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康
摘 要 隨著時代的腳步不斷邁進,我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在不斷進步,全球化交流越來越加頻繁和重要,基于此,英語作為當前最為主要的國際語言,其地位顯得更加重要。在教學過程當中,培養(yǎng)大學生相應的英語能力,以適應崗位的不同需求,提升交流能力和發(fā)展?jié)摿Φ鹊龋钱斍案咝9灿⒄Z教學必須重視起來的重要內(nèi)容。在當前社會發(fā)展中人才的競爭是激烈的,對于大專公共英語教學一刻不可放松,只有從教學過程中,找到不足之處,分析原因,究其根本,提出對策,并付諸實踐,才能夠真正地解決問題。本文針對大專公共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希望英語教學質(zhì)量能夠有所提升,助力學生成才。
關鍵詞 高校 公共英語 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6.049
Abstract As the pace of the times continues to advance, China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ontinues to progress and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more frequent and more important. Based on this, English, as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language at the present time, is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at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orresponding English abilit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the job,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mpetition for talents is fier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cannot be relaxed for a moment. Only through the teaching process, we can find deficiencies, analyze the causes, and study the fundamentals,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and put them into practice, and finally really solve the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t is hoped that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mechanics can be generated.
Keywords college;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1 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
1.1 生源質(zhì)量問題
目前現(xiàn)狀來說,高校生源質(zhì)量一直參差不齊,難以保證高質(zhì)量的生源。這是由于生源主要是來自各個高中、技工學校、中等職業(yè)學校等等,很大一部分學生英語水平有限,英語基礎不夠牢靠,詞匯量不足,閱讀能力不足,對于英語的語法、相關邏輯混淆,英語寫作以及口語能力都相對較差,在這種情況下,多元化生源造成了高校學生英語基礎普遍偏低的現(xiàn)狀。再加上院校的擴招,生源的質(zhì)量就更加難以控制,這使得公共英語教學更加困難。
1.2 教學條件不足
首先,在我國傳統(tǒng)教育過程中,重理輕文已經(jīng)成為高職教育中的一種常態(tài)。與此同時,高校教育過程中對公共英語教學建設明顯不足,例如教學設備、教學理念、教學體系等等都存在明顯不足。一直以來教育教學方式主要是采取課堂講授教學,這使得相關教育教學基礎設施明顯滯后。以往大多數(shù)是以黑板、教師、教材為三要素,進行公共英語教學,這使得教學過程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發(fā)展脫節(jié),難以進行教學方式、方法方面的革新。大專院校的實際情況中,大部分教師數(shù)量有限,合班授課是普遍現(xiàn)象,每次授課都是100人左右,或者更多。在這樣1對100的授課模式下,很難進行細致化的授課,無法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條件不足的情況下,想要只通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其效果不夠明顯。雖然國家目前在不斷增加對于教育的投入,但是教學條件不足仍然是高職教育中比較明顯的短板。很多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由于現(xiàn)實條件的制約難以進行有效的運用和發(fā)揮。
1.3 教學的單一性
公共英語作為基礎必修課對于學生來說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并且教學的單一性使得公共英語教育教學更難以形成其應有的教學效果。
(1)課程設置單一性。大專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一般采用每2周6學時的課程,1年課程,課程對于英語聽說方面的教學較為缺乏,傳統(tǒng)的精讀課讀寫教學模式顯得越加單一化。這很難對學生英語能力提升提供較為有效的幫助,學生英語學習也較為零散,難以達到課程要求。
(2)教學方法單一性。大專公共英語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大多對于單詞、詞組、語法等方面的講解傳授較為精通,重點以課本為基礎,以自我認知為基本,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主要是結合單詞、詞組意義,并加以翻譯教學法進行教學,對于新興的教學方法目前仍表現(xiàn)出接受運用不足的情況。
(3)教學模式單一性。大多大專院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仍然是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缺乏有效的語言實踐環(huán)境,缺乏對語言的運用。課堂更多的只是對英語單詞的理解,句子的翻譯等等。再加上班級人數(shù)眾多,學生難以形成有效的實踐互動,學習英語成為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4)考核機制單一性。目前,大專院校在進行英語的考核時,主要采用的依然是以考試成績?yōu)橹饕獦藴?,平時表現(xiàn)為輔助標準,以此來確定學生考試成績??荚噧?nèi)容大多數(shù)來自日常的題庫與知識點,應試教育的考核機制,并不能夠?qū)W生對于英語的運用能力有所提升,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將漸漸消逝。考核機制的單一性,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被一定程度的抑制。
2 大專公共英語教學對策的探索
2.1 教學理念的轉(zhuǎn)變
