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然 黃桂林
日本的國家公務人員并沒有嚴格的區(qū)分。一般說來,判定日本國家公務人員的標準主要從以下幾個原則:從事這項職務的人,從事的是否是國家的事務;是否由國家任命;原則上是否得到國家的勤務報酬。
日本從二戰(zhàn)結束后開始建立現(xiàn)代公務人員制度,大力加強公務人員職業(yè)道德建設。1947年日本政府制定《國家公務人員法》,這是第一部依據(jù)資產階級民主原則和效率原則,遵循新憲法精神的公務人員法。1950年日本政府又公布《地方公務人員法》,從而全面地從法律上確立了公務人員制度。2000年,隨著日本政府行政改革的推進,制定了“信賞必罰的人事制度”。
日本在2001年通過了《公務人員制度改革大綱》,又在2002年10月10日確認了國家公務人員法修正案的法制化。這次改革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建構新的人事制度。為實現(xiàn)以全體國民為本的優(yōu)良高校的行政服務,要求各相關部委積極努力建立合理的任用與賞酬制度,重新構建公務人員的任用、賞酬、評價等機制,最大限度做到人盡其才和以能力為本。二是保證人才的多樣性。隨著公共行政的分工越來越專業(yè)化和精細化,要求政府打破傳統(tǒng)的人才選拔制度,改革考試制度和公開招聘制度,錄用民間人才,擴大女性職員錄用名額的增加。三是建立合理的再就業(yè)途徑。對退職到企業(yè)就業(yè)人員,建立有效的制約機制,建立與原部委就業(yè)關系的回避機制。對到特殊行政法人工作人員,防止部位影響力的延伸。對到獨立行政法人工作的人員,建立一整套的評價機制,并公開他們待遇。四是提升組織的整體業(yè)績。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建立激勵和有彈性的組織和人員管理機制,制定合理的人才配置和管理方案。設立國家戰(zhàn)略咨詢員,并減少超工作量的勞動,保證公務人員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愉快。
日本的公務人員制度內容比較完善,尤其注重公務人員的職業(yè)道德建設。與美、英、法等國家相比,日本每千人中行政人員的比例最低,但行政效率更高,公務人員的廉潔程度也很高。日本在加強公務人員職業(yè)道德建設方面的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嚴把公務人員錄用關,杜絕不合格者進入公務人員隊伍。日本《國家公務人員法》對公務人員考試的基本原則作出詳細規(guī)定,錄用考試對具備報考資格的所有國民在平等條件下公開進行,即公務人員考試堅持公開和公平兩個基本原則。公開原則要求國家在錄用公務人員時要做到向所有國民公開,讓有資格參加公務人員考試的人員對考試安排等有足夠了解。公平原則要求嚴格遵守公務人員召開的資格規(guī)定,對不具有本國國籍、受刑罰者和不符合年齡者嚴格限制。
第二,嚴控公務人員數(shù)量,防止公務人員貪腐和行政效率低下。日本有關公務人員管理的法規(guī)較為完善,國家和地方都有《定員法》或類似條例,有效地遏制了公務人員隊伍的過度膨脹。另一方面,政府從經濟領域退出,也大大縮減了工作人員的數(shù)量。同時,在行政組織之外,日本的民間組織較為發(fā)達,對行政起著某種補充替代作用,從而減少了政府行政的負擔。從制度上嚴格控制公務人員數(shù)量,有效防止了貪腐的產生,促進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第三,激勵機制和集體履行職務方式的結合,保證了公務人員自律。日本公務人員激勵機制中最重要的是“后期選拔晉升模式”,即公務人員就職后的相當長時間內實行同期同時晉升,在其履職后期再逐漸拉開差距,通常等到職員40歲以后,參加工作至少十幾年或更長時才拉開差距。另外,日本實行集體履行職務的工作方式,是日本實行的“大辦公室”制度與非職階制的聯(lián)動。在日本政府機關,一間辦公室往往有四五十個工作人員,在空間上形成一個大房間中相互協(xié)作的工作系統(tǒng)。這種方式有利于同室人員的自律,有利于客觀地評價每個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tài)度。大辦公室制度與非職階制結合,在提高行政效率和全體工作人員的水平、加強相互監(jiān)督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四,公務人員的流動經?;?,便于人盡其用。每個人在每個崗位通常工作2—3年,其后則進行人事調動,調動時間每年固定,統(tǒng)一進行。這有利于公務人員積累不同的工作經驗,開闊視野,并通過不同崗位的實踐,尋找到最合適的位置。通過下凡,鼓勵他們到民間企業(yè)、機構去再就業(yè)?!跋路病敝贫龋梢詼p少高級職位的人事停滯現(xiàn)象、提高行政效率。2008年,日本政府試圖通過設立“官民人才交流中心”,對下凡制度進行改良。例如,凡年滿50歲、或擔任課長及以上職務的國家公務人員,若希望退休(或提前退休)后到企業(yè)或公益事業(yè)機構再就職,均需在該中心登記,由中心對外統(tǒng)一推薦;中心對公務人員的再就職活動實施全程監(jiān)督,若發(fā)現(xiàn)公務人員所屬機構和用人單位之間曾有過密業(yè)務關系,將立即中止推薦并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五,注重公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培訓,同時實施動態(tài)工資體系。日本公務人員制度規(guī)定了比較完整的公務人員研修制度,以提高職員的能力和工作效率。日本的公務人員研究和培訓氛圍11大類,包括:干部行政官研修班、行政研修班、實務經驗者研修班、女性職員研修班、良師益友培訓班、部位公務人員研修班、派遣研修班、指導者培養(yǎng)研修班、各部位實施的研究、對各部位的支援、在線學習(E-learning)制度。日本對公務人員的培訓,既注重專業(yè)訓練,又注重道德素質和能力的全面提高,體現(xiàn)了以素養(yǎng)、能力為本的世界培訓潮流。同時,日本每年進行企業(yè)工資水平調查、國家公務人員工資調查,經比較后確定公務人員工資。因標準明確、公開透明,減少了由公務人員加薪、減薪問題引發(fā)的社會輿論紛爭,減少了社會矛盾,增強了政府與社會的黏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