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榮堯
評價一個陌生人的散文有時很容易———它出自內(nèi)心忍不住的歡喜與沖動;而評價一個熟人的散文卻顯得很困難———它或許是出自一種友誼與內(nèi)心的愛。面對辛茜的文字,內(nèi)心的感觸就不是前面這幾個動詞所能概括的。她對我而言是個“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指之前在一些刊物上讀過她的不少作品;陌生指有關(guān)她的個人信息我一點都不知道,只是以一個前詩歌評論者的身份與直覺,從她的文字里看到她模糊的身份是置于西部、青海的大輪廓中的。
當她的散文作品以一種集群性的方式呈現(xiàn)在我面前時,一個散行者的身影逐漸向我走來,她是從青藏高原東緣一條叫隆務的河邊散出去的,以一座叫保安的古城為起點。這讓我想起美國現(xiàn)代詩人愛德娜·圣文森特·米萊的那首《出走》來:“我不在乎我將走哪條路;這道通哪兒,我也不在乎。出這屋就行,免得心碎掉;我一定得走,得另找去處。”
她的去處究竟在哪里?綠絨蒿、曼陀羅花、大花杓蘭、報春、百合、鳶尾、馬先蒿、茜草、互葉醉魚草等一一出現(xiàn)在她和讀者的眼前,走近這些高山花卉的方式不外乎是有時開車、有時騎馬、有時步行,讓我看著看著皺起了眉頭:這不是典型的游玩式賞花嗎?
且慢,隨著她的筆觸的逐漸深入,一件矯正器不停在我內(nèi)心工作。我的眼前晃動的就不是一群植物的相貌了,讀到的就不僅僅是一種貌似宏大的、對大地植物的情懷。讀到的辛茜,就是柏拉圖在《蒂邁歐》中稱作的“屬天而不屬地的植株”。這女子,哪是在藏地尋花?她給自己安裝了兩雙飛翔的翅膀,一雙讓她的足跡跨越洮河上游、孟達天池、土門關(guān),擴延著自己的植物之路;另一雙翅膀則讓她自由飛翔于自己的文字營構(gòu)的世界中:干凈、高蹈且詩意蕩漾。她在“蓍草”前,將其從《易經(jīng)》的深土里拽出,找出它被古人占卜的驕傲;她將青藏的茜草嵌入《茜草為紅》的散文集里,試圖保留父親對她的一份簡樸的希望———“成為一棵保持質(zhì)樸、藏于密林和草叢間的小草”。
物性的地理散行,讓她從隆務河邊的故鄉(xiāng)走到了都市,從少年時代在草叢里尋找快樂到在中年時期踩在一枚枚植物葉片上書寫智慧。她把草木之心上的塵埃仔細拂去,草木把自己交付給了她的有心之筆。在她的筆下,青藏草木不再是高原的驚艷、裝點,是那片神奇大地上,生命的一場場集體狂歡,一次次獻給季節(jié)的頌唱。
仔細乘一艘快艇,沿中國的散文之河瀏覽一遍,我們會發(fā)現(xiàn),文壇的祖宗們并沒有給我們留下散文在今天怎么完善自己的經(jīng)驗。尤其是透過白話文運動割裂傳統(tǒng)文體的百年文學發(fā)展史,讓我們看到小說與詩歌的發(fā)展中給自己爭得的、贏得的乃至擁有的自由度,越來越增加作家與詩人的存在感與自豪感,小說和詩歌無疑在自己的路上走得越來越意氣風發(fā),也為自己的創(chuàng)新爭取到了越來越多的自由度。而散文在創(chuàng)新上,無疑顯得落寞了許多,為自己努力到了一個敬陪末座的尷尬。
辛茜和她的文字一起散行于人生,以散文的形態(tài)彰顯了自己的文體命名。一個“散”字,凸顯或掩隱了散文這種文體的神異性。無疑,她和當下的散文作者一樣,一定為那些罩在頭上的散文律法惱火,也想擴大自己的文體經(jīng)驗的疆域,努力調(diào)整敘事視角的方向盤、擴突文本的疆際,讓虛構(gòu)性合理、體面地走進文本,等等。在她的創(chuàng)作中,節(jié)奏的把握和設計,語言靈活度的擴大,寫作題材的單一,“試錯”的勇氣,思緒的開合度顯得不夠開闊等問題,也正是中國當下沖在一線的散文作者一起思考、突圍的,這是一種漫長的、苦惱的芬芳,相信必為她和他們集體聞到并享受。時下的散文越來越生活化、情緒化,當青藏大地成為旅游文學的消費品時,我看到辛茜面對一條貌似壯闊的大路,早就選擇了輕微轉(zhuǎn)身,向自己認定的那條人間草木之路孤獨地行去。那條旁出的枝杈上,結(jié)出的,一定是屬于她的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