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本期雜志的專題報道《奉節(jié):消落的江城》,讀者會發(fā)現(xiàn)很多段落都以年份開頭:“1969年”“20世紀80年代”“1939—1941年”,甚至還有一處格外精確的“1909年4月29日下午5時”……憑借這些或遠或近、深深淺淺的年代標記,報道者仿佛為我們繪制出了一幅江城奉節(jié)在漫長歷史中不斷變遷的時間地圖。
雖然報道以奉節(jié)為主題,但在某種意義上講,“水”才是其中的隱形主人公。我們的報道者乘漁船游覽了瞿塘峽,在巫山縣城品嘗了最正宗的烤魚,尋訪了以三峽水庫蓄水位命名的“175M會館”,更沿著江邊峭壁上的棧道,體驗了一次獨特的“文化徒步”。確實,在奉節(jié)這樣一座江城,只有參照它與長江之間的關(guān)系,每件事物的意義才會充分顯露出來。而對于經(jīng)歷了三峽蓄水前后巨大變化的奉節(jié)人來說,水絕不僅像在“滾滾長江東逝水”之類的慨嘆中那樣,只充當時間流逝的隱喻——它反倒是變遷的實際實施者、故事的真正主角。古代的哲人稱頌過水不爭無尤、潛移默化的美德;我們講述江城的文化,展現(xiàn)的也正是水對人們生活的塑造力量。
多年來,作為旅游報道者,我們已經(jīng)習慣與變化打交道;我們不僅見證了旅游行業(yè)日新月異的巨大發(fā)展,在對各處報道目的地的追蹤考察過程中,更是直觀真切地感受到了景物的更迭、習俗的轉(zhuǎn)換。我們一邊贊嘆嶄新的事物與景觀的創(chuàng)生,一邊也不免要惋惜舊有風貌與技藝的消亡;但在欣喜與痛惜之外,更讓人佩服的,或許還是將近千年前蘇東坡面對長江和明月講的那一番道理:“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痹谧冞w的消落歷程中,那些值得珍重的事物反而會格外顯露,其意義也將明晰浮現(xiàn)。古人的達觀超脫,正是今天的旅行者感受變遷時最宜師法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