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吉林大學 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乣”字問題是治遼金元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亦是學界亟待解決的學術難題。前輩學者圍繞“乣”的音、形、義三個方面,先后進行一系列的探討和研究,然尚無為學界所認同的定論。
“乣”字的讀音,一直是史學界爭論不止和存疑較多的話題,有“‘居黝切’、‘都由切’、‘札’、‘喀剌、查剌’、‘空’、‘xia’、‘混合說’”①等七組分歧。
“居黝切”組,包括“主”“又”“酉”“歐”“軍”“杳”“夭”“幺”等變音。贊成這一觀點的有王國維、劉鳳翥、谷霽光、楊若薇等學者。清代康熙年間,學者邵遠平《續(xù)弘簡錄》對“乣”字進行首次闡釋:“乣,音杳,遼東軍也,凡二十五部族?!盵1]邵氏認為“乣”音“杳”。到民國時期,王國維認為“‘乣’之音讀如‘主’,亦讀如‘歐’,‘歐’與‘杳’聲轉最近。”[2]791隨后王氏又指出:“其讀音為‘居黝切’,而‘又’、‘歐’、‘杳’、‘主因’、‘竹因’、‘竹溫’、‘只溫’、‘迪’、‘敵’等乃其訛變之音?!盵2]795按“敵”“迪”乃為“都由切”之組,實為“居黝反”訛變之音。谷霽光《遼金乣軍史料試釋》[3]定“乣”音為“幺”。劉鳳翥《關于混入漢字中契丹大字“乣”的讀音》[4]指出,“乣”音為“酉”“又”。李逸友主張“糺”音與“主”通用。[5]楊若薇《遼朝糺之探討》一文認為“乣”音“軍”,“乣”與“糺”同樣讀“居黝反”。[6]阮廷焯《若干契丹大字之解讀》一文指出:“《北大王墓志》的‘乣’即夭年,夭取少長之義”[7],故阮氏認為“乣”音“夭”。朱子方《遼金乣軍考略》主“乣”音為“糾”,按“糾”中古音亦為“居黝反”。[8]
“札”組,包括“扎”“察”“查”“爪”等變音。贊成這一組的有松井等、陳寅恪、邵循正、李桂枝等學者。松井等認為,“乣近于札,故乣音札、查?!盵16]陳寅恪《元代漢人譯名考》指出:“漢兒曰托忽歹,正記錄當時習俗之通稱,托字當為札字之訛?!盵17]邵循正認為:“《元朝秘史》中的‘札忽臺’,‘札兀惕忽里’,‘察兀惕忽里’等名皆自此出,竊意此即乣字?!畞`’字應讀‘札’或‘查’,……所謂‘札忽惕諸軍’猶《元史·木華黎傳》所云‘木華黎將蒙古乣漢諸軍’之乣漢諸軍也?!盵18]27-28李桂枝認為,“‘乣’為契丹字,讀如‘札’。”[19]
“哈喇、查剌”組,贊成這一觀點的有陳述等學者。陳述在《乣軍考釋初稿》中指出:“乣為黑色,黑讀‘kha-ra’,亦即乣之音為‘kha-ra’,‘ca-ra’其義為黑色,青色。……積此種種暗示與各方面之相合,遂使吾人恍然于‘哈喇’,‘查剌’。”[20]
“空”組,贊成這一觀點的有閻萬章等學者?!兑扇氏饶怪俱憽份d:“興宗皇帝親宣制曰:唐室之玄齡、如晦、忠節(jié)僅同,我朝之信你、空寧壯猷無比?!盵21]而《遼史·耶律休哥傳》云:“耶律休哥,字遜寧。”[22]1299《遼史·耶律仁先傳》載:“耶律仁先,字糺鄰,小字查剌,……議者以為自于越休哥之后,惟仁先一人而已?!盵22]1397閻萬章認為,“‘信你’即‘遜寧’之異譯,而‘空寧’即‘糺鄰’之異譯。漢語中的‘軍’字,在日本語和朝鮮語中,都讀作‘gun’,而與契丹字‘乣’讀音為‘空’的聲音相近,可知‘乣’必是漢語‘軍’字讀音無疑?!盵23]同時閻氏指出,“糺”字乃是“乣”字的漢字,其讀音除有“敵”“迪”之音尚需探討外,其他的說法都是不正確的。
