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琴
摘要:小說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在小說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一般興趣比較濃厚,然而小說來源于生活,其立意往往比較深刻,比較高遠,學生生活閱歷不足,可能對很多內容無法理解。因此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作品的具體特點,進行科學的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小說教學;語文教學
通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小說內容的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小說的興趣,要讓學生建立起來,對小說作品的正確態(tài)度,讓他們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保持清晰的思路。小說是文學作品,它反映著人與現(xiàn)實之間的一種審美關系,我們必須以審美的態(tài)度來鑒賞小說中所寫到的人和事,不能把小說里的人和事作“傳記”或“新聞報道”式的分析。二是要交給學生讀小說方法,才能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
小說的這兩個教學目的,都需要“知識”的支持。過去我們反對語文教學中過多的傳授知識,但語文本身并非不需要知識,恰恰相反,我們的許多教學目的,都需要知識教學這個載體,需要以知識教學為渠道來實現(xiàn)。因此要如何有效開展小說的教學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加強對小說表現(xiàn)形式的講授,讓學生明白小說的一般特點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給學生在小說的具體特點方面,加強理論講授,讓學生從較高的層次把握小說的基本特點,從而更好的指導他們的小說閱讀行為,這種由上而下的認識方式,在小說的教學中非常重要。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從理論層面進行講述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注意小說作品的細節(jié)內容。小說是文學中最常見的一種文本表現(xiàn)形式,其中蘊含著寫作者個人的情感,并且包含很多的情節(jié)鋪墊及矛盾沖突等。小說的表現(xiàn)形式也是衡量小說寫作好壞的一個標準。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在小說教學中通過表現(xiàn)形式的講解,讓學生收獲更多體驗。
某初中語文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智取生辰綱》這篇小說的時候,沒有單純對這一篇小說進行分析,而是從大的整體角度出發(fā),結合了《水滸傳》中“楊志賣刀”、“雙奪寶珠寺”等內容進行統(tǒng)一分析。這樣,學生就可以從多篇小說的內容中掌握《智取生辰綱》中蘊含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掌握這篇小說中矛盾的設置方式及小說情節(jié)的進展情況等,在此基礎上,學生就會充分理解小說中的寫作思想,并且獲得相應的審美體驗。正是由于該教師在小說教學中對表現(xiàn)形式進行了適當?shù)闹v解,才讓學生通過學習小說的相關內容獲得了相應的學習體驗,也保證了小說教學的整體質量。
二、帶領學生深入分析人物的角色形象,充分體會小說的寫作主題
在小說作品中都有角色,這些角色的描寫方法需要讓學生加以重視,并且進行分析。首先要讓學生明確作者是通過哪些描寫手法刻畫人物的。如在教學魯迅小說《孔乙己》時,外貌描寫有: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顯示人物的性格邋遢)。神態(tài)語言描寫有: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表現(xiàn)人物性格死要面子)動作描寫有:他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從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里(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自命清高)。
除了外貌、語言、動作描寫以外,有些小說較多地運用了心理活動描寫。如《最后一課》中對小弗郎士的刻畫運用心理描寫,一方面生動地描繪了小弗朗士天真幼稚的心理狀態(tài),另一方面又真切地反映了愛國主義感情在他幼小心靈中的萌芽滋長,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在孫犁白洋淀小說《蘆花蕩》中刻畫的老頭子形象也用到了眾多心理描寫,刻畫出老頭子的“自信”“內疚”“高興”的心理,進而體現(xiàn)老頭子的愛憎分明、機智勇敢、不畏犧牲的英雄精神。
三、把更加廣泛的知識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對小說有更加全方位的理解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小說作品,這些小說既包括古代的,也包括現(xiàn)代的,也有當代的作品,在不同年代的作品中,其特點比較鮮明,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相關的歷史背景知識融入其中,讓學生可以對作品有一個更加全方位理解。這樣的講授方式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他們更好的理解小說的內容,幫助他們建立起來興趣。
另外,在小說作品的講解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座談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討論,在有些敏感問題上更是可以,你爭我論,形成一種非常熱烈的學習局面。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小說作品,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或者是續(xù)寫,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加以拓展,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理解深度。
具體形式方面,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們開展一些辯論活動。教師應事先將教材中的某一關鍵的問題的幾個不同觀點介紹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認真鉆研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辨析,選擇一種觀點,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辯論。例如教學《楊修之死》時,我首先提出:楊修的死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自己好耍小聰明、恃才放曠、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以致招來殺身之禍?還是曹操奸詐多疑、心胸狹窄、嫉妒人才而決心鏟除楊修?然后讓學生認真鉆研課文,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選擇一種觀點,然后各方展開了唇舌之戰(zhàn),各自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立論的根據(jù),有時他們還反問對方。
四、結合多媒體技術開展小說教學活動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的服務于具體教學過程,讓人學生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去理解小說作品。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完某篇作品之后,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自行對小說的內容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對小說的內容有更為深刻的領會,從而獲得新穎的體驗。
某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都德的小說《最后一課》的時候,積極應用了多媒體技術。教師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讓學生根據(jù)小說描寫的內容編寫舞臺劇進行演出,學生們會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卻表現(xiàn)人物角色的心理特點,在這個過程中,其他學生可以認真的觀看并在表演結束之后,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感受想法。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小數(shù)教學,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來組織教學活動,要給學生更多信息資源,幫助他們理解這些作品,提高他們對小說作品的整體把握能力。
(作者單位:江西省鷹潭市田家炳中學3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