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華 劉漢順 吳蓉 邢齊樹
【摘要】目的 觀察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治療哮喘緩解期80例臨床療效。方法 對2014ˉ2016年我科運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治療哮喘緩解期的80例患者進行隨訪觀察,從發(fā)作次數、住院次數等方面進行比較。結論 治療前后發(fā)作次數、住院次數比較等均有明顯減少,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療法對于哮喘緩解期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冬病夏治穴位敷貼哮喘緩解期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8)02-153-01
哮喘是全球范圍內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它以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為臨床主癥。本病易反復發(fā)作,日久可產生氣道不可逆性狹窄和氣道重塑,引起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等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并給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沉重的醫(yī)療負擔。我們運用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治療哮喘緩解期,療效較好,現將方法及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4~2016年三伏天到我科接受哮喘緩解期冬病夏治的患者共8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齡均數(41.3625±15.5174):病程平均數(25.41±13.81)年。
1.2 診斷標準:參照2008年中華醫(yī)學會頒布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1]制定的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病情分級標準,哮喘緩解期患者為病例選擇對象。排除標準: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患者;年齡在18歲以下或65歲以上者;合并有嚴重心、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對敷貼藥物過敏者。
1.3 藥物與敷貼方法 在三伏天進行穴位貼敷即冬病夏治療法,貼敷藥物為白芥子、延胡索、肉桂、甘遂、細辛、按2:2:2:1:1,共研為末。加入2.5克麝香攪均勻,用生姜汁調為糊狀。制成直徑1cm、厚為2mm的圓形藥餅。穴位?。悍斡帷⑵⒂?、腎俞、天突穴、大椎、定喘。在三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進行貼敷治療,連續(xù)貼敷3年為1療程。每次貼藥時間4~6小時。
1.4 觀察指標隨訪1年,觀察(1)患者治療后總體臨床療效(2)治療前后哮喘發(fā)作次數、住院次數。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應用SPSS軟件對治療前后兩組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1 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中醫(yī)證候療效判定標準。
2.1.2 臨床療效:80例患者治療后顯效20例,有效53例,無效7例,總有效例91.25%。
2.2 治療前后發(fā)作次數、住院次數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治療后在哮喘發(fā)作次數、住院次數方面明顯減少。見表1
3.討論
哮喘好發(fā)于冬季,具有反復發(fā)作、慢性遷延的臨床特點。病因主要為邪實正虛,正虛為肺、脾、腎3臟俱虛,邪實則為痰飲伏肺。根據《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yǎng)陽,以從其根”及“以夏之陽盛之時,助素體陽虛之體”等理論,對寒冷季節(jié)易發(fā)的哮喘,治療宜在夏季,當以養(yǎng)陽為本,即“冬病夏治”。在夏季三伏天人體氣血旺盛腠理皮毛開泄的時候進行藥物貼敷,藥力最易直達臟腑,達到振奮肺、脾、腎三臟陽氣,寒痰伏飲受制而邪氣衰,正盛邪衰,病情緩解。達到減少哮喘急性發(fā)作或不再發(fā)作的目的。
穴位貼敷所用中藥采用白芥子、細辛、肉桂等藥物,白芥子利氣豁痰;細辛善溫肺寒以化飲,入腎溫腎納氣,降沖逆而鎮(zhèn)喘咳。肉桂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引火歸原的作用。三者相配,共奏豁痰溫肺直達痰飲內伏之所。甘遂善行經隧之水濕,攻下逐飲力峻,甘遂可引藥直達痰飲內伏之所。并且與延胡索、姜汁等藥物合用起到刺激穴位、祛除伏痰、激發(fā)陽氣等作用,對哮喘之宿根能起到針對性的治療,能夠減少哮喘發(fā)作次數和減輕哮喘發(fā)作時病情。
我們所選穴位為:大椎、定喘、天突、肺俞、脾俞、腎俞。所選背俞穴在督脈及膀胱經上,督脈和膀胱經統(tǒng)領人體全身陽氣,為調節(jié)各臟腑功能及抗御病邪侵襲的兩大主要經絡。大椎穴有“陽脈之海”之稱。能溫經散寒,振奮人體全身的陽氣,激發(fā)人體正氣,三伏天貼敷大椎穴正合“春夏養(yǎng)陽”之意.。肺俞穴,肺臟腑經氣轉輸之所,用辛溫藥敷貼該穴可以達到溫肺固衛(wèi),祛風散寒的功效。天突穴具有宣肺平喘的功效,定喘有化痰定喘,肅降肺氣的功效,主治哮喘。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俞、脾俞、腎俞相合,具有化痰理肺,培土生金,補腎納喘之效。本病取穴重在取肺俞、脾俞、腎俞背俞穴,重在調理臟腑功能,以治本為主;配以定喘、天突等穴理氣降逆平喘,兼以治標。由此達到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標本同治之效。
中藥穴位貼敷方療哮喘所選藥物多為辛香走竄、功善貫通經絡、深達臟腑之品,易于透皮吸收,由外達內,發(fā)揮貼敷藥物功效。由此藥、穴結合,有助于控制哮喘發(fā)作,達到防治本病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26(3):132-135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4版,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