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斌
中國的當代藝術都是從85新潮談起,全球化、商品經(jīng)濟、消費主義以一種“自由開放”的面貌深刻地改變著當時廣州的城市生活,1990-2000年十年之間,廣州當代藝術在其邊緣性中醞釀出獨特性,這也和廣州奇特的全球化眼光有關,這種獨特性可被視為中國和亞洲爆炸性經(jīng)濟起飛、現(xiàn)代化和城市化的產(chǎn)物。相比當時北方的當代藝術,在沒有“政治束縛”下的廣州當代藝術更關注當下,更關心生態(tài),正如當代藝術批評家陳侗所說“廣東的當代藝術情緒上是溫和而飽滿的,也是最符合美術史發(fā)展的”。
現(xiàn)在廣州的當代藝術比起二十多年前要豐富且立體得多,國外優(yōu)秀的當代藝術展也不斷被引進,如“比爾·維奧拉1977-2014精選作品展”、“讓我們談談天氣:危機時代的藝術與生態(tài)”、“繪畫在繪畫在繪畫之后:德國當代藝術中形式的創(chuàng)造”等等。剛剛結束的第23屆春季廣州藝博會,首次以當代藝術為策展定位,無論是學術關注還是市場交易都取得不菲的成效,這種全新的體驗和收藏選擇也為南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和生態(tài)構建帶來一股新風。
多元組合的廣州當代藝術生態(tài)
一個世紀以來,在不同階段中,廣州始終被作為藝術的熱土受到藝術家的青睞,改革開放步伐的率先邁開,更吸引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成為了廣州當代藝術陣營的主要力量。發(fā)展至今,廣州正在形成自己的當代藝術隊伍。從人才培養(yǎng)上,廣州有50多所高校,有華南地區(qū)很重要的藝術學院,包括廣美、華師、廣大、華工等,有著成熟的教育體系,從事當代藝術的藝術家年齡跨度從50后到90后,足足橫跨半個世紀。
在完善廣州當代藝術生態(tài)構建過程中,廣州的藝術機構有著自主性和獨立性的特點,越獨立越有生命力。面對著藝術市場的潮起潮落,仍有一批堅守的機構在堅持著自己認定的路,如廣東美術館、時代美術館、紅磚廠當代藝術館、53美術館、藝時代藝術空間等,除了這些機構之外,廣州還有大量的由藝術家自發(fā)組織的小型藝術空間,這已成為廣州當代藝術發(fā)展的重要依托及必然趨勢,并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整個生態(tài)面貌,也是目前廣州當代藝術的中堅力量。
廣州當代藝術市場的破局發(fā)展
如果說藝術家是生產(chǎn)者,藏家就是消費者,只有這兩者都具備才能讓“藝術圈”真正成為循環(huán)的“圈”。廣州能產(chǎn)生好的當代藝術家,但在社會上還沒能給予火熱的回應,故而有人用“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來形容目前廣州的當代藝術市場。針對這一現(xiàn)象,這兩年也引起了不少本土機構的思索,試圖找到廣州當代藝術市場的切入點,打破現(xiàn)局面,向廣州當代藝術市場的康莊大道邁進。
今年K11在廣州也落戶了,在不少人看來,這也許讓廣州民眾又多了一條接觸和了解當代藝術的途徑,通過拉動消費的同時推廣藝術。而K11的藝術基金會主要收藏當代藝術,一個成熟的藝術基金會運營是否也能給廣州帶來影響?這都是值得期待的。除此之外,還有“廣東藝術行”的打造,具有市場和藏家的深圳,與具有完善的當代藝術隊伍的廣州進行兩地藝術力量聯(lián)動,兩地的互相補充,將達成未來共同繁榮的結果。
有扎實的基礎,整齊的當代藝術隊伍,健康的藝術生態(tài),市場又有官方機構、民營機構、藝術商業(yè)等多方勢力的“和合共生”,廣州當代藝術市場細水長流的發(fā)展之道,必將逐步形成自己的新態(tài)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