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白云區(qū)中醫(yī)院內(nèi)一科,廣東 廣州 510470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屬于呼吸內(nèi)科常見疾病,是指由生物性或者非生物性致病因素造成的支氣管黏膜急性炎癥,與慢性支氣管炎無明顯相關性。早期癥狀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表現(xiàn)為咽痛、鼻塞、流涕以及聲音嘶啞等[1]。隨著病情不斷發(fā)展,炎癥可能牽連支氣管黏膜受損,從而出現(xiàn)咳嗽、咳痰等癥狀,部分患者甚至持續(xù)2年以上,嚴重影響其正常生活。加之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具有發(fā)病率高、反復發(fā)作等特點,治療難度較大[2]。臨床常采取西藥進行治療,但長期用藥具有一定局限性[3]。筆者選取50例患者進行對照研究,觀察沙參麥冬湯加減在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患者治療中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納入的50例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25~74歲,平均年齡(50.6±2.7)歲,病程12d至3個月,平均病程(1.6±0.4)個月;研究組男11例,女14例,年齡26~75歲,平均年齡(51.2±2.8)歲,病程14d至3個月,平均病程(1.8±0.5)個月。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4]: 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jīng)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均符合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的臨床診斷標準,經(jīng)X線檢查確診;資料齊全,精神或者意識狀態(tài)較好者,能夠進行治療。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研究中采取藥物過敏者;資料不全,或者精神狀態(tài)不佳者,無法配合進行治療;合并支氣管擴張者。
1.2 方法 對照組:莫西沙星0.4 g(拜耳醫(yī)藥保健股份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J20100158),0.4 g/d;克拉霉素0.125 g,(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00046),0.25 g/次,2次/d。研究組:沙參麥冬湯(麥冬30 g,沙參30 g,炙五味子20 g,百合20 g,天花粉15 g,玉竹15 g,川貝母15 g,甘草10 g,防風10 g,桑葉10 g)。其中潮熱盜汗者加旱蓮草15 g,知母12 g;痰血者加白芨15 g,丹皮15 g;頭痛或者腹痛者加前胡10 g,川芎10 g;聲音嘶啞者加蘆根20 g,玄參20 g;咳時遺尿者加生地15 g,女貞子15 g。水煎服,2次/劑,1劑/d。兩組連續(xù)用藥2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所有患者病情變化,并記錄治療前、治療后兩周炎性因子水平,對比兩組治療結(jié)果。療效判定標準[5]:顯效:患者兩周內(nèi)相關癥狀消退,經(jīng)檢查炎癥消失;有效:患者兩周內(nèi)相關癥狀緩解,經(jīng)檢查炎癥基本消失;無效:患者兩周內(nèi)相關癥狀以及炎癥反應均無變化,甚至加重??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總有效率64.00%,明顯低于研究組總有效率92.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炎性因子水平變化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IL-1、IL-6以及TNF-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各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組別 IL-1/ng/mL IL-6/pg/mL TNF-a/ng/mL 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0.16±0.050.10±0.030.83±0.270.51±0.16617.52±11.28529.42±9.77研究組0.15±0.040.08±0.02*0.85±0.280.23±0.07*614.03±11.35342.91±8.23*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6.00%,與研究組發(fā)生率8.0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例)
近幾年,我國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發(fā)生率日趨增長,已成為威脅患者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6]。臨床上關于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發(fā)病機制的相關報道較少,可能與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密切相關,當患者受到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肺炎支原體感染或者免疫能力降低時,癥狀可能加重,同時具有起病緩慢、遷延不愈以及反復發(fā)作等特點,明顯降低患者生活質(zhì)量[7]。
臨床上常采取常規(guī)西藥進行治療,其中莫西沙星屬于8-甲氧基氟喹諾酮類抗菌藥,具有較強的廣譜抗菌作用以及活性能力,口服后能夠快速被吸收,其生物利用度可高達90%以上[8];克拉霉素屬于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能夠阻止細胞梭蛋白50S亞基聯(lián)結(jié),抑制蛋白發(fā)生合成反應,從而發(fā)揮出抑菌效果[9]。雖然能夠有效緩解臨床相關癥狀,由于患者病程較長,長期用藥可能增加患者耐藥性,降低治療效果[10]。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總有效率低于研究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說明研究組治療方法可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緩解咳嗽、咳痰等癥狀,促進患者恢復。中醫(yī)認為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屬于痰飲范疇,主要是由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衡引起,加之自身體質(zhì)虛弱、外感風邪導致。沙參麥冬湯中麥冬生津止咳、潤肺解渴;沙參清熱化痰、益胃生津;炙五味子斂肺止咳;天花粉、玉竹清肺潤燥;川貝母潤肺止咳;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甘草調(diào)和藥性。全方具有止咳化痰、生津潤肺之功效。
IL-1、IL-6以及TNF-a均屬于常見的炎癥因子,其中IL-1可誘導IL-6產(chǎn)生,提高炎癥反應。IL-6是由單核細胞以及T細胞構(gòu)成,可產(chǎn)生纖維蛋白原,從而使炎癥處產(chǎn)生微血栓,對氣管、黏膜造成傷害。當TNF-a水平提高,其白細胞可能逐漸堆積在炎癥位置,從而分泌IL-1與IL-6[11]。治療前兩組IL-1、IL-6以及TNF-a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各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研究組治療方法能夠有效改善炎癥因子水平,促進炎癥消退。
綜上所述,沙參麥冬湯加減在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患者治療中作用明顯,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促進炎癥消退,且不良反應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