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恒
【摘要】目的:探討食管癌患者術后早期咀嚼口香糖對其胃腸功能恢復產(chǎn)生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3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食管癌術治療的“例患者分為參照組(術后給予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n=33)、研究組(術后早期咀嚼口香糖,n=33),比較2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結果:接受相應干預措施后,研究組患者術后平均首次肛門排氣以及首次排便時間均明顯短于參照組,術后平均住院天數(shù)也明顯短于參照組(P<0.05);2組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優(yōu)秀率分別為45.45%、69.700%,研究組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2組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分別為15.15%、42.42%,相關參照組組,研究組發(fā)生率明顯更低(P<0.05)。結論:食管癌術后在常規(guī)護理及處理基礎上,指導患者早期咀嚼口香糖,可促進患者術后胃腸功能得到更好恢復,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有助于患者術后獲得更快康復,縮短住院時間。
【關鍵詞】食管癌;手術;胃腸功能;口香糖
食管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吞咽功能會發(fā)生紊亂,再加上術后臥床時間較長,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會受到嚴重影響,引發(fā)腸粘連、腹痛腹脹、腸梗阻等相關不良反應,對患者術后康復、生活質量均產(chǎn)生嚴重影響m因此,術后須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患者胃腸功能得到更快恢復。本研究主要探討術后早期咀嚼口香糖應用于食管癌手術治療患者的臨床價值,現(xiàn)做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5年3月~2018年5月入院接受手術治療食管癌患者中選取66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者術前均無便秘、胃腸功能障礙及內分泌性、代謝性疾?。粺o意識障礙;由本人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按隨機數(shù)字法將納入者分為2組,各組例數(shù)均為33例。觀察組患者性別:男20例,女13例;年齡:50~70歲,平均(62.5±2.2歲;手術方式:10例為Ivor-Lewis手術,23例為Sweet手術。對照組患者性別:男21例,女12例;年齡:51~70歲,平均(63.1±2.1)歲;手術方式:11例為Ivor-Lewis手術,22例為Sweet手術。納入病例相關基礎資料對比,兩組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2組患者術后均給予常規(guī)護理及處理:①基礎護理:術后禁食,持續(xù)胃腸減壓,密切監(jiān)測脈搏、血壓、呼吸等指標,同時給予翻身、保溫等護理。②健康宣教:為患者及家屬講解術后相關注意事項,幫助其提高自護能力及健康認知,將健康宣傳小冊發(fā)到患者手中供其隨時閱讀。③心理護理: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溝通,及時告知其手術治療效果,安慰患者放松精神壓力,給予患者更多貼心照護,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鼓勵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精神狀態(tài)接受疾病治療。④康復護理:以患者術后狀態(tài)為根據(jù),及時指導其進行早期康復鍛煉。患者麻醉清醒后6h指導其做主動翻身、四肢活動等:術后12h,從鼻腸管或腸內持續(xù)滴入濃度為5%的250ml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40ml/h,逐日緩慢增加滴入量。⑤飲食護理: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同時達術后1周暫停胃腸減壓,患者可進食流質食物,然后逐漸過渡至普通飲食。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再加早期咀嚼口香糖?;颊哂谛g后第Id開始咀嚼綠箭口香糖,1片/次,15~20min/次,4次/d,直至進食恢復才停止。護理人員做好指導,密切觀察患者咀嚼反應,避免誤吞、誤吸發(fā)生。
1.3 觀察指標及效果評估
①觀察并記錄患者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排便時間及住院時間;②腸道功能恢復效果評估:主要以腸鳴音恢復時間為根據(jù)評估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2]。優(yōu)秀:術后1d內恢復;良好:術后1~2d恢復;一般:術后2d后恢復;③觀察患者術后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胃腸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通過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使用“x±s”表示,對比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行Xz檢驗。對比差異有顯效使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相關指標比較
術后,研究組患者首次肛門排氣、排便等時間均短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胃腸道功能恢復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優(yōu)秀率為69.70%,高于參照組的45.45%(P<0.05),見表2。
2.3 兩組并發(fā)癥比較
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15.15%(5/33),具體癥狀:2例為惡心,1例為嘔吐,2例為腹痛腹脹。參照組總發(fā)生率為42.42%(14/33),其中,4例為惡心,3例為嘔吐,7例為腹痛腹脹。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
3 討論
食管癌為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目前治療手段主要為手術切除。無論選取何種術式給予該類患者治療,手術創(chuàng)傷均較大,手術操作時間長,術后患者胃腸蠕動均會明顯減弱,部分患者甚至完全消失[3]。因此術后需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患者胃腸功能盡快恢復,使患者術后更快康復。本研究在食管癌術后指導患者早期咀嚼口香糖后,在胃腸功能恢復、并發(fā)癥減少、住院時間縮短幾個方面均獲得良好效果。
通過術后早期咀嚼口香糖,可有效促進患者腸蠕動,其作用原來體現(xiàn)如下:咀嚼口香糖可反射性引起胰、胃、肝、膽囊的活動,進而促進消化液分泌速度得到有效加快,使腸蠕動能力逐漸增強,同時可促進唾液分泌量增加,唾液在口腔中內消化糖對胃腸液分泌產(chǎn)生間接刺激,促進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得到更快恢復[4]。此外,咀嚼口香糖還可促進唾液pH值有效升高,使唾液緩沖能力增強,消除患者口臭、口千等癥狀,對口腔潰瘍起到良好預防作用,減低感染發(fā)生風險[5]。本研究中,指導研究組患者術后早期咀嚼口香糖后,該組患者首次肛門排氣、排便平均時間均明顯短于參照組,胃腸功能恢復優(yōu)秀率為69.70%,顯著高參照組的45.45%,術后相關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巧.15%,顯著低于參照組的42.42%,平均住院時間也顯著短于參照組。
綜上所述,食管癌術后早期咀嚼口香糖,可有效促進患者胃腸功能獲得更好恢復,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楊雪梅,張正馨,譚小義等.術后早期咀嚼口香糖對結直腸癌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5,15(05):542-543.
[2]李威,劉念,張士泰等.婦科惡性腫瘤經(jīng)腹手術術后咀嚼口香糖對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23(03):198-199.
[3]和曉鳳,湯珺.咀嚼口香糖對結直腸術后腸道功能恢復效果的Meta分析[J].大理大學學報,2017,2(08):89-90.
[4]王宇,孟一森,范宇等.咀嚼口香糖對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術后腸道康復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48(05):822-823.
[5]吳艷麗,孔憲超.咀嚼口香糖對婦科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婦產(chǎn)科臨床雜志,2017,18(0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