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窩
1.《李世民傳》
作者:[明]羅貫中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名篇推薦:興宮室剪彩為花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帝王政治家、軍事家。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善于納諫、用人,開創(chuàng)了史上少有的貞觀之治,是我國及世界上鼎盛的封建王朝——唐朝的奠基人。
本書從隋末寫起,以李世民為核心人物,記述了他在文臣杜如晦、房玄齡,武將秦叔寶、尉遲敬德、程咬金、段志玄、侯君集等輔佐下逐一掃蕩群雄,建立唐朝大一統(tǒng)及擊退突厥,開創(chuàng)貞觀盛世的過程,充分展現(xiàn)了李世民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寬闊的胸懷,遠大的志向,高超的謀略及用人智慧。
本書原名《隋唐兩朝志傳》(且記述到中唐),開創(chuàng)了《隋唐演義》、《說唐全傳》等隋唐史小說傳統(tǒng)。因以李世民為中心人物,且書名不通俗,今改名《唐太宗李世民傳》,一方面希望讀者借此了解隋唐歷史,另一方面學習李世民寬廣的胸懷、勵精圖治的精神、高超的謀略及用人的智慧。
2.《我的前半生(全本)》
作者:愛新覺羅·溥儀
出版社:群眾出版社
名篇推薦:帝王生活
《我的前半生》是最早公開出版發(fā)行的溥儀歷經(jīng)七年磨洗而形成的心血之作。以后的近半個世紀,《我的前半生(全本)》、《我的前半生(灰皮本)》、《我的前半生(批校本)》相繼公開出版。《我的前半生》在國內(nèi)外廣為傳播,為中外讀者了解中國近、現(xiàn)代史提供了窗口。也因為書中末代皇帝與時俱進的自覺改造世界觀的自我形象,使《我的前半生》產(chǎn)生了恒久的思想魅力。
3.《朱元璋傳》
作者:吳晗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名篇推薦:南征北伐
明史大家吳晗先生凝結(jié)三十年心血寫就,用翔實的考據(jù)、生動的筆觸,還原可靠的元末明初風云錄。本書是吳晗1948年寫定的版本,當時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潑,語言生動,正當盛年。在他筆下,一個歷經(jīng)艱辛磨難,乞討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氣度恢宏的統(tǒng)帥;一個勤政愛民、夙興夜寐又猜忌心極重,殺戮成性的矛盾復雜多面的帝王形象活靈活現(xiàn),本書終成明史及帝王傳記的不朽名著。
4.《乾?。赫?、 愛情與性格》
作者:張宏杰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名篇推薦:乾隆朝的離奇案件
讀懂了他,就讀懂了中國歷史,讀懂了中國政治。他是一個重情又長情的男人,與皇后舉案齊眉,伉儷情深;但又一生寵愛無數(shù),后宮收藏了天下各地的美女。他一生擁有多重角色——既是政治家,又是學者,同時還是詩人、旅行家和獵人。他本名弘歷,姓愛新覺羅,二十五歲登基,正式開始皇帝事業(yè)——給父親雍正的政敵們平反,豁免了全國的農(nóng)業(yè)稅,博得寬大仁慈的美名。四十九歲,平定新疆,威名遠播。
5.《清朝十二帝》
作者:閻崇年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名篇推薦:三次大捷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tǒng)一中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乃自號曰“皇帝”。從此以后,皇帝就成為歷代王朝最高統(tǒng)治者的專稱。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皇帝制度對于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統(tǒng)一、封建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以及反抗外來侵略、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等方面,曾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皇帝制度又造成了封建專制,桎梏著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
6.《武則天傳》
作者:林樹森
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名篇推薦:未雨綢繆武媚娘慎覓新主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女皇帝,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盛世中,武則天時代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有“貞觀遺風”之美譽。武則天的個人奮斗史和執(zhí)政史,千百年來飽受爭議。本書以武則天跌宕起伏的個人命運為主線,正本清源,講述她的是非功過與杰出的政治智慧,以及她對唐帝國崛起的深刻影響,同時讓讀者清晰地探究唐帝國的構(gòu)建和崛起的根源。
7.《秦始皇》
作者:胡高普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名篇推薦:嬴政艱難繼王位
公元前246年,趙政登基稱王,六國聯(lián)軍伐秦,但這些都被其平定。隨后,他誅殺嫪毐,平定內(nèi)亂。之后,他發(fā)兵滅韓,拉開了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序幕。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國滅齊,至此天下盡歸于秦。本書再現(xiàn)了秦始皇波瀾壯闊、功過參半的一生。故事大氣磅礴,情節(jié)高潮迭起,結(jié)局一唱三嘆,向讀者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了嬴政一代霸君的本色。作者以人性化的筆觸勾勒出了秦始皇不同凡響的情感世界。
1.《兵臨城下》(2001)
地區(qū):美國/德國 英國/愛爾蘭
導演:讓·雅克·阿諾
主演:裘德·洛 艾德·哈里斯 蕾切爾·薇茲
關鍵詞:戰(zhàn)場
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中,瓦西里是一個威震部隊的神槍手。他的好槍法百發(fā)百中,令敵人聞風喪膽。
為了激勵士氣,樹立榜樣,瓦西里的戰(zhàn)友——蘇軍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在報紙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跡,令瓦西里的形象更為高大。然而,坦妮婭的出現(xiàn),讓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時迷戀上了這個颯爽女兵。但塔妮婭喜歡的是瓦西里,這讓丹尼洛夫大為妒忌。
另一方面,德軍派出了他們的狙擊手康尼,讓同是神槍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瓦西里和康尼開始了斗智斗勇的決斗。
2.《生死狙擊》(2007)
地區(qū):美國
導演:安東尼·???/p>
主演:馬克·沃爾伯格 凱特·瑪拉 邁克爾·佩納
關鍵詞:替罪羊
在美國軍隊中服役,且在戰(zhàn)場上有過優(yōu)異表現(xiàn)的狙擊手鮑勃·李·斯瓦格在骨子里并不喜歡過這種整日與冰冷的槍械為伴的日子。斯瓦格在堅持到退伍之后過上自己向往已久的平靜日子。
寧靜生活并未持續(xù)多久,斯瓦格曾經(jīng)的上司希望憑借他的狙擊經(jīng)驗,在總統(tǒng)舉行街頭演講的時候在暗處為總統(tǒng)擔任保鏢,善良誠實的斯瓦格應允接受了這一任務。
到了總統(tǒng)演講那天突然一聲槍響,總統(tǒng)的貼身保鏢中槍倒地,還沒有回過神來的斯瓦格卻被當作刺殺總統(tǒng)的疑犯通緝。仔細的思考過后,斯瓦格方才清醒,原來自己從一開始便被人陷害成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