“xia”組,贊成這一觀點的有即時等學者。即時認為,“‘乣’系‘鄉(xiāng)’字改形增筆而成,其音為[xia]?!盵24]
“混合說”組,賈敬顏《糾軍問題芻議》認為:“‘乣’本音為‘居黝切’,但另有‘敵’、‘迪’或‘么’、‘咬’、‘遙’、‘瑤’、‘裊’二音。但作為軍名,又有‘札’、‘查’、‘爪’、‘主因’、‘主亦’諸讀法,也讀作‘都由切’?!盵25]可見賈氏認為“乣”兼有“居黝切”“都由切”“札”之音。
當前學界關于“乣”的字形也存在兩組分歧:第一組,“乣”為正字說;第二組,“糺”為正字說。在確定“乣”與“糺”孰為正字之后,學界對這個正字是漢字還是契丹字或者契丹與漢字混合體展開了爭論。因此由正字說又演變成三種學說:第一組,漢字說;第二組,契丹字說;第三組,契丹與漢字的混合說。如果這個正字為契丹字,學界對其是契丹大字還是契丹小字也產(chǎn)生分歧,因此契丹字說又演變?yōu)閮煞N學說:第一組,契丹大字說;第二組,契丹小字說。
贊成這一觀點的有箭內(nèi)亙、羽田亨、陳述、劉鳳翥、即時、王恩厚、閻萬章、李桂枝、聶鴻音等學者。錢大昕指出:“字書無‘乣’字,始見于《遼史·百官志》,有十二行糺軍,各宮分乣軍,遙輦乣軍,各部族乣軍,群牧二乣軍……《金史·地理志》中的‘邪剌都乣’即《百官志》中的‘移剌乣’,《百官志》中的‘慈謨典’即《地理志》中的‘蘇謨典’,‘慈’為‘蘇’之訛?!盵30]南宋學者彭大雅在《黑韃事略》中記載:“其軍民之年十五以上者,有騎士而無步卒,人二三騎或六七騎,五十騎為一糾。”[31]民國時期日本學者箭內(nèi)亙根據(jù)彭氏“五十騎為一糾”的記載認為,“蓋糾字原作乣,傳寫之際先誤作糺,后因糺、乣相通,故今本作糾”[9]4,而“《黑韃事略》中注為‘都由切’之音‘糾’乃乣(糾—糺—乣)字之誤”[9]30-31,從而明確提出“乣”為正字。日本學者羽田亨先在《藝文》[32]中對箭內(nèi)亙的學說提出了八點質(zhì)疑,并指出“糺”為“乣”之誤寫,隨后在《讀<再論遼金時代的乣軍>》[33]又提出“乣”為契丹字之說。陳述《乣軍考釋初稿》指出,《三朝北盟匯編》之“紏官”各本亦有糾、紏、統(tǒng)之不同,乣為正字。[20]陳氏在《乣軍史實論證》進一步提出“乣”是契丹字,且為契丹小字。[34]劉鳳翥指出,“乣”字始見于遼代,是參照漢字“幼”“幺”而創(chuàng)制的一個讀音為“幼”的契丹大字,在使用過程中往往與字形相近的漢字“糺”字相混淆,而“糺”是固有的漢字。[4]額爾敦·巴特爾認為,“契丹大字‘乣’可能是參照漢字的‘糺’、‘糾’、‘幼’字或其他某一漢字而創(chuàng)制的?!盵14]蘇航認為,“契丹大字‘乣’為表音字?!盵15]即時《從皮適印的解讀論說乣軍》認為1967年出土的《北大王墓志》證實“乣”為契丹字,而“乣”字本與“糺”無關,因字形相近而常相混用。[24]他既認為“乣”為正字且為契丹字,又認為“糺”字不誤,“糺首”是班戍邊軍之稱。王恩厚指出,“乣”字與“糾”“糺”字絲毫不相干。[11]閻萬章認為,“已知‘乣’字是契丹字,‘糺’字是漢字,就不應有正字和誤字之分。所謂‘乣’字是‘糺’字之省是不正確的,‘糺’字乃是契丹字‘乣’的漢譯?!盵23]聶鴻音認為,“‘乣軍’是正確的寫法,而《遼史》中‘糺軍’則是在漢字影響下出現(xiàn)的錯字?!盵35]李桂枝指出,“乣”為契丹字,“糺”為“乣”之漢譯。[19]而諤士《跋黑龍江省泰來縣塔子城出土的遼大安殘刻》根據(jù)石刻的“乣首”一詞,認為“乣為”契丹字或契丹字與漢字的混合體。[36]
學術界對“乣、糾、紏、糺”孰為正字已經(jīng)進行深入的探討,基本上排除“糾”與“紏”字為正字,但在“乣”與“糺”字之間孰為正字的爭議較大,這一問題仍需深入研究。
