作習慣。二是要加強教學研究,關注工作細節(jié),引導教師較好地解決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三是收集教師中工作低效的案例,進行案例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意見,并利用專門時間向教師們講解,使“提高工作效率”成為改進工作的主題。
3、尊重教師們的勞動價值。
任何勞動都是有價值的,只是價值大小的不同,或者說是我們怎么認識的問題。教師只要有勞動付出,它就一定有價值,不論是有效勞動,還是低效勞動,甚至是負效勞動,對于它的價值,管理者都不要忽視。對于高效勞動,我們要幫助總結、推廣,實現(xiàn)其勞動的榜樣、示范價值。對于低效勞動,首先,我們要肯定他們的勞動付出,不要一味指責。其次是以真誠的態(tài)度來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工作中哪些作法是有效的,要堅持,哪些作法需要改進,以及如何改進。對于負效勞動,一方面,管理者要明確表明自己的反對態(tài)度,并給予高度重視。比如:簡單粗暴地訓斥學生的行為;罰學生重復抄作業(yè)的行為;歧視、排擠學困生的行為;無度地占用學生時間的行為等。這些勞動都是負效的,我們應該堅決制止。另一方面,當負效勞動出現(xiàn)后,管理者要利用好它的教育與警示作用。
二、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教師在教學管理中既是被管理者,同時也是管理者。教師教學活動是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師在許多高校的教學管理體系中還只是作為被管理者存在。這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教學活動的實施者――教師。重視廣大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利用和發(fā)揮教師的潛力,對于提高教學管理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
1.教師參與教學管理相關文件的制定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學管理制度都是由校領導和教學管理部門制定,而教師不能參與制定,只能被動的服從,這制約了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降低了他們的工作熱情。因此,在教學管理制度的制定過程中,應該讓教師們參與其中,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從而制定出既規(guī)范又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不僅便于管理,也會提高教師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還有其他方面,如專業(yè)設置、專業(yè)建設、人才培養(yǎng)目標、課程建設、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進等也要充分利用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專業(yè)能力,這樣教師們才能充分體會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極大地調動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為教學管理出謀劃策。
2.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直接管理者
教學活動是每位教師的本職工作,它不僅包括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而且還是教師對教學活動進行管理的過程。試問,教師在吵雜、喧鬧的課堂中又怎能把知識很好地傳授給學生,學生又怎能全身心的投入學習呢?所以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識,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更多合格的專業(yè)人才。
綜上所述,學校管理中,管理者對教師的管理要達到高效,首先對教師要多關心,了解每一位教師的特點,能“因人而宜、應才而用”,站在教師的角度,多為教師考慮,讓每一位教師站穩(wěn)講臺、站好講臺,對課堂教學輕車熟路,應對自如。其次要關注校園的文化,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良”的教與學的環(huán)境,造正勢、行正風、創(chuàng)正氣,使整個校園在“和諧、健康、文明”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作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總是一對矛盾的共同體,要解決這一問題,“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關鍵在于“人和”,和則興,只有處理好這一層關系,那學校管理將會是一個新的局面,學校教育也因此而走向繁榮。
參考文獻:
[1]《論語`學而》.
[2]云中漫步的BLOG 《最上乘的學校管理境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d7aa8010008x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