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烏安
雉擅長水上漂。這功夫使起來好看,看起來玄妙。不過,要把這種功夫練好,花的精力可不能少。
【小知識】水雉長得像是雉雞的親戚,實際上它不是雞,而是鷸類的水鳥。它們在浮葉植物上行走時,看起來既輕盈又優(yōu)雅,所以還有“凌波仙子”的美名。
水雉媽媽在綠葉植物上產(chǎn)下蛋之后,就把孵蛋和育雛的重任,交給水雉爸爸,獨自瀟灑去了。
水雉爸爸自從接手了蛋寶寶,除了吃飯時間,幾乎都守在它們身邊。
這時候,蛋寶寶們要練什么功呢?
大概是幸運神功吧!
因為只有最幸運的水雉蛋才能破殼而出。許多倒霉蛋,不是被貪吃的水蛇和烏龜吃掉,就是被其他水雉啄壞;或者不幸落水沉底,又或者這根本就是一顆孵不出來的壞蛋。
【小知識】水雉采用的是一雌多雄制家庭結(jié)構(gòu)。雌鳥更大、更華麗,繁殖期會長出長長的尾羽,雄鳥更小、更低調(diào)溫順。雌鳥之間常為爭偶?xì)?,雄鳥則安心在領(lǐng)地孵蛋帶孩子。
在一個陽光溫暖的中午,幸運的小水雉破殼而出了。之所以選在這個時間點,是因為太陽可以很快把濕乎乎的小家伙們曬干。等毛茸茸的小家伙們能站起來的時候,就要開始練習(xí)“水上漂”的功夫了。
這種功夫難度并不高,小家伙們只要下盤站得穩(wěn),大腳邁得開,就能穩(wěn)穩(wěn)地站在大大的葉片上。遠(yuǎn)遠(yuǎn)看去,神功初成。
倘若有菜鳥不幸晃到了水里,水雉爸爸又沒有及時將它撈上來,那就危險了。
確認(rèn)孩子們都安全后,警惕的水雉爸爸還有項孵蛋的收尾工作要做——要把蛋殼丟得遠(yuǎn)遠(yuǎn)的,以防氣味引來敵人。
【小知識】成年的水雉是完全不怕落水的。它們不但能在輕盈的葉片上如履平地,還會游泳和潛水,再加上飛行技能,厲害著呢!
水雉家的孩子們,一個個都獨立的令人驚嘆。
它們出生半小時后,就能跟著爸爸進行覓食活動。誰捉到的食物多,誰就能早點兒吃飽。什么,要張大嘴巴,啾啾啾地讓爸爸喂飯飯吃?
那哪兒行!它們可是凌波神功接班人,立志要做不黏人的小小鳥,飯當(dāng)然要自己吃!
【小知識】像水雉這樣的鳥屬于早成鳥。它們孵出時就已經(jīng)充分發(fā)育,眼能睜開,腿腳有力,身披密絨羽,可隨親鳥覓食。如雞、鴨。和之相對的則是晚成鳥,它們的雛鳥出殼時發(fā)育還不充分,眼睛還睜不開,身上少毛或無毛,腿腳無力,需要留在巢內(nèi)由親鳥喂養(yǎng),如燕子、鷹。
水雉爸爸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想辦法引開敵人的注意力。這時候,小家伙們要是抱著爸爸的腿哇哇哭著不讓走可不行。正確的做法是——不慌不忙地蹲下來,將自己團成球,一動不動。
等到警報解除,爸爸安全回來后,小家伙們才會重新“活”過來。
小家伙們還要隨時做好“變身”的準(zhǔn)備。平時沒事時,爸爸和四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一旦有危險,或者氣溫過低或過高時,水雉爸爸便會張開翅膀。小家伙們看見爸爸翅膀上白色的警戒斑,就要以最快的速度鉆到翅膀下,然后,爸爸緊緊地合上翅膀,將孩子們夾在翅膀下,看起來就像長了十只腳丫的怪鳥。
【小知識】水雉爸爸每次都是孵化四個蛋。這四個蛋雖然不是一天產(chǎn)下,卻會在一天內(nèi)孵化。
小家伙天天忙著練童子功,六周后,它們就會完全換個模樣——之前身上柔軟的茸毛已經(jīng)蛻下,換上了父母同款的毛色,除了看起來更瘦弱一些,已經(jīng)和父母有七八分像了。
再過一兩周,它們便能飛行了。之后,除了少數(shù)水雉仍留在出生的地方,大部分會離開,重新尋找棲息地。
這時候的它們已經(jīng)算成年了。
剛剛過去的兩個月,便是一只水雉的整個童年。
小哥白尼·野生動物畫報2018年7期