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姆嘿姆
三年前,漫威宇宙的主角在輪過N次鋼鐵俠和蜘蛛俠之后,終于輪也輪到了渺小的“蟻人”——蟻人的真身斯科特不比超人那樣天賦異稟,甚至還不及蜘蛛俠給蜘蛛咬過才變異擁有超能力,他就是一個普通工程師,還因為盜竊變成了階下囚。蟻人之所以成為蟻人,全因為披上了一件科技的戰(zhàn)衣。戰(zhàn)衣在身的斯科特,宛如孫悟空耳朵里的那根金箍棒,可宏如山,可微如蟻。
傾力打造了多年英雄譜的漫威,在推出“復(fù)聯(lián)”系列之后大概也逐漸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時代都走到這一步,再看英雄打打殺殺就太小兒科了。即使每個漫威宅男粉的心里都住著一個14歲的小男孩,也得換換口味了。
這些年,英雄宇宙變得越來越像科幻宇宙:2018年新作《黑豹》里的非洲神秘國家瓦坎達(dá),就憑借來自宇宙的“振金”而成為科技極度發(fā)達(dá)的國家,通篇都圍繞盜取“振金”而展開。到了《蟻人2:黃蜂女現(xiàn)身》,不僅延續(xù)了第一部里忽大忽小的金箍棒設(shè)定,更放大了第一部中淺嘗輒止的“量子宇宙”——這也是忽大忽小帶來的必然結(jié)果——當(dāng)世界放大一千倍,人會渺小如螻蟻;放大十萬倍,一只微小的螨蟲對你來說也龐大如象;那要是再放大一百萬倍一千萬倍呢?就會進入量子宇宙,陷入原子級的黑暗。
等一下,電影里看到的龐大如象的可不是螨蟲,為了怕大家誤會,編劇特意給主角加了一句臺詞,明確點破那是“水熊蟲”。說到水熊蟲(water bear),那可又是科幻世界的“新寵”——其實這種蟲子是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的,而且全世界有900多種,但是因為它們小到只有幾十微米,生命力卻又強到不可思議,于是成為科幻電影的熱門新寵,許多“異星怪獸”身上都能找到水熊蟲的影子:無臉無眼,整個頭部就好像只有一個進食的孔洞。它的生命力有多強?據(jù)說可以撐到太陽毀滅地球的那一天,還可以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條件下在外太空生存,真是不去拍科幻片都可惜了呢。仔細(xì)看看,《蟻人2》連反派女主的“隱身衣”都是按照水熊蟲的臉型來設(shè)計的。
不過你也別以為《蟻人2》有多少硬核科幻。越往下看,越發(fā)現(xiàn)科幻在這部漫威新作里不過是用來唬人的玩意兒,目的就是叫人“不明覺厲”。說白了,扯上科幻就是為了省事兒——電影需要一個會隱身的反派,怎么讓她實現(xiàn)隱身呢?穿隱身衣太low,還是被量子裝備爆炸輻射一下更方便:不但能隨時隨地隱身,還能表演一個“穿過你的胸膛的我的手”。
以為是科幻掛,沒想到其實卻是個喜劇掛。金箍棒的世界,也是西方格列佛的世界,蟻人一次就可以達(dá)成“格列佛漫游大人國”和“格列佛漫游小人國”。在大人國里,他就像穿了隱身衣一樣通行無阻,盡享他的老本行“雅賊”的樂趣;而在小人國里,他隨便動一動手指頭就能把壞人干翻,一只腳踏上皮卡就能表演“我的滑板車”。電影里自然也沒放過這些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見縫插針地忽大忽小,做足了文章,也放大了“笑果”。
和那些在事業(yè)巔峰扮演英雄人物,又在下坡路上只能出演婆婆媽媽肥皂美劇的漫威主角不同,蟻人的扮演者保羅·路德,最早倒是因為演出美劇《六人行》里的第七個人而出名的。沒想到小有名氣之后并未大紅,反而在《六人行》收官十多年之后,又有了大銀幕上扮演漫威英雄的機遇。此番《蟻人2》大打喜劇牌,路德的表演倒是增色不少。科不科幻都是其次,熱鬧好玩才是最最重要。
確認(rèn)過眼神,漫威宇宙還是屬于14歲小男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