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言宏
“詩歌當季”.進入了夏天。在對2018年4月至6月之間中國詩歌的閱讀中,我愈發(fā)強烈地感受到,我們的詩歌對于人·對于自我、對于我們個體生命的精神與生存及其周遭,實際上有著真切和深入的書寫,其敏感與深切,以及開闊,絲毫不亞于我所接觸到的其他文學與藝術門類,更加領先于我所處身的學術界。像在歷史上一的很多時期一樣,我們詩歌,也許又將為我們率先提供出某種更具生長性和更有未來的人文意識。我們雜覽旁搜,精心閱讀,正是為了型構出我們這個時代的的人文主義詩學。不同于維柯,我們這個時代的“詩性智慧”,且就先從當下找尋。(以見刊時間為序)
歐陽江河:《泰姬陵之淚》 施茂盛:《彭公鎮(zhèn)系列》
柏樺:《南京組詩》 江一郎:《江一郎詩選》
孫文波:《午后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