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芹
“教學法一旦能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彪S著新課程的改革,在現(xiàn)代的教學活動中,許多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擯棄,現(xiàn)在的教學需要的是一個靈動開放具有藝術性的課堂,我們要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動力。我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以課堂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
語言在人類交際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學大部分就是靠這一手段來完成,教師應該充分靈活地利用這一個工具,讓自己的語言具有人情味,富有濃郁的文化底蘊。而不應該是炮彈,轟炸;是針刺,刺激;是干草,枯燥;是開水,無味。它應該是流過心靈的音樂,淌過心靈的小溪,拂過心靈的清風,飄過心靈的花瓣,給學生一種享受,一種陶冶,讓他們有一種賞心悅目、如沐春風的感覺。長此以往,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學生在良好的語言氛圍中,就會由感動而被吸引,由吸引而喜愛,由喜愛而加入,“入”而學生學有所獲,教師也教亦有所成。升學的壓力已經(jīng)使學生身心疲憊,茫茫題海中的掙扎更使學生心靈麻木,那種如撒落花似的語言,也許,心靈對此更需要。
二、以神態(tài)動作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不僅僅光是學歷高,知識懂得多,學生就會接受、喜歡乃至欣賞。還要能夠和他們打成一片,以教師個人特有的魅力吸引他們,征服他們。所以,在課堂上,不能板起面孔來條條框框的說教。特別是語文這門學科的特殊性,如果拿起課本只顧自己的“子曰詩云”,不顧學生在下面“莊生曉夢迷蝴蝶”“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明月”,這樣的教學效果肯定不盡如人意。結合所學的課文內容,用生動豐富傳神的神態(tài)以及動作語言,會使你的課堂錦上添花。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讓學生感覺到你充滿生機與活力,進而感染學生,師生互動,那可以說就是一堂成功的課。”若能于慷慨激昂處爾“眉飛色舞”(岳飛《滿江紅》)。低沉哀婉處爾“黯然神傷”(柳永《雨霖鈴》)。熱烈召喚處爾“振臂高呼”(《不自由,毋寧死》)。這樣,我們才能充滿魔力地徜徉于課堂之上,讓我們的課堂洋溢著激情與生命的芬芳。不知不覺中,正處青春多情的學生就會被老師的蓬勃朝氣所感染,才能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進而融入你的課堂。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實現(xiàn)課堂高效學習。
三、以課堂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改革也與時俱進,21世紀的教育,不僅要使受教育者有知識,更重要的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的引領,要在更高的層次上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培養(yǎng)具有寬厚的基礎知識、富有創(chuàng)造力、鮮明個性和合作精神的知識型和智慧型思想性人才。教師的職能也由原來簡單的“受業(yè)解惑”轉化為新型的“教育者”,相應的,當今教育對教師的各個方面要求都有很大的提高。那種唾沫星亂飛式的條分縷析,不厭其煩地肢解課文,一味去記知識點的課堂做法非常欠妥。
語文課堂上,注重基礎的前提下,把學習方向轉向作品的構思和精神實質的把握。比如,上《指南錄后序》時,強調文言文知識點的同時,更要帶著學生去領悟作者“壯心欲填海,苦膽為憂天”的愛國情志和“若使無人折狂虜,東南那個是男兒”的民族正氣。學生感受作品中深邃的思想和精神力量。反過來,更有利于學生對文本的把握,以及基礎文言知識點的記憶。
老師也可以適當?shù)匕颜n本內容加以引申,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加深了學生對課本的理解,積累了寫作的素材,可謂“一石四鳥”。比如,上《燭之武退秦師》,在理解語言的魅力與力量時,可以補充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馮婦搏虎,海倫·凱勒學說話,周恩來語驚記者等的例子。學生在驚嘆中,高效率地完成了對作品的學習。在學習“讀書的苦樂”時,為了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學習中的苦與樂、難與易、成功與失敗,我聯(lián)系了古人讀書的情趣,比如“綠滿窗前草不除”之趣,“紅袖添香夜讀書”之趣,“雪夜閉門讀禁書”之趣,讓學生體會到文學的審美享受;舉了“孔丘韋編三絕”,漢代大儒董仲舒“三年不窺園”,清代學者王士禎愛逛慈仁寺舊書攤,錢鐘書聲言“橫掃清華圖書館”等故事,使學生受到震撼的同時,對讀書有了新的認識。不僅將課堂的氣氛活躍了起來,而且調動起了學生濃郁的學習興趣。
四、以課堂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我們教育的形式也不必拘泥于以往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一本書?,F(xiàn)在多媒體以其良好的音響效果,壯美的畫面,豐富的容量,強烈的視覺沖擊,完全可以讓我們的課堂豐富多彩,富有情趣,能夠大大調動學生的興趣與參與度。
比如上《蘭亭集序》時,可以把王羲之的手跡展示給學生看;上《肖邦故園》時,可以播放肖邦著名的系列鋼琴曲,更好地去體悟文中對音樂的描寫;上《想北平》時可以選取過去與現(xiàn)在北京的圖景畫面,予以比較。上《紅樓夢》之《林黛玉進賈府》時,可以先播放歌曲《枉凝眉》以渲染氣氛,進入情趣,播放影視劇黛玉進賈府片段,去理解里面的人物形象,以及深刻理解寶黛愛情悲劇。播放對應的電視劇視頻,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兩相比較。在上必修三劇本版塊時可以播放影視作品(如《雷雨》節(jié)選、《辛德勒名單》《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賞析詩詞歌賦時,如果老師嗓音夠好的話,有些詞賦也可以恰當?shù)爻獌删洹R部梢岳谜n堂時間舉辦各式的“小型詩歌朗誦會”“小型話劇表演”“小型相聲表演”“小型辯論賽”等等。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之路迢迢,追求之心拳拳。語文教育這片綠洲,需要我們語文教師的真情去澆灌滋潤,讓我們用我們的真情熱情去點綴語文這片絢爛多彩的天空。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