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護理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血氣指標及預后的影響分析。方法將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醫(yī)院接受心肺復蘇的患者納入本次病例資料,研究人員在患者同意的狀況下對100名患者實施相關護理干預,100名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實施急診護理,分別觀察兩組患者在實驗時間內所獲得護理效果,并對比兩組患者SAS、SDS評分與血氣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29.66±3.77)、SDS評分(33.45±2.65)、PaCO2(24.69±2.12)mmHg數據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49.10±4.62)、SDS評分(53.21±2.66)、PaCO2(43.93±2.52)mmHg,而PaO2(92.31±2.67)mmHg高于對照組患者的PaO2(72.72±6.21)mmHg,(P<0.05)上述觀察指標數據具有可比性。結論在患者接受心肺復蘇后,護理人員為其實施急診護理,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SAS、SDS評分,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讓患者在住院期間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促進患者疾病的好轉,可作為首選的護理方法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急診護理;心肺復蘇;心理狀態(tài);血氣指標;預后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8)02-118-01
心肺復蘇【1】是臨床上對于出現心臟驟?;颊呓o予的一個重要的搶救措施,在急診科室較為常見,心肺復蘇的成功率與患者的生命健康有著直接的關系,若在患者實施心肺復蘇后,為其采取急診護理干預,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醫(yī)院接受心肺復蘇的患者納入本次病例資料,對照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1:29,年齡最大的70歲,年齡最小的23歲,平均年齡為(45.10±4.73)歲;觀察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8:22,年齡最大的74歲,年齡最小的26歲,平均年齡為(45.68±2.66)歲。排除標準:患有嚴重的肝腎功能疾病、心臟疾病、惡性腫瘤以及傳染病等患者;對于本次研究不同意的患者。納入標準:在與患者、患者家屬經過有效溝通后,均對本次研究表明支持,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人員將本次實驗上報至醫(yī)學倫理會與相關科室,獲得支持后開展研究。將所收集的相關資料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后,所有的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患者實施基礎護理,觀察組則采取急診護理,具體措施如下:在患者心肺復蘇完成后,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心電監(jiān)護,將毛巾放置于患者的額頭、頸部等位置,預防患者出現腦部損害,增加觀察心電監(jiān)護儀的次數,同時多與患者進行交談,了解患者的想法,并為患者實施心理疏導,讓患者感受到來自醫(yī)護人員給予的溫暖,鼓勵患者主動傾述自身的煩惱,在與患者交談過程中,應采用和藹親切的語言,避免使用過激的言語【2】。
1.3 觀察指標
研究結束后,護理人員使用SAS、SDS評分量表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清緒進行調牙占,80-100嚴重心王卿章礙;60-80分中度心理障礙;40-60輕度心理障礙;40以下則為心理健康。觀察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中出現的統(tǒng)計數據使用Excel軟件錄入,研究人員將所有的數據進行分類處理后,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將數據通過SPSS20.0數據包分析計算,以α=0.05為檢驗水準,若計算出的結果為(P<0.05),本次研究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29.66±3.77)、SDS評分(33.45±2.65)、PaCO2(24.69±2.12)mmHg數據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SAS評分(49.10±4.62)、SDS評分(53.21±2.66)、PaCO2(43.93±2.52)mmHg,而PaO2(92.31±2.67)mmHg高于對照組患者的Pa02(72.72±6.21)mmHg,(P<0.05)上述觀察指標數據具有可比性。(見表1)
3 討論
大多數接受心肺復蘇的患者疾病癥狀不一,且大多數患者的病癥較為復雜、不穩(wěn)定,病情危急,常常易伴有多種并發(fā)癥,因而在為患者實施心肺復蘇的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的急診護理,評估患者的病情后,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為患者制定護理計劃,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3】。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選取了100名患者加入本次研究,對觀察組患者,將急診護理貫穿于整個護理工作中,在患者實施心肺復蘇后,護理人員加強了對患者的心電監(jiān)護,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同時與患者進行交談,評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了解患者內心所想,從而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在患者接受心肺復蘇后,護理人員為其實施急診護理,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SAS、SDS評分,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讓患者在住院期間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促進患者疾病的好轉,可作為首選的護理方法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勤.以主要照顧者為主體的心肺復蘇主題培訓護理在PCI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87-90.
[2]黃婷,顏羽,楊奕,劉欣欣,梁振娥,農湫雯,周敏靈,莫小玲.循證護理對心源性心搏驟停心肺復蘇患者應激炎性反應因子及預后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7):2624-2626.
[3]林慕如,王可君,阮曉藝,黃海燕.對于心源性心臟驟停患者心肺復蘇后進行延續(xù)護理的必要性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7,46(13):181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