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對于先進國家教育理念的學習,同時結合我國國情與教學現(xiàn)狀,逐漸形成以素質(zhì)教育、創(chuàng)新能力教育、終身學習理念為主的教育理念,并且已經(jīng)在教育界成為一種共識。學生對于新思潮、新觀念的接受能力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教育理念的轉(zhuǎn)變主要強調(diào)了學生在接收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成績的提升,而是知識、能力、素質(zhì)的全方位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基礎下,教師也要逐漸進行改變,以學生為本進行教育活動的開展公共英語教學,樹立素質(zhì)教育為主的教學理念,針對目前我國高校學生受教育基礎情況,以及目前英語教育教學文化背景,以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通過對資源的協(xié)調(diào)、重組、優(yōu)化,使學生和教師都能夠接受新時代的教學理念的洗禮,積極主動地進行教和學。與此同時,要考慮到社會的發(fā)展,企業(yè)的需求,深刻理解社會需求與個人發(fā)展中的關聯(lián)性,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的有效發(fā)展,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幫助。
2.2 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大專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生源質(zhì)量參差不齊,基于學生英語基礎相差較大的基礎實情,提出分層教學的教學理念。由于英語基礎的差異,實施大班授課明顯難以建立有效的教學體系。為了能夠解決當前存在的生源差異問題,在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針對學生情況進行分級指導,因材施教。以往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更多是采用同教材、同進度、同方法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教學效果也較為一般,學習較好的學生接收能力強,跟得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可能由于某個地方?jīng)]有跟上,導致厭學或者放棄的念頭,這對公共英語教育教學極為不利。因此,具體的分層教學做法,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入學摸底考試,對學生英語水平進行分層,實行相應的分層教學模式。因材施教使大部分學生的英語能力都能夠有所提升。
2.3 改變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
公共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較為重要的是提升學生對學習公共英語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破自我,不能墨守成規(guī),分層教學過程中要將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方式方法融入到課堂中去。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互動,積極發(fā)言,積極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感。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例如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有助于學習的音頻、視頻、影像資料、電影片段等等,豐富學習的內(nèi)容,加深學生對英語的全方位認知。與此同時,增加師生間的互動和英語交流,合理開發(fā)QQ群、微信群、微博、論壇、校網(wǎng)平臺等多媒體網(wǎng)絡為介質(zhì)的生活化教學延伸,將公共英語知識、信息等等傳遞給學生,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營造更加符合學生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4 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當前,大部分在職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主要運用復習舊課—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作業(yè)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傳授知識為基礎,這種教學模式目前具有結構完整、階段分明等優(yōu)點,在傳統(tǒng)課堂教育過程中作用也較為明顯。但是,時代在變遷,社會的要求在變化,高職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不僅僅只要求書面成績,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聽說能力。這種情況的轉(zhuǎn)變使傳統(tǒng)教學模式局限性逐漸暴露了出來。因此,對于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改變是當前的重要研究命題。
公共英語教學的教材主要是《高職高專實用英語綜合教程》,內(nèi)容單一,講授時可補充相關的人文知識,擴充學生見聞,引起學習興趣。同時,還可結合專業(yè)特點,將職業(yè)英語滲透在公共英語的教學中,選取相關度高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不局限于傳統(tǒng)形式,可以結合現(xiàn)代教學設備,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對象,靈活選用教學模式,以求提高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語言應用能力。
2.5 科學考核機制,激勵學生的英語學習
目前,大專院校英語課程在考核過程中主要采用終結性評估策略,以分數(shù)為考核過級率標準,師生對于分數(shù)的過于關心,但是對于實際的英語知識、技能學習運用明顯不足。基于此,科學的課程考核體系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方向。將形成性評估、診斷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等多種評價方式結合,通過優(yōu)勢互補,進行多元性評價機制的構建,量化與細化評估方式。在考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保證客觀、公正、真實的評價,督促和激勵學生能夠更主動地學習。
3 結束語
大專英語課程的開展,是為了能夠培養(yǎng)更多社會、企業(yè)所需求的高素質(zhì)人才,這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英語知識基礎,更要具有較為扎實的語言能力基礎,同時要在學生對英語實際應用方面進一步提升。在未來職業(yè)相關領域的業(yè)務能力是當前公共英語教育教學的主攻方向。因此,通過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大專公共英語教學的分析探討,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反思,并提出相應對策,能夠提升大專院校公共英語教學水平,使其更加符合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實現(xiàn)大專教育目標。最終實現(xiàn)高素質(zhì)人才的培養(yǎng)和輸送,更好地使學生成才,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 朱慧英.中高職公共英語一體化教學問題探討及對策分析[J].價值工程,2017(28).
[2] 李亞格.高職高專公共英語專業(yè)化有效教學模式研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1).
[3] 陳濤.新疆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西部科技,2013(7).
[4] 彭秀銀.突破傳統(tǒng)回歸本色——談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改革[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7(2).
[5] 吳玉光.淺析我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