對于“乣”的詞義,目前學界尚存分歧,大致可以歸納為“阿爾泰語”說、“軍”或“軍之一種”說、“糾”說、“主因亦兒堅”說、“札忽錫”“托忽歹”說、“雜類”說、“邊界”說、“隊列、集團”說等八組學說。
第一組,“阿爾泰語”說。箭內(nèi)亙認為“乣”起源于阿爾泰語;[9]6-7蘇航認為,“契丹大字‘乣’為表音字,有兩種讀音,一為‘tiu’,一為‘iu’,前者或為共同阿爾泰語‘dir-’的名詞形式‘tiu’之發(fā)音?!盵15]
第二組,“軍”或“軍之一種”說。有“軍”說、“戰(zhàn)”說、軍之一種的“柘羯”說、“綠旗軍”說、“青幟軍”說、“右軍、游軍”說、“班軍”說、“都”說等。箭內(nèi)亙稱:“要之《遼史·國語解》之‘乣軍名’不可解為‘乣者軍之名稱,當解為‘乣者軍之義’”[9]46,主張“軍隊之義同時又有戰(zhàn)士、兵卒、戰(zhàn)爭等意義矣?!盵9]23楊若薇主張“軍”說,認為“在游牧民族心中部就是軍,所以部也被稱作糺。”[6]藤田豐八贊同軍之一種“柘羯”說及“綠旗軍”說,認為“契丹之乣軍,當為柘羯之遺制,其名稱當亦由柘羯而來者?!盵10]同時藤田氏亦認為“乣”有“綠旗軍”之說。[38]陳述主張“青幟軍”說,“乣軍之名,本取旗色,因有指旗或旗下人之義;以軍用青幟,故曰青幟軍,亦即黑旗軍。”[20]劉鳳翥贊成“右軍”“游軍”說,他認為“《遼史》中的‘邊防乣戶即‘邊防游戶’,也就是邊遠游牧民之意,‘糺詳穩(wěn)’,‘糺都監(jiān)’,‘糺將軍’,‘糺小將軍’中的‘糺’可訓為‘右’,‘糺軍’即‘游軍’,也即騎兵之意?!盵4]即時主張“班軍”說,認為“糺軍不是傭軍,而是當班軍?!盵24]李桂枝主張“都”說,她認為乣軍并非始于契丹,而是五代時期一種“都”的軍事組織,指出“都”“糺”都可能是譯自北方游牧民族語中的同一個詞語。[19]
第三組,“糾”說。有“糾舉督查”說、“糾集、聚集”說等。朱子方認為,“糾督一聲之轉,叚借為督,有察也,舉察也,守備盜賊也,攝也諸義?!盵8]朱氏稱“糺”有“糾查”之義。谷霽光指出,《遼史·國語解》中的“糺軍名”“遙輦乣遙輦帳下軍也”應釋為軍隊之一種名稱或軍隊之一種,有“糾舉督查”之義。[3]
第四組,“主因亦兒堅”說。王國維在《<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兒堅考》中指出:“然則秘史之主因亦兒堅,非乣軍其孰能當之”[2]785,認為“主因”即為“乣軍”。
第五組,“札忽錫”“托忽歹”說。邵循正認為“札忽錫”就是“乣軍”,他指出:“所謂‘札忽惕諸軍’猶《元史·木華黎傳》所云‘木華黎將蒙古乣漢諸軍’之乣漢諸軍也?!盵18]28李桂芝根據(jù)陳寅恪“托忽歹”即“札忽歹”的論斷,進一步推測出“托忽歹”與“札忽錫”是同詞而不同記音。[19]
第六組,“雜類”說。松井等認為“乣”為雜類,并指出:“直屬于契丹皇室之御帳親軍,亦非純契丹人,而為契丹人,非契丹人之混成軍。”[16]32-33
第七組,“邊界”說。鳥山喜一《乣軍質(zhì)疑》認為“乣”有邊界之意。[39]
第八組,“隊列、集團”說。蘇航《乣音義新探》認為“乣”詞義為“隊列、集團”,遼代的乣特指從部落集團中選集的軍戶組織及其軍兵,《黑韃事略》中的“糾”即此“乣”,為金傳入蒙古軍隊之基層單位之稱。[15]
對“乣”詞義的爭論,至今為止尚無定論,總結前賢的研究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各家觀點雖然不一,但不全互相沖突。遼金元時期“乣”的詞義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不同時期其基本內(nèi)涵是不一樣的。蔡美彪在《乣及乣軍之演變》[40]中根據(jù)《遼史》的記載,將遼代的“糺”分為三類:第一類:十二行糺、宮分糺、遙輦糺,來自被征服的各族分子,分錄于皇族或遙輦貴族帳下,處于被奴役的地位,當是遷居內(nèi)地的糺人;第二類,部族糺,是因俘降而置,也是被征服的異族分子,由契丹八部分別統(tǒng)治,具有軍兵性質(zhì);第三類,群牧糺,來自被統(tǒng)治的邊地諸族,平時從事生產(chǎn),守衛(wèi)邊疆,即所謂的群牧糺軍。可見遼代“乣”有“軍”和“部”之義。
程妮娜《金朝西北部契丹等游牧民族的部族、乣制度研究》認為,金代對西南西北兩路游牧民族主要設乣統(tǒng)轄,乣側重軍事,部族重視生產(chǎn),而東北路社會組織以部族為主。[41]夏宇旭《初探金代契丹人的部族及乣組織》在程妮娜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認為金朝在占領遼朝北部地區(qū)后,對當?shù)氐钠醯と吮A粼械纳鐣M織即乣制進行統(tǒng)治。這種社會組織下的契丹部民及乣戶以游牧經(jīng)濟為主,同時兼營農(nóng)業(yè),并為金朝守邊抵御蒙古諸部的侵擾起重要作用。[42]從以上探究中可以發(fā)現(xiàn)金代“乣”多為邊疆地區(qū)軍戶的代稱,“邊界”之說符合當時實際情況,而金朝統(tǒng)治者也視他們?yōu)椤半s類”。
到蒙元時期,“乣”的含義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韓儒林《元朝史》認為蒙元時期是乣軍的終結時期,乣軍降蒙后,一部分融入其他軍隊,與漢軍無異;一部分則作為鄉(xiāng)兵的一種,雖然仍保留“乣軍”這一名稱,但已無實際意義,很少被提及。[43]
綜合以上觀點,可以發(fā)現(xiàn)前輩學者的觀點并不是矛盾對立的,不同時期“乣”有著不同的內(nèi)涵。筆者以為遼時“乣”有“軍”和“部”之義,金時“乣”又有“邊界”和“雜類”之論,蒙元時期為乣軍的終結時期,“乣”有“鄉(xiāng)兵”和“無實際意義”之說。
總結前賢的研究,關于“乣”的讀音有“居黝切”“都由切”“札”“喀喇、查剌”“空”“xia”“混合說”等七種觀點。字形方面有“乣”為正字說、“糺”為正字說等兩種觀點,而基本排除了“糾”“紏”為正字說。詞義方面有“阿爾泰語”說、“軍或軍之一種”說、“糾”說、“主因亦兒堅”說、“札忽錫、托忽歹”說、“雜類”說、“邊界”說、“隊列、集團”說等八種觀點。遼金元時期“乣”的含義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其內(nèi)涵也是不同的。遼時“乣”有“軍”和“部”之義,金時有“邊界”“雜類”之論,蒙元時期又有“無實際意義”和“鄉(xiāng)兵”之說。前輩學者圍繞“乣”的音、形、義進行的一系列探討,極大地推動了這一學術難題的研究進程,為后來學者的探討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注釋]
①李桂芝先生最先提出“乣”音的六組分歧,然未對各家觀點進行系統(tǒng)歸納,本文擬在先生研究基礎上增加一組觀點,并對各家觀點進行系統(tǒng)歸納總結。具體參見李桂枝《遼朝糺軍管見》,載《東北史地》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